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简称五四宪法,是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2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因其在1954年颁布,故称为“五四宪法”[1]。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八二宪法(第四部宪法)就是建立在五四宪法的基础之上[2]

1954年9月21日,北京当地民众在天安门广场游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

制定历史

筹备

1952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通知》,通知认为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宪法的条件已经具备,准备立宪。1952年12月24日,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提议起草宪法;人民政协通过了这一提议。

1953年1月1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把制定宪法列为1953年的三项任务之一。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由毛泽东领导的等三十余人组成宪法起草委员会,即形式上制宪机关为中央人民政府。1953年底,毛泽东率宪法起草小组入住西湖国宾馆

1954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和关于公布宪法草案的决议

约有一亿五千万人参与了首部宪法的讨论,提出的意见有138万多条。另有各省、市、县人民代表大会的596万多名代表也发表了意见。根据征求所得的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对原来的草案作了修改后,交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临时会议讨论通过,形成了宪法送审稿。[3]

1954年1月15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在电报里开列了10种中外各类宪法的书目(后称“中外宪法书目”),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在京的中共中央委员抽时间阅读:

  1. 1936年苏联宪法斯大林报告;
  2. 1918年苏俄宪法
  3. 罗马尼亚波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宪法;
  4. 1913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5. 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
  6. 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7. 1946年法国宪法

参与者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委员会
    • 编辑组
    • 副秘书长、办公室编辑组组长:田家英
    • 组员:康树华郭志学邹贞富孙景胡阿新黄益凑杨化南许大同吴山董成美董琦等。
    • 党支部:支部书记:田家英;副书记:杨化南;委员:袁栋闵宝利[4]

通过

1954年9月20日,出席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投票通过宪法
1954年9月20日,在宣布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全体全国人大代表起立热烈鼓掌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表们共投票1,197张,同意票为1,197张,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

主要内容

这部宪法规定公民拥有迁徙自由居留权等,还纳入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条款,行文上颇具建设性。此时,由于民主党派尚能发挥监督制约作用,且捍卫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仍然是中共反对国民政府有力的宣传武器,因此1954年宪法仍未远离政治协商会议决议精神和5年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民主原则,例如全国人大的设置、内阁制、国家元首统帅军队等等。有观点认为,这部宪法的诸多条款,例如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公民自由迁徙权,均达到了1949年以来各部宪法无法超越的高度。[6]

后续争议

事实上,这部宪法很快就被虚置,实际上表明了法制观念尚未成熟[7][8]。1958年8月21日,毛泽东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表示[8][9]

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行,但我们有我们这一套……大跃进以来,都搞生产,大鸣大放大字报,就没有时间犯法了。…… 不能靠法律治多数人,多数人要靠养成习惯。军队靠军法治人,治不了。实际上是一千四百人的大会治了人,民法刑法那样多条文,谁记得了。宪法是我参加制定的,我也记不得;韩非子是讲法治的,后来儒家是讲人治的,我们每个决议案都是法,开会也是法,治安条例也靠成了习惯才能遵守,成为社会舆论,都自觉了,就可以到共产主义了。我们各种规章制度,大多数,百分之九十是司局搞的,我们基本不靠那些,主要靠决议,开会,一年搞四次,不靠民法刑法来维持秩序。

毛泽东提到,“要人治,不要法治。《人民日报》一个社论,全国执行,何必要什么法律?”[10][11][12][13]

此外,《五四宪法》的序言中明确规定,“我国同伟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同各人民民主国家已经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我国人民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友谊也日见增进,这种友谊将继续发展和巩固。”但在该宪法公布两年后的1956年就出现了“中苏论战[14],到1960年代中苏彻底决裂,两国甚至在珍宝岛爆发了武装冲突

参见

参考文献

  1. 金成波. .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6.10: 34. ISBN 978-7-5093-7698-0.
  2. 王汉斌. . 人民网. 2004-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8) (中文).
  3. 刘平著.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06: 132. ISBN 978-7-208-11466-1.
  4. 张永恩. . 中国法学创新网. 检察日报. 2013-12-17 [2020-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5. 李培传著. .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3.10: 512. ISBN 978-7-5093-4753-9.
  6. 张宇飞. . [2018-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07) (中文).
  7. . 凤凰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4) (中文).
  8. 荏苒. . 多维新闻. 2018-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4) (中文).
  9. 毛泽东. . 马克思主义文库. 1958-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2) (中文).
  10. 辛向东; 戴剑华. . 凤凰网. 《党史天地》2009年第5期. 2013-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1) (中文).
  11. 周大伟. (PDF). 香港中文大学. 《二十一世纪》评论. 2015-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7-19) (中文).
  12. 崔敏. . 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 2014-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8-08-13) (中文).
  13. 李丹阳. . 《当代中国研究》. 2001年.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4) (中文).
  14. 吴冷西. .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2023-06-10]. ISBN 978-7-5073-37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0) (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