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时
彭时(1416年—1475年),字纯道,又字宏道,号可斋。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安福县(今江西省安福县)人。明朝状元,政治人物。
彭时 | ||
---|---|---|
![]() | ||
大明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太子少保 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 ||
籍贯 |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安福县 | |
族裔 | 汉族 | |
字号 | 字纯道、宏道,号可斋 | |
谥号 | 文宪 | |
出生 | 永乐十四年(1416年)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安福县 | |
逝世 | 成化十一年(1475年)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安福县 | |
出身 | ||
| ||
著作 | ||
|
生平
生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戊辰科一甲一名进士及第(状元)。景泰年间,授翰林院修撰,入阁为阁老之一,但因守制回籍。
英宗复辟,免除受难。天顺元年,徐有贞得罪,岳正、许彬相继被罢免。入阁,太常寺少卿兼兼翰林院学士。天顺年间,与李贤(当时明朝首辅)、吕原为当时的宰辅,政兴治良。天顺八年,又建议礼制,因而又升为吏部右侍郎,兼学士。
成化年间,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成化十一年,《英宗实录》成,累官至太子少保,李贤、陈文相继过世之后,成化四年四月至成化十一年三月间,为明朝首辅。成化十一年(1475年)卒,赠太师,谥文宪[1]。
著作
有著作《可斋杂记》传世。
佚事
传闻正统十三年,京师有童谣称:「莫问知不知,状元是彭时。」是年,彭时果然殿试第一[2]。
参考文献
![]()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明史/卷176 |
- 《明史·卷176》:彭时,字纯道,安福人。正统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明年,郕王监国,令同商辂入阁预机务。闻继母忧,力辞,不允,乃拜命。释褐逾年参大政,前此未有也。寻进侍读。景泰元年,以兵事稍息,得请终制。然由此忤旨。服除,命供事翰林院,不复与阁事。易储,迁左春坊大学士。《寰宇通志》成,迁太常寺少卿。俱兼侍读。天顺元年,徐有贞既得罪,岳正、许彬相继罢。帝坐文华殿召见时,曰:「汝非朕所擢状元乎?」时顿首。明日仍命入阁,兼翰林院学士。阁臣自三杨后,进退礼甚轻。为帝所亲擢者,唯时与正二人。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慈寿皇太后上尊号,诏告天下。时欲推恩,贤谓一年不宜再赦。时曰:「非赦也,宜行优老典。朝臣父母七十与诰敕,百姓八十给冠带,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贤称善,即奏行之。帝爱时风度,选庶吉士。命贤尽用北人,南人必若时者方可。贤以语时。俄中官牛玉宣旨,时谓玉曰:「南士出时上者不少,何可抑之?」已,选十五人,南六人与焉。时每因灾变上言,或留中,或下所司,多阻隔,悒悒不得志。五年以后,凡七在告,帝辄命医就视,数遣内臣赐赉。十一年正月,以秩满进少保。逾月卒,年六十。赠太师,谥文宪。
- 《元明事类钞·卷十二》:童谣 《可斋杂录》 正统戊辰,京师童谣:「莫问知不知,状元是彭时。」是年,安福彭时殿试第一。
- 《万历野获编·卷29》土木之祸咎征 正统十三年戊辰,京师盛唱「妻上夫坟曲」,妇女童幼俱习之,其声凄惋,静夜听之,疑身在墟墓间。次年八月,车驾陷于土木,将士死沙漠者数十万人,都下禁军嫠妇,祭望哀号,声彻原野,则此曲实应之。其年三月,进士传胪,适状元彭时以假寐不至,殿廷相顾疑骇,谓龙首忽失,是何祥也?未几而龙驭不返,人间遂有丧元之说。
官衔 | ||
---|---|---|
前任: 陈文 |
明朝内阁首辅 1468年-1475年 |
继任: 商辂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