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蓮寺

新蓮寺,原名慈安宮,是位於臺灣苗栗縣後龍鎮校椅里的佛寺,為臺灣少見祭祀王昭君的宗教場所。

新蓮寺
基本
位置臺灣苗栗縣後龍鎮校椅里圪仔路41號
主神释迦牟尼佛
地圖

歷史沿革

招君娘娘廟
新蓮寺在校椅里圪仔路41號。

寺地一帶早年是泰雅族賽夏族道卡斯族活躍之地,加上後來的客家人與閩南人,族群關係複雜[1]。原名「慈安宮」的新蓮寺一說創建於乾隆年間(1790年左右)[2],或嘉慶年間初建小廟並俗稱「觀音宮」[3]皇民化運動時轉為佛寺[4]。1967年改建大雄寶殿,大殿和拜亭都為歇山式屋頂[3]。今位在台13甲線[5]臺灣高鐵軌道旁[6],鄰近高鐵苗栗站特區[7]

祭祀神明

寺兼具佛道教風格,供奉釋迦牟尼佛及觀音、媽祖、昭君娘等神佛[8]

2005年報導時,寺方主委余文秀說原本不知寺中奉祀有昭君娘娘,十七年前無意間在曾任主委的父親遺物中,發現建寺由來手稿,推敲可能是先民希望藉由供奉「平番」有功的王昭君,祈求平安[9]。他調查過寺方附近的墳塋有被原住民出草的死者,後世子孫祭拜時只燒金紙、不帶牲禮,理由是祖先無頭無法進食[4]。2009年採訪時,他則表示曾遍查全台灣各地廟宇,發現只有新蓮寺供奉王昭君[10]

該王昭君神像造型為手持朝笏,與大眾認知的懷抱琵琶形象截然不同,寺方也不知為何[2]。管理委員會討論並擲筊後,決定改成抱琵琶的樣貌 。在2009年10月22日請由縣長劉政鴻進行琵琶回授儀式[1][2]

2011年有網友告訴在屏東縣佳冬鄉塭子有招君娘娘廟,不過調查後只是神明名稱類似,非王昭君。2011年12月26日,新蓮寺組團南下參加早上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落成大典時,下午順道去招君娘娘廟參拜。[4]

開山方丈達珍尼師傳記碑
王昭君、觀音、媽祖神像

藝文活動

2005年值年爐主謝春喜、余文秀等有感於往年慶典邀請戲團唱大戲,信徒參與愈發冷淡,決定首度舉辦名為「昭君娘娘藝文祭」的活動,也號召文史研究者提供祭祀王昭君的線索探源[9]。余文秀還創立苗栗縣昭君文化協會,與中國大陸進行昭君文化交流[11]。他透過祖籍興山縣的學校同事,與湖北的昭君文化研究會聯繫,在2009年參加興山縣古夫鎮辦昭君文化高層論壇,並新雕一尊抱琵琶的昭君像送給對岸,視為「台灣版和平公主」,象徵兩岸和諧交流[10]

余文秀也感於臺灣新住民辛苦付出,讓臺灣群族文化更加多元、豐富,因此想用王昭君的名義,表揚縣內奮發爭上的新住民[11][12]。2016年11月1日,寺方聯合後龍鎮公所、苗栗縣昭君文化協會舉辦首屆的昭君文化節,當天除有文化論壇,並表揚了十四名臺灣新住民[12]。次年也是表揚十四位[11]

參考資料

  1. 徐羽筠. . 《人間福報》. 2021-10-28 [2022-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6) (中文(臺灣)).
  2. 彭健禮. . 《自由時報》. 2009-10-23 [2017-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2) (中文(臺灣)).
  3. 胡蓬生. . 《聯合報》. 2009-07-08 (中文(臺灣)).
  4. 胡蓬生. . 《聯合報》. 2011-12-26 (中文(臺灣)).
  5. 張勳騰. . 《自由時報》. 2009-08-28 [2017-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1) (中文(臺灣)).
  6. 季良玉. . 《聯合報》. 1994-08-02 (中文(臺灣)).
  7. 黃瑞典. . 《聯合報》. 2003-03-14 (中文(臺灣)).
  8. 胡蓬生. . 《聯合報》. 2018-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3) (中文(臺灣)).
  9. 林玉文. . 《聯合報》. 2005-03-13 (中文(臺灣)).
  10. 胡蓬生. . 《聯合報》. 2009-09-02 (中文(臺灣)).
  11. 彭健禮. . 《自由時報》. 2017-10-01 [2017-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2) (中文(臺灣)).
  12. 許展溢. . 《自由時報》. 2016-10-29 [2017-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0) (中文(臺灣)).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新蓮寺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