会合日

会合日(或会合自转周期太阳日)是天体相对于恒星旋转一次的周期,是太阳时的基础。

会合日与恒星日不同,后者是相对于遥远恒星的一次完整自转[1],是恒星时的基础。

潮汐锁定行星的情况下,同一侧总是面向其母恒星,其会合日是无限的。 然而,它的恒星日等于它的轨道周期

地球

地球的会合日是指太阳连续通过同一条子午线经度的一条线)所需的时间,而恒星日是指给定的遥远恒星连续几天经过一条子午线所需的时间[2]。例如,在北半球,会合日可以被量测为太阳从一天的正南(即其最高的赤纬)移动到第二天的正南(或南半球的正北)所花费的时间。

对于地球来说,会合日不是恒定的,并且由于地球绕太阳轨道的离心率和地球的轴向倾斜而在一年中发生变化[3]。最长和最短的会合日持续时间相差约51秒[4]。 然而,平均长度为24小时(波动约为毫秒),是太阳日的基础。「平均」和「视」太阳时之间的区别是均时差,这也可以在地球的八字形中看到[5]

在一年中,从地球上看太阳,它似乎在看似固定恒星天球背景上,沿着与地球轨道的假想路径共平面黄道缓慢漂移[6]。每一个会合日,这种渐变运动向东移略小于1°(每365.25天360°),其运动被称为顺行

某些太空船的轨道,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周期是一个会合日的一小部分。 结合节点进动,这使它们始终能够在同一平太阳时经过地球表面的同一位置[7]

月球

由于与地球的潮汐锁定月球的会合日(月球日或会合自转期)与其与地球和太阳的会合周期月相的周期,会合月球月,即农历的月份)相同。

金星

由于金星自转速度较慢,其117个地球日的会合自转周期大约是其恒星自转周期(恒星日)甚至轨道周期长度的一半[8]

水星

由于水星自转速度慢,绕太阳轨道快,其176地球日的会合自转周期是恒星自转周期(恒星日)的三倍,是轨道周期的两倍[9]

相关条目

参考数据

  1. Gerard, T. Hooft; Stefan, Vandoren. . 12 May 2014. ISBN 9789814494939.
  2. . Astronomy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22 September 2020].
  3. David W. Hughes; B.D. Yallop; C.Y. Hohenkerk. .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15 June 1989, 238 (4): 1529–35. Bibcode:1989MNRAS.238.1529H. ISSN 0035-8711. doi:10.1093/mnras/238.4.1529可免费查阅.
  4. J. M. A. Danby; Jean Meeus. . Willmann-Bell. 1997. ISBN 978-0-943396-51-4.
  5. . In-The-Sky.org. Dominic Ford. [22 September 2020].
  6. . NASA. July 12, 2016.
  7. (PDF).
  8. . TE AWAMUTU SPACE CENTRE. [2021-06-03].
  9. . ESO. [2021-06-0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