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慈

張芳慈(1964年5月13日),台中東勢人,台灣客家詩人[1]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系碩士,曾獲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竹塹文學獎散文獎、陳秀喜詩獎,現參與笠詩社女鯨詩社,並和賴玉枝張典婉等多位客家女性成立「臺灣客家女性創作聯誼會」。著有客語詩集《天光日》。

張芳慈
出生 (1964-05-13) 1964年5月13日
 中華民國臺灣省臺中縣東勢鄉
職業作家
國籍 中華民國
教育程度省立新竹師範專科學校畢業(副學士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進修部美勞教育系畢業(學士
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系碩士(碩士
創作時期1986年─
體裁新詩
代表作《紅色漩渦》、《天光日》

張芳慈創作文類以新詩為主,內容有人文與土地的關懷,在《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中稱張芳慈為「晚近客家詩人的代表」[2]

張芳慈首本《越軌》詩集〈與詩相戀〉中,以「愛詩、讀詩、寫詩」三種詩活動強調自己對詩的喜愛、思考和創作。[3]

早年生活

張芳慈出生於台中縣東勢鎮,的父親是國中歷史老師,母親是家庭主婦,成長於中部山區,童年有多次搬家的經驗。就讀小學期間,母親從事家庭代工,縫手套、串燈泡。就讀豐南國中時,舉家搬至豐原,即使面對升學壓力,她還得協助家中早餐店,幫家中店裡炸完油條才能上學。[4]

創作經歷

從國小到國中,張芳慈總在作文、語文項目拿下優異成績,她從小預想以書寫為職志,另外因為父親同事的繪畫指導下,走上習畫之途。1981年考上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術科,繪畫技巧或並不特出,苦悶抑鬱的年紀,常有莫名的哀感,於是寄託於文學創作。她熟讀鄭愁予等人的詩集作品,也因欽羨教授油畫的席慕蓉,能畫能詩,對於同樣熱衷寫詩的自己,也就認真地積累著書寫,但總有不被瞭解的痛苦,不知創作何以為繼,所幸求學期間,李鄒龍、莊雅洲、范文芳老師,讓她有繼續創作的動力。莊雅洲教授四書五經,也引領她接觸現代文學;范文芳老師,開闊她對事物的視野,讓其充分的展現自我,張芳慈回憶,當時常擅自更改作文的題目,老師們也十分的包容她。

師專四、五年級時,張芳慈在繪畫遇到創作瓶頸,轉而全力從事寫作,希望藉此完成自我實現。在學校文藝獎中,得到散文現代詩童詩方面的創作榮譽。然而寫詩的動能,除了大量閱讀現代詩人作品,也有來自於身個人生命體驗,並且在古典詩詞與美學中尋找創作的養分與靈感。在一九八六年畢業的隔一年後,她鼓起勇氣帶著自己的詩稿,去見台中文英館陳千武,陳千武便推薦她去笠詩社,進而認識一群台灣詩壇前輩,在接觸到許多作家的詩觀與作品,更加激發她創作與思考的層面,激揚歷史意旨,也養成更多層次的個人書寫,關照過去,這土地與人們。

尋找自己定位的第一本詩集,《越軌》收錄她早期求學間,以及出入文壇作品,能在其中發現她深刻的觀察內省與心靈轉移,語言多含蓄、優雅,並圍繞著個人生命歷程。1999年第二本詩集《紅色漩渦》,以月經比喻女人的慾望騷動,呈現和時空交感後的思維,包含著生命的肅穆。 對於關懷台灣這塊土地,從早期書院內的書寫,到晚近嘗試客語之詩集《天光日》,或有生活環境、弱勢族群的題材,藉助著社會、環保議題的抒發,飽含她對這島強烈的觀照。2001年,她毅然投入母語詩創作;2005年,將其自1984年以降發表的客語詩作集結成冊,出版《天光日》一書。2002年其客語詩作品由「寮下人劇團」,發表出演「在地的花蕾」。二○○三年客語詩作也於「光環舞集」作品「平板」中,融入現代舞蹈元素,2007年則是與「歡喜扮戲團」合作,以跨領域的影音形式演出。二○○八年成立個人部落格「石沒」,開啟其網路發表的嶄新場域。

在遭遇九二一地震後,她積極關懷家鄉的事。創作客語詩,是在第二本詩集《紅色漩渦》發表後,透過教科書文教機構之邀,加入教材的的選編工作,驚覺對故土的認知十分的缺乏,當八○年代末期客家還我客家話運動時,便開始醞釀客語書寫的可能,也希望透過閱讀理解客家,理解腔調上的殊異,來完成客語詩集。以少見的東勢腔顯現認同。[5]

詩作評論

張芳慈曾在華語詩集《紅色漩渦──張芳慈詩集》寫出自己對詩的看法: 「現代詩的內容無論是抒情也好,批判敘事也好,詩的現實基調是必須的,儘管意象的掌握;技巧的運用,隨著各人的表現而風格不同,但是詩的本質不是虛無朦朧,而是發自心靈深處的吶喊。」她認為詩的基調仍須有現實的鷹架去支撐。因此張芳慈詩歌的定位是女性意識的書寫和現實的寫真,以自身為基礎。

初期鄭炯明莊金國黃樹根等人對張芳慈的詩評論使用了婉約、溫柔、知性美、平實含蓄……等形容詞,而對張芳慈第一本華語詩集《越軌》的評論中則是認為張詩宿命、不安,似乎是她作品的中心主題;評論是「婉約感性的書寫文字,實際承接了華文語系傳統的抒情脈絡……。」 陳千武則出了另外一種看法:「……她本身具有少女純情的思維,而能相當知性客觀的深入思考,才不墮入 Sentimental(感傷的、情緒化)的泥沼裡迷失自己。……抒情中帶清潔的知性批判的意象表現,我認為是張芳慈的詩令人喜愛的獨特風格。」他認為張詩雖帶有女孩的思維、詩風抒情,但是卻不會陷入過分的感傷,認為可成張芳慈詩歌之風格。[6]

詩集

《越軌》,笠詩刊社,1993年6月,華語詩集

《紅色漩渦》,女書店出版,1999年9月

《天光日》,台北縣文化局出版,2004年12月,客語詩與華語詩對照

獲得獎項

1991年 «花市» 吳濁流文學獎 佳作

1992年 «輪迴» 吳濁流文學獎 佳作

1999年 «蜘蛛的微笑» 竹塹文學獎 貳獎

1999年 «詩» 吳濁流文學獎

2000年 «紅色漩渦» 陳秀喜詩獎

2009年 教育部推展本土語言個人貢獻獎

2012年 榮後台灣詩人獎 (第一位以客語詩人身份獲得)

作家年表


  • 1964──出生於臺中縣東勢鎮。
  • 1974──自新竹師專畢業。
  • 1982──開始發表散文、童詩。
  • 1983──發表短篇小說獲竹師青年文藝創作獎首獎
  • 1984──發表散文、現代詩分獲竹師青年文藝創作獎首獎。
  • 1986──加入笠詩社。
  • 1987──首次詩畫個展於臺中市立文化中心文英館。
  • 1991──獲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佳作。
  • 1992──再獲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佳作。
  • 1993──詩集《越軌》由臺灣詩庫出版社出版。
  • 1994──作品<邊緣人>入選《前衛文學選》。
  • 1995──作品〈悼畫家之死〉入選《前衛文學選》。
  • 1997──<答案>入選《年度詩選》由現代詩社印行。<苦瓜>、<規>入選《可愛小詩選》由爾雅出版社出版。<虱目魚和玫瑰>入選《卡片情詩選》由河童出版。
  • 1998──作品<聲音>入選【Taiwan Literature 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杜潘芳格為社長,與李元貞、陳玉玲、江文瑜等多位國內女性詩人合創「女鯨詩社」,合編《女鯨詩叢》。
  • 1999──作品<母親的信>入選雲林縣古坑國中語文補充教材。作品<蜘蛛的微笑>獲竹塹文學獎散文類第二名(第一名從缺)。作品<城市重現>獲臺中風華評審獎。作品<詩>獲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詩集《紅色漩渦》由女書文化出版社出版。第二次詩畫個展於臺北市客家文藝中心,所得全數捐贈援助921災區。拍攝大愛電視李喬主持的「文學過家--秋詩篇篇」個人專輯。
  • 2000──作品<現場>、<愛的輪廓>等四首參展921地震心慟.記憶特展。作品<瘀>入選《年度詩選》由爾雅出版社出版。獲陳秀喜詩獎。客語詩集寫作計劃《誰來唱山歌》獲國家藝文基金會創作補助。
  • 2001──完成客語詩集《天光日》(原《誰來唱山歌》)。
  • 2002──發表論文《客家童謠的美感》。客語詩數首由徐登志等東勢婦女組成的『寮下人劇團』,在臺中鐵道20號倉庫發表演出《在地的花蕾》。
  • 2003──作品<誰來唱山歌>、<粢粑>在楊宛蓉、劉紹爐共同創辦的『光環舞集』作品《平板》中,融入舞蹈的元素,以跨越領域的形式演出。應邀參加228紀念美展。
  • 2004──拍攝客家電視臺「臺灣客家文學之美」個人客語詩專輯。客語詩集《天光日》由臺北縣政府文化局出版。主持「臺灣客家細妹寫歷史」計畫案,並舉辦「臺灣客家細妹主體論述研討會」。
  • 2005──與賴玉枝、張典婉等多位客家女性成立臺灣客家女性創作聯誼會。[7][8][9]

外部連結

客家電視台-利玉芳.張芳慈詩作 看見女性韌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當代客家文學史料系統-張芳慈手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7/26(日)詩人女史HERSTORY 第ㄧ場 講師:張芳慈〈我與這世界的摩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新客家人群像-張芳慈 詩情畫意客家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參考資料

  1. 榮獲《台灣詩人獎》張芳慈 首位客語詩人得主 存檔,存档日期2016-08-08.
  2. 《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VOL.2。
  3. [黃儷娟(2010),〈笠詩社女詩人政治詩研究──以陳秀喜、杜潘芳格、利玉芳、張芳慈客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4. [劉維瑛,《張芳慈集》],(臺南:臺灣文學館,2010.04)。
  5. [劉維瑛,《張芳慈集》],(臺南:臺灣文學館,2010.04),頁102~123。
  6. [林璟瑜(2013),〈杜潘芳格、利玉芳、張芳慈客語詞彙風格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 《紅色漩渦》,張芳慈,臺北市:女書文化,民國88年9月,頁160~161。
  8. 《天光日》,張芳慈,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民國93年12月,頁138~140。。
  9. 「教育百人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