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
语源
消防一词是和制汉语,源自日本江户时代的消防组织及其成员「火消し」,其结合灭火(消火しょうか)与防灾(防火ぼうか)的概念[1],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所创造,中国清末参考日本的消防制度,并且沿用此词。
灭火
灭火的基本原理是针对燃烧的四个要素(燃料、氧气、燃点、连锁反应),将其一或以上除去,引致燃烧的化学变化不能持续。灭火的方法可分为下列四种:
窒息法(隔绝氧气)
窒息法(Smothering)是将火焰四周的空气中所含氧气成分大幅减少,终止燃料与氧气的化学变化(氧化作用),令火熄灭。但这方法对于一些本身能在燃烧中分解出氧气的燃料如赛璐珞(Celluloid)并不适用。
一般采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 |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
-{zh;zh-hans;zh-hant| -{zh;zh-hans;zh-hant|
|
- 刘建仁. . https://taiwanlanguage.wordpress.com/. [2017-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 《消防安全大使训练讲义》香港消防处,2008年6月第十一版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