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官局

弁官局,日本律令制下分左右兩部,稱為「左右弁官局」,為太政官中負責管轄八部的部門,與少納言局合稱「太政官三局」,最高長官為「左右大弁」。左弁官局負責管轄中務省式部省治部省民部省四個下屬部門、右弁官局則負責管轄兵部省刑部省大藏省宮内省這四個下屬部門。

簡介

屬於太政官的弁官局分為左右兩局,各自管理四個省。弁官局的職責是將太政官的命令傳達給各省和各令制國,在議政官組織(大臣、大納言中納言参議)下負責執行各項政務和相關文書任務,以『官符』(太政官發布的命令)、『官牒』(太政官對其他部門的詢問書)的形式下達太政官的各項命令。

組織

「左右弁官局」人員簡易編制表
弁官史官職員職員職員職員
大弁(各1人)大史(各2人)史生(各10人)官掌(各2人)使部(各80人)直丁(各4人)
中弁(各1人)少史(各2人)
少弁(各1人)召使(各2人)
  • 召使:是下級官員史生和官掌、使部等之下的負責處理各項雜役的小吏。
  • 可知「左右弁官局」各自官吏定員約有105人,合計約莫「210人」

弁官

唐名為尚書,大中少弁」與「少納言」一樣為太政官四等官制中的第三等-判官,而所謂的弁就是指的是「弁官」,所謂的弁,就是判,即判斷、判定的意思。若同級的弁官有缺席時,可以代為處理政務,如左大弁不在時右大弁即可代為處理左弁官局中左大弁所負責之勤務。其稱號亦有『六座』(大中少弁正員共六人)[1]

『大弁』(從四位上
  • 養老令·職員令》:「左大弁一人。【掌。管中務、式部、治部、民部受付庶事糾判官內署文案勾稽失知諸司宿直。諸國朝集若右弁官不在。則併行之。】右大弁一人。【掌。管兵部、刑部、大藏、宮內,余同左大弁】。」[2]
定員為左右各1人,稱為「左大弁」「右大弁」,是相當重要的職位,負責管理及監督各個役所(部門)的夜間值班和各國(令制國)的官員在中央的朝見集會;或是接受上頭委託處理的政務,並為之擬定各項文書。另外就是各個部門之間的糾紛皆由大弁來進行裁決。由於大弁負責整個太政官內的所有文書處理,因此若沒有良好文學素養就無法擔任此職位,因此有時常以「參議」兼任這個職位。唐名稱之為「大丞」。
『中弁』(正五位上
  • 養老令·職員令》:「左中弁一人。【掌同左大弁】右中弁一人。【掌同右大弁】。」
定員為左右各1人,稱為「左中弁」「右中弁」,與大弁同樣是太政官的判官,只是品級地位比較低,因此其職責與大弁相似。負責諸如敕詔起草等各項文書工作,因此要擔任該職,多是儒家學者或是大學寮出身的文章生,其唐名稱之為「中丞」、「司郎中」。
『少弁』(正五位下
  • 養老令·職員令》:「左少弁一人。【掌同左中弁】右少弁一人。【掌同右中弁】。」
定員為左右各1人,稱為「左少弁」「右少弁」,與中弁同樣是太政官的判官,只是品級地位比較低,因此其職責與中弁相似。負責諸如敕詔起草等各項文書工作,因此要擔任該職,多是儒家學者或是大學寮出身的文章生,其唐名稱之為「司郎少丞」。

史官

是太政官四等官制中的第四等-主典。大史、少史乃是「顯官」之職,與外記、式部丞、民部丞、左右衛門尉、彈正忠、勘解由判官等官職,皆為中下級官職裡面特別重要的職位,對於並非是上層公卿家族出身的人來說,因為負責各項文書工作,與上層交流頻繁,因此這是一個較易進入上流階層的重要職位。

『大史』(正六位上
定員為左右各2人,稱為「左大史」「右大史」
『少史』(正七位上
定員為左右各2人,稱為「左少史」「右少史」

職員

『史生』
定員為左右各10人。
『官掌』
定員為左右各2人。
『使部』
定員為左右各80人。
『直丁』
定員為左右各4人。

雜役小吏

『召使』
定員為左右各2人。


參考文獻

  1. 和憩団欒房. . 官制大観.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8).
  2. . [202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