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塞尔地铁

布鲁塞尔地铁法語:荷蘭語)是一个服务于比利时布鲁塞尔首都大区地铁系统,有4条地鐵路线,共计39.9千米,59个地鐵站。由布鲁塞尔市际交通公司(STIB/MIVB)管理。地鐵是布魯塞爾重要的交通工具,並與6個鐵路車站相接,2019年,地鐵乘客數達到1.63億人[2]

布鲁塞尔地铁
概要
地区 比利時布鲁塞尔首都大区
類型地铁
4条((M)(1)(2)(5)(6)[1]
車站59个(仅地铁)
69个(含准地铁)[1]
1.63億人次(2019年)[2]
網站STIB/MIVB
開始1976年9月20日1976-09-20[3]
單位 布鲁塞尔市际交通公司
车辆总数66辆[4]
技术
系統長度39.9 km(24.8 mi)(仅地铁)[1]
55.7 km(34.6 mi)(含准地铁
轨距1,435毫米(4英尺8 12英寸)
900V直流电(第三軌供電
平均速度28.0km/h
最高速度72km/h
系統地圖

2016年3月22日,在鄰近歐盟總部的马尔河站發生炸彈襲擊,造成20人死亡。

歷史

布鲁塞尔地铁发展史(截至2006年)

布魯塞爾有4條地鐵路線:1号线2号线5号线6号线號線,共39.9千米、59個車站,因為是由有軌電車路線改建,因此相較其他系統車站間距較短。另外3、4號線是以有軌電車車型,運行地下鐵路的准地鐵

线路 区间 车站数 长度
(1) 西站斯托克尔 21 12.5千米
(2) 伊丽莎白西莫尼斯 19 10.4千米
(5) 伊拉斯谟赫尔曼-德布鲁 28 17.5千米
(6) 伊丽莎白博杜安国王 26 15.5千米

1號線(紫線)

車站:西站 - 贝坎特 - 黑池 - 佛兰德伯爵 - 圣加大肋纳 - 德·布鲁凯尔 - 中央站 - 公园 - 艺术-法律 - 马尔河 - 舒曼 - 梅罗德 - 蒙哥马利 - 约瑟菲娜·夏洛特 - 格里博蒙 - 通贝赫 - 罗德贝克 - 王德威尔得 - 阿尔马 - 克拉伊内姆 - 斯托克尔

1號線最初於1969年12月17日開通,當時是以有軌電車車型,運行地下鐵路的准地铁[5],從德·布鲁凯尔站舒曼站,1976年9月20日,布魯塞爾第一條地鐵開通,路線呈「Y」字形,從德·布魯凱爾站到博利厄站(現為5號線),以及德·布魯凱爾站到通贝赫站(現為1號線)[3][6]。隔年路線向兩端延伸,市區延伸至圣加大肋纳站,另一端延伸至德梅站(現為5號線)。1981年再向西延伸至贝坎特站

1982年路線延長並拆分為1A1B兩線,1A線從博克斯塔尔站(現為6號線)到德梅站(現為5號線),1B線從圣吉东站(現為5號線)到阿尔马站(临近法语鲁汶天主教大学[7],形成交叉路網,並共用市區路段,奠定目前1、5號線在市區段共用軌道的營運模式。1988年1B線延伸至斯托克尔站,該站也是目前1號線的東端終點,至此目前1號線的所有營運中站點都已開通。

2009年4月4日,由於2號線成環,布魯塞爾地鐵路線重組,重組後1號線基本上使用原本1B線的铁路,但西站站(不含)以西的區間劃歸5號線,形成今日1號線的運營模式。今日的1號線自西站站到斯托克爾站,東西向貫穿布魯塞爾,路線長12.5公里,設21站。在市區段(西站站至艺术-法律站)與5號線共線,除了5號線之外可以在西站站、贝坎特站與艺术-法律站轉乘2號線與6號線。

2號線(橙線)

車站:西莫尼斯[註 1] - 奥瑟海姆 - 贝坎特 - 西站 - 德拉克鲁瓦 - 克列孟梭 - 南站 - 哈勒门 - 造币厂 - 路易丝 - 那慕尔门 - 王座 - 艺术-法律 - 马杜 - 植物园 - 罗日耶 - 艾泽尔 - 里博古 - 伊丽莎白[註 1]

2號線為環狀,但並非環線運行。它最初與1號線一樣,是一條準地鐵路線。在1970年開通那慕尔门站马杜站的準地鐵路線,1974年延伸至罗日耶站,1986年延伸至西莫尼斯站。同時經過長期議論,布魯塞爾終於決定將該線升格為地鐵[8]。 1988年10月2日,2號線終於被改造成一條地鐵路線,並稱為2號線,為從西莫尼斯站到南站站的倒「C」形路線。[9]並在1992年延伸至克列孟梭站,2006年延伸至德拉克鲁瓦站

2009年4月4日,2號線完成環狀路線的建設,布魯塞爾地鐵路線重組,但與真正的環線不同,布魯塞爾的環線並不能真正在路線上持續循環,因為西莫尼斯站與伊丽莎白站實際上同站體但不同站台層。因此列車在抵達伊丽莎白站之後,不是開往西莫尼斯站,而是調頭從反方向開往西莫尼斯站,因此例如您要從罗日耶站到贝坎特站,單乘2號線,您必須繞行布魯塞爾大半圈,或者在西莫尼斯換乘。目前2號線長10.4公里,共有19站[註 2],全線都與6號線共線並可換乘,除了6號線之外可以在西站站、贝坎特站與艺术-法律站轉乘1號線與5號線。

5號線(黃線)

車站:伊拉斯谟 - 埃迪·默克斯 - 食化工教研中心 - 拉鲁 - 比才 - 费韦德 - 圣吉东 - 奥马勒 - 雅克·布雷尔 - 西站 - 贝坎特 - 黑池 - 佛兰德伯爵 - 圣加大肋纳 - 德·布鲁凯尔 - 中央站 - 公园 - 艺术-法律 - 马尔河 - 舒曼 - 梅罗德 - 蒂埃弗里 - 佩蒂永 - 昂卡尔 - 德尔塔 - 博利厄 - 德梅 - 赫尔曼-德布鲁

5號線為「」字形路線,連接城市西南、東南並貫穿市中心,與1號線共用市區路段。1982年舊1號線線延長並拆分為1A、1B兩線,形成交叉路網。1985年1A線東南段通車至赫尔曼-德布鲁站,1B線西南段通車至费韦德站。1992年,1B線西南段延伸至比才站,2003年再延伸至伊拉斯谟站[10]該站是目前5號線的西南端終點,至此目前5號線的所有營運中站點都已開通。

2009年4月4日,2號線完成環狀路線的建設,布魯塞爾地鐵路線重組,5號線由1A線的東南段與1B線的西南段組成,並與1號線共用市區路段。目前5號線長17.3公里,有28站。在市區段(西站站至艺术-法律站)與1號線共線,除了1號線之外可以在西站站、贝坎特站與艺术-法律站轉乘2號線與6號線。2016年布鲁塞尔连环爆炸案,5號線的马尔河站是爆炸案發生地之一。

6號線(藍線)

車站:博杜安国王 - 海瑟尔 - 乌巴-布鲁格曼 - 斯特伊芬贝赫 - 博克斯塔尔 - 瓦屋 - 比利时 - 西莫尼斯[註 1] - 奥瑟海姆 - 贝坎特 - 西站 - 德拉克鲁瓦 - 克列孟梭 - 南站 - 哈勒门 - 造币厂 - 路易丝 - 那慕尔门 - 王座 - 艺术-法律 - 马杜 - 植物园 - 罗日耶 - 艾泽尔 - 里博古 - 伊丽莎白[註 1]

6號線為「6」字形路線,連接城市西北地區,並在市中心形成一環圈,與2號線共用環狀路線。1982年舊1號線線延長並拆分為1A、1B兩線,形成交叉路網。1985年1A線西北段通車至海瑟尔站,1998年再延長至博杜安国王站(临近博杜安国王体育场),2006年,2號線延伸至德拉克鲁瓦站,至此目前6號線的所有營運中站點都已開通。

2009年4月4日,2號線完成環狀路線的建設,布魯塞爾地鐵路線重組,6號線由1A線的西北段與2號線的環狀路線組成,並與2號線共用環狀路段。目前6號線長15.5公里,有26站[註 2]。環狀路段與2號線共線並可換乘,除了2號線之外可以在西站站、贝坎特站與艺术-法律站轉乘1號線與5號線。另外與2號線相同,環狀路段並不能真正在路線上持續循環,列車在抵達伊丽莎白站之後,不是開往博杜安國王站,而是調頭從反方向開往博杜安國王站。

準地鐵

布魯塞爾有軌電車與地鐵都由布鲁塞尔市际交通公司(STIB/MIVB)運營,布魯塞爾地鐵的路線最初是以有軌電車車型,運行地下鐵路的准地铁,準地鐵使用有軌電車的車型,電氣化方式也與有軌電車相同,使用600伏特直流電架空線。布魯塞爾地鐵改造即將原本有軌電車車型,改為地鐵車型,供電方式改為900伏特直流電第三軌供電。目前布鲁塞尔市际交通公司運營的路線中,還有兩段準地鐵路線,分別是北站站阿尔贝站南北线,以及钻石站布瓦洛站的大环线,總共長15.7公里,共15座車站,其中5站可與地鐵轉乘,目前在準地鐵區間有3471925323944515582十一條路線運營,其中3、4、7、25号线为主要准地铁线路(地铁车站相较其他线路更多)。加上準地鐵,布魯塞爾地鐵共長55.7公里,有69座車站。

地鐵列車

布魯塞爾地鐵至今共有6款列車運營(M1~M6),6種都尚在服役。1976年交付的M1與M2由同一設計師設計,由比利時兩間鐵路設備製造商分別建造,兩間鐵路設備製造商目前都是阿爾斯通的子公司。M3~M5則在M1與M2的基礎上改造,5種列車的車廂可以混編,外觀均為橘色車頭、銀色車身,可以透過車頭編號辨識,M1與M2編號為1xx,M3~M5則分別為2xx~4xx。

M6為新型列車,2004年宣布由西班牙鐵路建設和協助公司(CAF)製造[11],15列6節編組,共90節車廂,每列4節動力車與2節拖車,暱稱為「蟒蛇」,2007年CAF開始交付列車,2009年STIB增購6列列車[12]。目前布鲁塞尔市际交通公司共有66列地鐵列車,45輛M1~M5、與21輛M6。另外準地鐵使用阿爾斯通製造的,布魯塞爾首都圏交通T3000與T4000形電車,屬於有軌電車車型。

2016年布鲁塞尔市际交通公司與CAF簽訂新車型M7的合同,M7在M6的基礎上改造,但採無人駕駛,原定2019年交付[13],後延至2020年7月開始交付,布鲁塞尔市际交通公司訂購43列M7地鐵列車,預計取代M1~M5的第一代列車,2021年7月8日M7開始在1號線營運,此其路線也將陸續投入,此外M7還將在未來的地鐵3號線上運行。[14]

營運

營運時間與班距

地鐵每日5:00開始運營(假日6:00開始),隔日0:30結束服務。1、5號線在共路線段高峰班距為2分30秒,非共路線段高峰班距5分鐘。2、6號線在共路線段高峰班距為3分15秒,非共路線段高峰班距6.5分鐘[15]。另外如果博杜安国王体育场有賽事或活動,則2、6號線所有列車轉為6號線運營模式,並增加列車,以縮減往博杜安国王体育场的班距。

票價

地鐵門票種類繁多,可滿足不同需求。使用布鲁塞尔市际交通公司交通工具(地鐵、電車和公共汽車)的旅行費用按時間計算(單程票為1小時)。只要在車票驗證後,於車票所載旅程時間內(除1小時單程票),旅客可以換乘地鐵與布鲁塞尔市际交通公司營運的各種交通工具,而無需支付第二次費用。1小時單程票售價2.4欧元,24小時票售價7.8歐元。另外旅客也可以使用電子票證「MOBIB」付費。[16]

定期票部分,布鲁塞尔市际交通公司定期票一個月為49歐元,一年則為499歐元,12歲以下免費,12至24歲學生一個月為12歐元,家中超過3個學童,第3人以上免費。若要加購比利时国家铁路布鲁塞尔城市快铁價格則為一個月為56.5歐元,一年則為583歐元,12至24歲學生一個月為52歐元,家中超過3個學童,第3人以上40歐元。[17][18]

未來計畫

布魯塞爾地鐵未來計畫包括

  • 1、5號線自動化駕駛,包括M7形列車交付使用。
  • 準地鐵南北軸線延長並升格為地鐵,編為3号线
  • 6號線延長1站

路線

註釋

  1. 西莫尼斯站與伊丽莎白站同站體,但不同站台層。
  2. 西莫尼斯站與伊丽莎白站不能直通,因此分開計算。

參見

参考文献

  1. (PDF). STIB/MIVB: 08. [15 Sept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7-27).
  2. 布鲁塞尔市际交通公司. (pdf). 布鲁塞尔市际交通公司. [2021-07-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7-17) (英语).
  3. [STIB - History of STIB from 1970 to 1979]. STIB. 2013 [2013-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1) (法语).
  4. (PDF) (pdf). STIB/MIVB: 12. [2013-09-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2-23).
  5. [STIB - STIB from 1960 to 1969]. STIB. 2013 [2021-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1) (法语).
  6. . STIB-MIVB. [2021-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9) (法语).
  7. « Belgian cities extend tracks », International Railway Journal, décembre 1982, p. 87 - 88
  8. L. Gustin, « Le métro « lourd » de Bruxelles sera-t-il prolongé ?», La Vie du Rail, 27 mars 1986
  9. J. Devroye, « Tram revival augments metro », Developing Metros, 1991, p. 23 et 24
  10. « Brussels to expand LRT and metro networks », International Railway Journal, mars 2000
  11. . Le Soir Plus. 2004-03-02 [2021-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1) (法语).
  12. . caf.net. [2021-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8) (英语).
  13. . STIB-MIVB. [2021-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8) (法语).
  14. . mivb.prezly.com. [2022-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1) (荷兰语).
  15. STIB. (pdf). STIB. [2021-07-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6-11) (法语).
  16. . STIB-MIVB. [2022-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8) (荷兰语).
  17. . STIB-MIVB. [2022-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31) (荷兰语).
  18. . STIB-MIVB. [2022-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0) (荷兰语).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布鲁塞尔地铁分類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