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揽炒

我要揽炒(1993年10月25日LIHKG讨论区的一名会员,别名为揽炒巴[1][2],以提出揽炒战略和创建名为「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 Kong.」的团队闻名。2020年10月5日他在网上公布自己的真实身份为刘祖廸英语:)。并以团队发起人身分,表示分拆「揽炒团队」(Hong Kong Liberty)及「Stand with Hong Kong」团队;并继续带领前者。两个团队自此各自独立运作[3]

刘祖迪
出生(1993-10-25)1993年10月25日
 英属香港
国籍无国籍
别名我要揽炒
刑事指控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
刑事状况通缉中
奖金港币一百万元
通缉者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
通缉开始时间
2023年7月3日

人物简介

刘祖廸本为一名测量师,自称没有无任何政治、政党联系、背景,「只是一名好热爱香港的普通人」[4]。大学毕业后他在香港工作两年多,考获测量师执照,之后到新加坡工作,再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修读 "Infrastructure Finance & Investment" 硕士课程。在2019年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期间,刘祖廸在LIHKG讨论区上以网名「我要揽炒」发文并提出揽炒战略等而闻名。[5][6][7]

事件经过

提出战略

2019年6月9日,即《逃犯条例修订草案》二读前三日,当时身在英国伦敦的刘祖廸,在LIHKG讨论区上以网名「我要揽炒」发文并提出揽炒战略。「我要揽炒」在LIHKG讨论区呼吁网民向外国政府要求取消政府官员和亲中派人士的外国护照[1]。「我要揽炒」指香港不少高官及亲中派议员及其家人都拥有外国护照,使他们作出决策时容易忽略政策对香港的后果,提出取消他们的外国护照是为了使他们推行《逃犯条例》修订草案时有所顾忌[2]。自此「揽炒」一词成为示威者的惯常用语[8],不少网民亦经常在LIHKG讨论区引用《饥饿游戏》中的对白「If we burn, you burn with us.」回复「我要揽炒」[2],该对白亦成为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中示威者常用的口号[9]

形成团队

「我要揽炒」的行动引起不少LIHKG讨论区用户的支持,「我要揽炒」逐通过Telegram招募志同道合的网民形成团队以筹划各种活动,团队中具有不同专业的人士[2]。2019年6月20日,《金融时报》刊登「我要揽炒」团队一篇题为「Leaderless Hong Kong movement thrives on open use of technology」的文章,文章提到香港的年轻人以科技去鼓励更多人参与政治,亦有助香港本土的声音传向国际,惟网上版的文章后来因笔名并非真实姓名而下架[10][11],修改笔名后文章于6月下旬才得以重新上架[12]

2019年7月,「我要揽炒」团队发起众筹在英国各大报章杂志及街头广告牌刊登广告,包括《卫报》、《伦敦标准晚报》、《旁观者》和《新政治家》等,指控中共政权违反《中英联合声明[13]。同年8月,「我要揽炒」团队再次与「G20团队」合作发起众筹于日本、南韩、美国、加拿大、西班牙、德国、法国、瑞典及丹麦等多个国家的报章刊登广告,以「揭露香港政府如何不择手段镇压异见人士」[14][15]。「我要揽炒」亦曾去信联合国国际特赦组织,指控香港警方2019年6月12日香港占领行动的行动违反国际人权公约,更要求欧盟对香港实施武器禁运[2]

2019年8月,「我要揽炒」团队与大专学界共同发起英美港盟主权在民集会集会,促请英国关注中国违反《中英联合声明》和要求英国和美国通过《香港民主及人权法案》以制裁侵害香港自治权利的官员[16]。集会中播出「我要揽炒」的录音,呼吁示威者坚持「无大台」的示威方式[17]

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于2019年11月通过后,「我要揽炒」联同香港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制作了一份制裁名单报告,报告列出了逾140名政府官员、警方高层及亲中派人士的言论及行为,指控他们侵犯人权,当中包括林郑月娥李家超邓炳强何君尧等人,更游说多国取消香港独立关税区地位[18][19][20]

2019年12月,刘祖廸由英国返回香港。

2020年1月1日,他在参与2020年香港元旦大游行一度被警方拘捕,但在扣留48小时后被释放,之后在同月离开香港前往英国[4]

2020年1月19日,「我要揽炒」团队与刘颕匡合作,于全球至少15个城市同日发起「天下制裁大游行[21][22][23]「我要揽炒」团队成员亦曾于日本举办讨论会,展示香港警方所使用的催泪弹壳和橡胶子弹,以争取日本订立《香港人权法案》[24]

2020年5月,「我要揽炒」提议成立「国民区议会」,在国际社会制造舆论向香港政府施压。他更呼吁示威者与外国城市缔结「姊妹城市」,提升香港民意的国际地位[25]。2020年5月,「我要揽炒」团队再次提出175万美元的众筹计划,在多国展开游说活动及登报反驳香港政府的宣传。该团队强调团队成员并无收取酬劳,款项会全数用于「相关交通、登报、宣传品制作」等用途。[26]

伦敦街头受袭

2020年6月2日,刘祖迪在英国伦敦街头被三人跟踪,之后被三人围殴,导致头、眼流血,头部受伤一度流血止,右眼眼骨爆裂。他表示早在2020年4月时,已听闻中共用100万收买他的命。[27]

身分被公开

2020年8月10日,李宇轩李宗泽涉嫌《港区国安法》被捕,罪名为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李宇轩另被指涉嫌洗黑钱。《无线新闻》则引述消息指,两人涉嫌负责网上「我要揽炒」团队的运作,两人或曾经接受资助。警方指出,香港有人运作组织「要求外国或部分国际组织制裁香港」。其后,揽炒团队在Telegram频道表示,李宇轩和李宗泽是去年以个人名义支持「国际监选团」,批评并质疑《国安法》「又话无追溯期?」团队又说,「乱拉义士、报馆」都不会令他们退缩,只会加强反击。「又屈人洗黑钱?想冻结香港人反击嘅资金?唔好意思,我地嘅资金长期妥善放喺外国银行」(又想诬蔑他人清洗黑钱?想冻结香港人反击的资金?抱歉,我们的资金长期妥善地存于外国银行)。团队最后表示「太阳,如常升起!我地会记住任何手足嘅付出、牺牲,继续抗争,直至重光。」[28]

2020年8月11日,香港警方再通缉刘祖廸,据《香港01》、《now新闻》和东网报导,刘祖廸为「我要揽炒」本人,他于2020年1月已抵达英国,与罗冠聪郑文杰互相合作。[29][30][31]

2020年10月5日,连登会员「揽炒巴」在LIHKG讨论区及 YouTube 上公布其真实身分为刘祖廸,为2020年香港元旦大游行其中一名被捕人士,与早前多间媒体的报导吻合[4][32]。刘并表示分拆「揽炒团队」(Hong Kong Liberty)与「Stand with Hong Kong」团队;同时提出四大光复主轴继续带领前者,其一是成为各大地下抗争组织、前线后勤以至外国政府、议员之间的中间人;其二是完善揽炒论述,游说国际围堵中共政权,撼动共产党统治根基;其三是推动在联合国G7集团等国际下的香港自治,并推动英国将《中英联合声明》交由海牙法庭审理及仲裁;最后是联同国际盟友推动真正「民族自决」作为基本人权。他将会正式接触有小联合国之称的UNPO(无代表国家和民族组织)。[33]

2021年1月5日, 刘祖廸在香港连登论坛,透露自己曾经在英国伦敦受过三名男子袭击,刘氏也上贴头部受袭后流血的照片、医疗证明等。[34][35]

2021年4月18日, 刘祖廸公布他已正式辞职,「告别测量师的生涯」,计划「未来1-2年全心投入光复」,希望在三大范畴:(1)国际倡议、(2)国际动员与传承及(3)发展香港民族实业,带来改变。

被通缉

2023年7月3日,刘祖廸、郭荣铿袁弓夷任建峰郭凤仪许智峰蒙兆达罗冠聪等八名流亡海外的香港民主派人士被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各悬赏100万港币通缉。案情指刘祖廸在海外勾结海外的反华政客和组织,通过社交平台、新闻媒体等平台创建「揽炒团队」,请求外国对中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制裁。相关行为涉嫌干犯《港区国安法》第29条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36]

评价

  • 梁文道于《苹果日报》刊登一篇题为《结局之路由此开始》的文章,批评「我要揽炒」主张的揽炒策略不切实际,认为他并没有考虑革命后的结果。梁文道亦认为特朗普的态度反复,「我要揽炒」不应把赌注全押在美国身上。梁更批评示威者低估了中国政府为保持政权稳定所愿意付出的代价[37]。「我要揽炒」回应指揽炒并不等于玉石俱焚,而是要求香港政府高官及亲中派议员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以及在香港失去国际金融中心的价值前运用剩余价值奋力一搏[38][39]
  • 陈茂波于网志表示于香港经济环境转差时提倡揽炒的人士不负责任,会对香港经济复苏造成障碍[40]
  • 李怡赞扬「我要揽炒」的讲话「犹如迷雾里的号角声」,提出的一些意见具建设性[41]
  • 鲍渤认为「我要揽炒」是一个具备组织动员能力的文宣团队,他的文章更成为激进示威者的行动纲领[42]

参见

参考数据

  1. . 香港01. 2020-05-07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2. . 立场新闻. 2019-07-18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7).
  3. . 立场新闻. 2020-10-05 [2020-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4).
  4. 立场新闻. . 2020-10-05 [2020-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5) (中文(香港)).
  5. . 厨职背游梁芷灵. 2021-10-19 [2021-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5).
  6. . 坚离地球·沈旭晖. 2021-12-11 [2021-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5).
  7. . 坚离地球·沈旭晖. 2021-12-15 [2021-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6).
  8. . 香港01. 2019-12-09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9).
  9. . 新头壳. 2019-08-06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7).
  10. . 香港01. 2019-06-21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11. . 立场新闻. 2019-06-20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9).
  12. . Financial Times. 2019-06-27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4).
  13. . 立场新闻. 2019-07-24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4).
  14. . 立场新闻. 2019-08-12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6).
  15. . 852邮报. 2019-08-19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3).
  16. . 立场新闻. 2019-08-15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3).
  17. . 立场新闻. 2019-08-16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1).
  18. . 立场新闻. 2019-12-21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19. . 苹果日报 (香港).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20. . 苹果日报 (香港). [2020-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21. . 苹果日报 (香港).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22. . 文汇报 (香港). 2020-01-17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7).
  23. . 852邮报. 2020-01-13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3).
  24. . 立场新闻. 2019-12-04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5).
  25. . 苹果日报 (香港).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26. . 苹果日报 (香港). [2020-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27. . 《看中国》香港频道. 2021-06-23 [2021-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5).
  28. . 立场新闻. 2020-08-11 [2020-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29. . 香港01. 2020-08-11 [2020-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30. . on.cc东网. 2020-08-11 [2020-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31. 段远峰. . 大公报. 2020-08-13 [2021-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5).
  32. . 揽炒巴・刘祖廸 Finn Lau. 2020-10-05 [2021-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5).
  33. . 苹果日报. 2020-10-05 [2020-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34. . accounts.autodesk.com. [2021-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35. Kong, Dimsumdaily Hong. . Dimsum Daily. 2021-01-04 [2021-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美国英语).
  36. . 香港01. 2023-07-03 [2023-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3).
  37. 梁文道. . 苹果日报 (香港). 2019-10-06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0).
  38. . 立场新闻. 2019-09-09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5).
  39. 王霜舟. .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9-09-27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4).
  40. . 大公报. 2020-05-18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41. . 苹果日报 (香港).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42. 鲍渤. . 思考HK. 2019-09-13 [2020-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