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本

施家本1887年1月18日—1921年12月6日),字肖峰蕉峰台湾彰化县鹿仔港堡(今鹿港镇)诗人[1]:154,曾在雾峰林家工作。叶荣钟洪炎秋庄垂胜等鹿港青年均受其引领,开始吸收新思想,或赴雾峰林家担任秘书[1]:155

施家本肖像

生平

施家本光绪十二年(1886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出生[2]:57,其父为举人施仁思,施仁思在乙未战争爆发时筹备抗日,后携带家眷逃往中国,不久即过世[1]:154[2]:57。施家本8、9岁时丧父,旋即返回台湾,由庶祖母王笑扶养[1]:154[2]:57

17岁赴鹿港公学校(今彰化县鹿港镇鹿港国民小学)就读,因成绩优异跳级升学。1905年毕业后考进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读二年级时因违反校规被开除,此后任鹿港公学校教员、台中州民事调停课翻译[1]:154[2]:57。其擅常创作和歌,应天皇「敕题」所作之和歌曾被御歌所选取[1]:155[2]:57。因喜爱吉田兼好之《徒然草》,故称自己书斋为「徒然草堂」,并将诗集题为「徒然草堂诗抄」[1]:155[2]:57

1911年梁启超访问台中时,施家本与洪弃生、庄士哲等文人一同受邀参加栎社欢迎诗会,次年出席栎社十周年大会[1]:155。1913年获雾峰林家聘雇,担任记室,同时主办「台中中学」的创立事务。1914年加入同化会,翌年转任林献堂秘书及翻译,嗣后随之参与六三法撤废运动[1]:155[2]:57。1917年重阳节,与庄太岳、丁宝濂、蔡子昭、许幼渔等人创立「大治吟社」,任社长[3],1919年加入栎社[4]。1920年离开雾峰林家,原欲创业[1]:154[2]:57,但在1921年12月6日病逝[4],享年36岁,遗有《肖峰诗草》[1]:154[2]:57,死后葬于鹿港第一公墓[5][6]

其他

剧作家张深切在其回忆录《里程碑》中曾提及,他14岁抵达日本门司,施家本请他吃西餐。当时台湾人普遍不吃牛肉,当张深切得知自己将德国牛排吃下肚时,「大惊失色,顿时觉得犯了大罪,死后会在地狱被牛讨命。」施家本便向张深切说了一大顿道理,主论点有孔子也吃牛;叫大家不吃牛的习惯是怕有人不听话,没牛耕田,才制造出许多迷信;世界没有任何国家不吃牛肉,他们养牛来吃,不会把牛吃光。张深切表示自己终身无法忘记那一席话,解除了他不吃牛肉的迷信[7]:40

参考数据

  1. 李昭容. . 周馥仪、黄秀政、李毓岚、顾雅文、张素玢、李昭容、王静仪、王振勋、郭秋君、邱锦模、张林杰、杨薇萱、孙志雄、李贞宜、陈湘玫 (编). . 彰化县政府. 2018-10. ISBN 978-986-05-7010-6.
  2. 吴文星 (编). . . 鹿港镇公所. 2000-06. ISBN 957-02-6002-5.
  3. . 日治时期日人与台人书画数字典藏计划. [2023-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5).
  4. 傅锡祺. . 1931-11 [2023-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8).
  5. 刘晓欣. . 《自由时报》. 2018-12-06 [2023-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9).
  6. 吴敏菁. . 《中国时报》. 2018-12-07 [2023-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9).
  7. 陈柔缙. 二版一刷. 麦田出版. 2011-10. ISBN 978-986-173-663-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