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帖
《寒食帖》,全名《黄州寒食诗帖》,简称《寒食诗帖》,又称《寒食节帖》,是北宋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西元1082年,元丰五年)的行书代表作,左侧有黄庭坚跋文,被誉为“苏书第一”,二十世纪末更被评为“天下第三行书”,现收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中华邮政曾发行其书法邮票。
流传
《寒食帖》纵34.2公分,横199.5公分,为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1082年)寒食节于东坡雪堂写下的二首诗,是平生最得意的书法作品,被称为“苏书第一”,此帖行书笔法自由,左边尚有黄庭坚作跋。二十世纪末被评为「天下第三行书」,近年有好事者将此评价伪托于元朝书法家鲜枢,但事实是鲜于氏当年收藏颜真卿《祭姪文稿》并作题跋:「唐太师鲁公颜真卿书《祭姪季明文稾(稿)》,天下行书第二,余家法书第一。至元壬午春得于东郓曹大本彦礼,甲申钱塘重装。丙戌六月鲜于枢记。」鲜于枢生前并无对《寒食帖》作任何题跋与评级。
《寒食帖》后来流入清宫收藏。咸丰10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寒食帖》险遭焚毁,旋为民间冯展云所得。清穆宗同治年间,《寒食帖》为广东人冯氏收藏,不幸遭遇火灾,冯氏紧急扑救,在手卷下端留下了黑色火灼痕迹。冯死后为盛伯羲密藏,盛死后被完颜朴孙购得,1917年在北京书画展览会上展出。1918年到颜韵伯手中。
1922年颜韵伯将《寒食帖》带到日本,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收藏,有内藤虎的跋[1]。大正12年(1923年)9月关东大地震,东京都一夕之间毁于火灾,菊池惺堂冒死抢救《寒食帖》,一时传为佳话。
大概在1950年底,《寒食帖》由自日本阿部次郎家购得。1951年1月5日,罗家伦在日记中记载,约其同赏《寒食帖》。1981年4月21日,在台北市病逝。据蒋复璁说,王雪公生前曾有意将《寒食帖》捐献故宫博物院,但到逝世前,其他的收藏捐了不少,《寒食帖》尚藏家中。其后又有日本人来高价收买《寒食帖》,王氏后人顾及雪公理念,不忍国宝再次流出。1987年2月,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以新台币1000万元收购《寒食帖》。
释文
直式排版原文
-{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 |
}-
- 注:以上汉字取字与排版时尽可能接近原文。
注释
- 郭柑跋“苏文忠《寒食帖》由颜韵伯以金六万元售于菊池惺堂。已见藤跋于龙眠潇湘图。系团匪乱流入日本。书估菊池亲属某以六千元收得,以六万元售于菊池。价差甚巨。书估菊池俱大非之。几至兴讼。事在菊池购苏帖之前。前跋误载此段,今再志。以之存其真。郭彝民又记。”
- 此处有一冗余错字:似是「支」字未写成。
- 此处边上有一小字「病」。
- 此处「子」字点去。
- 此处有一冗余错字:似是「雨」字,但四点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