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四民
徐四民,大紫荆勋贤(英语:[1],1914年7月3日—2007年9月9日),籍贯福建厦门,缅甸华人报人、商人,缅甸《新仰光报》和香港《镜报》月刊创办人。早年于缅甸组织反日活动,支持中国抗日战争。他后来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并且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以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
徐四民 | |
---|---|
![]() 晚年的徐四民 | |
出生 | [1]![]() | 1914年7月3日
逝世 | 2007年9月9日![]() | (93岁)
职业 | 商人、报人、全国政协常委 |
徐四民是香港亲共人士,在香港左派阵营中地位不浅,向来以言论大胆著称,故得「徐大炮」之名。他晚年曾连番发表激烈言论,引起很大争议。
生平
早年生涯
徐四民在1914年7月3日生于英属缅甸仰光[1]。父亲徐赞周早年是中国同盟会会员,并曾经筹集资金支持辛亥革命,后来则转为在缅甸经商与办报,至于母亲为陈蕙。徐四民13岁入读槟城钟灵中学,三年内先后转到缅甸华侨中学、厦门大学高中部就读,1936年以同等学历(高中)考进厦门大学文科部选读生,至1937年卢沟桥事变时缀学返回仰光,并成为反日团体全缅甸抵制日本总会之总干事,发动民众罢买日货、打击汉奸,以及积极运送物资到内地资援。1942年3月,日军攻占仰光,徐四民逃难至到缅北接壤中国边境生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徐四民在1945年7月2日回到仰光,同月被邀请在仰光创办《新仰光报》,任该报总经理,其立场支持延安的中国共产党,并抗衡当时国民党在当地的机关报《国民日报》。此外,徐四民在战后还成为了缅甸最具影响力的华商之一,曾在1946年担任缅甸华商商会总干事、副会长和会长等职。
政治生涯
徐四民遂召集部份华商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翌日在仰光挂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以示对新政权的支持。之前的同年6月获邀回国,以「爱国侨领」的身份担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至1954年改任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9月,他出席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期间并发言[2]。
在1964年7月,由于缅甸军政府以「国有化」为理由,将其在缅甸的产业没收,徐四民遂全家移居北京,并且出任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然而,自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徐四民因为其缅甸华侨身分,遭到红卫兵的批斗整肃并抄家,最后于1976年9月成功申请单程证避居香港。
居港后徐于1977年创立支持左派立场的《镜报》月刊,并且自任总编辑。后来又在1978年成立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同时自任为董事长。与此同时,文化大革命在1976年完结以后,中共立意重新恢复全国政协,徐四民遂在1978年获任命为第五届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此后在第六和第七届全国政协得到连任。在1993年,他进而出任第八及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至2003年因年事已高而退任。
另一方面,徐四民自1982年至1997年亦曾被中方委任为港事顾问、香港特区筹委会预备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区筹委会委员、全国人大香港特区人民代表选举委员会委员和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在1997年7月1日特区成立日,为表彰其对中方与主权移交的贡献,获时任行政长官董建华颁赠大紫荆勋章,成为勋章的首批得主之一。
「徐大炮」言论
徐四民素以敢言和言辞辛辣著称,故得「徐大炮」的称号。早于1989年六四事件发生后,徐四民曾经大胆表示中共镇压学生民主运动是错误做法,他后来认为其直率言论「得罪」不少中央人士。在1990年代,香港正值「过渡期」的时候,徐四民又曾表示以中国人的立场说话,但在主权移交以后,就会「以香港人的立场说话」。惟立法会议员汤家骅却认为,徐四民终其一生也没有履行到诺言。
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以后,徐四民仍不时发表激烈言论。
1998年3月4日,他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批评香港电台电视部制作的时事政治讽刺性节目《头条新闻》为「阴阳怪气」,并指该节目以政府公帑之金钱大骂政府,而且「第一骂中国,第二骂董建华」,具政治目的。1999年,徐四民接受了《头条新闻》的访问,其中他表示:
全世界没有一个政府电台跟政府政策对立的……政府政策如果没有人帮忙宣传,就一定不会成功。[3]
徐四民的言论引起香港社会的极大关注,而本地不少民间团体更担心「中央干预香港事务」、「香港电台编辑独立自主受到影响」和「言论自由被收紧」等等。至于徐四民的言论发表后不久,容许在香港电台解释特殊两国论的广播处长张敏仪就在1999年10月被外调日本,而《头条新闻》亦在2000年被停播7个月。
在2001年3月3日,徐四民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会议时又再发表惊人言论,指责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处理法轮功一事上「太软弱」和「婆婆妈妈」。徐四民更扬言,如果情况没有改善,他将会以《镜报》名义上书中央,要求「罢免董建华」。后来据中央消息人士透露,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对徐四民的言论深表不满,认为他打乱了中央在香港的部署,结果江泽民曾召徐四民到中南海加以「训示」。
2006年9月,香港多个团体获邀访北京,当被问及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会否被邀,徐四民断言陈方安生「经常挂住闹」(意指「只爱吵嚷」),没有可能上京。另外,他又直言陈方安生不参选特首是因为「无着数先唔选」(意指「没有利益而不参选」)[4];而梁家杰参选的原因则是「爱出风头」。[5][6]
家庭
徐四民于1940年11月3日与「缅甸花生大王」郭老卖的女儿郭素兰在仰光结婚,两人育有2子3女,其中长子徐世英为《镜报》月刊董事长,而三女徐新英亦为同一机构内任职,另外次子徐世和、长女徐季英、次女徐小英。郭素兰在2003年8月逝世,享年82岁。
荣誉
- 大紫荆勋章(1997年7月1日)
- 世界杰出华人奖 (2003年)
- 美国摩利臣大学荣誉博士 (2003年)
著作
参考文献
引用
- 卢子健、何安达. . 天地图书. 1994: 259.
- 张希坡着. .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9.08: 657. ISBN 978-7-5098-0341-7.
- 徐四民癌病逝世 享年93岁 一向敢言 炮轰港台民主派,太阳报,2007年9月10日
- 香港“老爱国”徐四民病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BBC中文网,2007年9月10日
- 徐四民:梁家杰参选为出风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明报,2007年1月4日
- 董建华赞曾是特首最佳人选,大公网,2007年2月2日
- 香港大学图书馆徐四民先生赠缅华书籍仪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大学,2007年1月18日
参考数据
- 蔡素玉郑耀棠赞扬徐四民爱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商业电台,2007年9月9日。
- 江泽民面斥徐四民罢董言论,太阳报,2001年3月7日。
- 责处理法轮功婆婆妈妈 徐四民:我有权罢免董建华,太阳报,2001年3月3日。
- 爱国元老也「倒董」,东方日报,2001年3月5日。
- 徐老至爱,A19,明报,2000年11月18日。
- 徐四民病逝罹患胆管癌享年93岁,A04,明报 ,2007年9月10日。
- 敢言大炮轰中央轰港台,A04,明报,2007年9月10日。
- 左派「大炮」徐四民病逝 ,A01,苹果日报,2007年9月10日。
- 前全国政协常委 享年93岁毕生爱国 徐四民病逝,A06,文汇报,2007年9月10日。
- 原政协常委镜报创办人徐四民病逝,A12,大公报,2007年9月10日。
- 徐四民病逝享年93岁,A23,东方日报,2007年9月10日。
- 徐老晚年:退而不休 诤言到底,A06,文汇报,2007年9月10日。
- 一个华侨的经历─徐四民回忆录,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2000年11月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