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藤丸

山藤丸日语:)隶属日本山下汽船公司自营,总重5,359公吨[1],为加拿大温哥华考夫兰父子公司(J. Coughlan & Sons, Ltd)于1919年所造,命名为加拿大进口号(英语:Canadian Importer),1937年12月8日售予日本山下汽船,并更名为「山藤丸」,1942年(日本昭和17年)10月19日于澎湖群岛查母屿南方触礁沉没。[2]

历史
 大日本帝国
所有者
  • 加拿大进口公司(1919-1933)
  • 光明海运(1933-1936)
  • 山下汽船(1937-1942)
船籍港
建造者 加拿大温哥华考夫兰父子公司(J. Coughlan & Sons, Ltd)
下水日 1920年5月25日
结局 1942年10月19日沉没


沿革

1918年初,因应全球船运严重短缺,加拿大政府决定创建一支商船舰队。政府根据拨款向国内十四家造船公司下订单,其中加拿大进口号类型属B型战时标准船,于1919年11月14日在温哥华的考夫兰父子造船厂建造,并在1920年5月25日下水、8月1日正式完工。最初是由加拿大进口公司(Canadian Impoter Ltd.)所有,1928年转由加拿大国家轮船有限公司(Canadian National Steamships Ltd.)经营,经过多番辗转,最终在1937年12月8日由山下汽船购得,并更名为「山藤丸」。[3]1938年(日本昭和13年)12月31日山藤丸自长崎出港,1月3日在冲绳县都别岛撞到礁石,并发出求救信号,8日早上进入基隆港修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将民间海运事业纳入国家管理,配合载运人力、粮食物资,1942年10月18日,被陆军征用的「山藤丸」自高雄出港后,翌日(19日)在澎湖群岛的查母屿南方触礁沉没。[4]

关于山藤丸的沉没原因有两种说法,除了触礁搁浅沉没外,另一说法则是遭到美国潜艇的鱼雷攻击而沉没,但根据历史线索显示,山藤丸触礁沉没的情况较符合事实,据《日本商船队戦时遭难史》纪录,山藤丸沉没被归类为「普通海难」,与因「战争海难」沉没的29艘船舶分开统计。[5][6]

残骸

山藤丸的沉船遗址位于澎湖六呎礁海域一带,该区域的水深约为9至52公尺。文化部文化资产局水下考古队于2010年5月5日进行水下调查研究,发现沉船残骸已断裂成三段,分别位于9至12公尺、39至42公尺、48至52公尺的深度范围内。遗址范围约东西长50公尺、南北宽180公尺,占地面积约为9,000平方公尺。[7][8]

山藤丸作为二战期间日本政府征召的货轮之一,船上除了原有之物品外,亦有相关军用品。据2010年5月7日的水下调查,共出水14件遗物,主要是船体零件及餐具,包括圆型机电组、圆型窗框、瓷片、金属餐叉、铜管、铜板、铜管转接头、椭圆形铁框、三具铁锚、L型铜管、ㄇ型金属、铜扣、圆白型白瓷绝缘体、白釉碗口残器、金属板、金属接头、铜制圆形窗框、金属窗框等,但因沉没地点水流湍急,以致打捞作业窒碍难行。[9]因山藤丸是二战期间日本征召船舶,可做为研究日本船舶征召史、海难史、餐具史、日本近代船舶技术史的题材[10],并于2015年被文化部文化资产局列册追踪为台湾重要水下文化资产[11]

参考文献

  1. 海上劳働协会. . 东京:成山堂书店. 1962: 58–59. ISBN 978-4425303366.
  2. 马公警备府司令部. .
  3. . www.theshipslist.com. [2023-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8).
  4. 臧振华、刘金源主编. . 台中市: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18-08: 136–137. ISBN 978-986-05-6418-1.
  5. 综合报导. . 联合报. 2015-11-17 [2023-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台湾)).
  6. 海上劳动协会. . 东京都: 成山堂书店. 2007.
  7. 臧振华, 许婉婷编辑、臧振华. . 澎湖县: 澎湖县政府文化局. 2014-09. ISBN 9789860420739.
  8. 黄千容 彭焕群/台中报导. . 公视新闻网. 2020-06-17 [2023-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8) (中文(台湾)).
  9. 施国隆等编辑. . 台中市: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19-07-01. ISBN 9789860596601.
  10. 综合报导. .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5-11-18 [2023-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8) (中文(台湾)).
  11. 采访报导. . 中央广播电台. 2019-01-02 [2023-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8) (中文(台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