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假名

振假名日语: Furigana */?),亦称为注音假名,指日语中主要为表示日语汉字读音而在其上方或周围附注的假名表音符号。印刷时基本内文时以七号格大小的文本和五号格大小的振假名为标准。其别名为「」(源自英语英国对5.5号字体的传统称呼[1]),因此印刷物的振假名也被称作。

本页面使用HTML注音,若浏览器,注音会显示在文本后方,如:衣()。

使用范例

  • 直书时,振假名通常写于右方。
 
  • 但亦有例外,由于是外来语读法,故较常使用片假名。例如:
取自现代汉语「上海」,拼音:,注音
取自韩语「」(pusan);
  • 然而,在台湾的许多地名为日治时期时所更改的地名,后延续使用日语称呼,故使用平假名。
    
宇田川榕庵在《舍密开宗》中介绍拉瓦锡氢气实验时,在“瓦斯”这一借字旁标注了振假名“ガス”
  • 其他还有对外来语名词配上汉字的也是使用片假名标示。
  
  • 又,近代以来歌词诗词或其他特殊文章亦会有汉字词配上其他相关(相近、相同或相反)词汇作为读音的用法。
      

附注

  1. 各种字体大小在英语中的传统称呼参见英文维基百科页面 Traditional point-size names

参考文献

  • 今野真二《》集英社新书、2009年。ISBN 978-4-08-720501-5。

参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