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公白
姚公白(1948年9月28日—),古琴演奏家,浙派姚门传承人,[1]姚丙炎之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2]现任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会长。[3]香港志莲净苑文化部研究员。[4]
姚公白 | |
---|---|
传统音乐 | |
罗马拼音 | Yao Gongbai |
昵称 | 老鬼 |
国籍 | ![]() |
出生 | 1948年9月(75岁)![]() |
居住地 | 香港 |
职业 | 古琴演奏家 |
母校 | 华东师范大学 楚雄师范学院 |
父母 | 姚丙炎 |
亲属 | 姚公敬(弟) |
音乐类型 | 中国传统音乐 |
演奏乐器 | 古琴 |
代表作品 | 《皇响》 《凤凰和鸣》 《鹤鸣九皋》 《姚门琴韵》 |
网站 | 瀞和琴社暨姚公白古琴工作室 |
相关团体 | 志莲净苑 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 今虞琴社 |
其音乐继承了浙派姚门的「节奏明快、细腻精当、清新淡雅、寓动于静,右手轻灵、干净、挥洒自如」等特点,[2]以弹奏姚丙炎打谱之琴曲最有心得。[4]亦曾打谱《神奇秘谱》的〈高山〉、〈鹤鸣九皋〉、〈泽畔吟〉、〈颐真〉等曲。[5]在古琴的古代指法、琴曲演变以及律学等方面亦颇有研究。[2][5]
生平
姚公白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出生于杭州,少时举家迁居上海,从父亲姚丙炎学琴,后受教于吴振平、张子谦等人。[6][7]
起初姚丙炎不太愿意教姚公白弹琴,姚公白只得偷听自学。文革期间姚公白赴云南劳动,曾因无琴可用,以桌划线,口唱谱字练习。多年后,姚丙炎发现姚公白不忘弹琴,为其感动,才正式教他弹琴。[8]后来,姚公白受沈仲章赠一张元代朱致远所斲的琴,便携带此琴往返滇沪之间,前后达十多年。[9]
1984年返回上海后,先后任教于江苏太仓市明德学校、上海黄浦区旅游职校,担任数学教师。曾为中国音乐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今虞琴社理事。[10]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2]2009年9月起,为香港志莲净苑文化部研究员,并移居香港,专心于琴学研究、整理姚丙炎遗稿以及教学。[4]
音乐风格
演出及演讲
姚公白致力于古琴音乐的传承与推广,其演出和演讲枚举如下:
- 1985年在第三次全国打谱交流会上,发表他打谱的《神奇秘谱》本〈高山〉与〈鹤鸣九皋〉二曲。
- 1986年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之「姚丙炎琴学成就」系列活动中,进行专题学术报告及参与姚丙炎打谱曲之演奏会。
- 1994年,参加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古琴名琴名曲国际鉴赏会」。
- 2006年,在日中友好协会的邀请下,参加日中传统音乐交流会,进行「中国古琴音乐」的专题介绍及举行「古琴独奏音乐会」。
- 2006年起,多次受香港大学、[15]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志莲净苑之邀请举行讲座或音乐会。
- 2014年,应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之邀,参加「良辰美景——2014年非遗演出季」之古琴音乐会。
- 2015年起,多次与好友吴自英合作,在香港、贵阳、上海、浙江等地举办「海上清音——吴自英、姚公白古琴演奏会」系列音乐会,将这位移居美国多年的琴家重新介绍回中国。[16][17][18]
- 2018年,参与北京「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之「非遗演出季」之「泰山北斗映蓝天」公益演出活动。
- 2019年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琴曲钩沉》新书发布会上,发表「姚丙炎及其琴学琴乐」之专题演讲。[4]
- 2019年在国图艺术中心和姚公敬一同举办「姚门琴韵——姚公白、姚公敬古琴音乐会」,这是兄弟二人首度在内地同台演出。[19]
作品
专辑
专辑名称 | 发行日期 | 发行公司 | 曲目 | 备注 |
---|---|---|---|---|
《姚门琴韵》(与姚丙炎、姚公敬合辑) | 1991年 | 雨果唱片 | 曲目
|
|
《皇响──姚公白の古琴》 | 1998年 | 国王唱片 | 曲目
|
1997年于上海录音,内容与1999年出版的《中国の古琴/宫廷の旋律》相同。 |
《鹤鸣九皋》(与林友仁合辑) | 2005年 | 德音文化 | 曲目
|
|
《凤凰和鸣》(和成公亮、丁承运合辑) | 2009年 | 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 | 曲目 彩凤鸣岐
来凰
|
使用浙江博物馆藏「彩凤鸣岐」及「来凰」录音。[20] |
其它录音
曲目 | 收录专辑 | 发行日期 | 发行公司 | 备注 |
---|---|---|---|---|
〈乌夜啼〉 | 《中国古琴名家名曲2:潇湘水云》 | 1994 | 风潮音乐 | 1994年4月2日至3日录制于北京「中国古琴名琴名曲国际鉴赏会」 |
〈玄默〉 〈山中思友人〉 |
《中国民族乐器典藏・中国古琴》 | 2017 | 龙音制作 | 2012年录音 |
著作
- 《今虞琴刊》续集(1997年)
- 《唐代陈拙论古琴指法》(姚丙炎着,姚公白整理,香港:恕之斋,2005年)
- 《琴曲钩沉》上卷(姚丙炎着,姚公白整理,香港:恕之斋,2007)
- 《姚丙炎古琴艺术》(姚公白整理,香港:龙音,2017年)
- 《琴曲钩沉》(姚丙炎着,姚公白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
- 《姚丙炎琴学手稿》(姚丙炎着,姚公白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21年,ISBN 9787101153231)
论文
- 〈姚丙炎古琴打谱〉,载《音乐艺术》1992年第1期,页24-30。
- 〈山中忆故人──写在张师子谦诞辰110周年〉,载《音乐爱好者》,页41-42,2009年12月。
- 〈授人以渔──古琴家徐元白与姚丙炎〉,载《音乐爱好者》,页40-42,2012年3月。
-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但曲七曲之辨〉,载《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4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页129-136。
参考文献
- 孙嵩. . 《北方文学》. 2017, (14): 64 [2021-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7).
最先提出“姚门”这名称的是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林友仁先生,他以此为香港雨果唱片公司于 1991 年出版的姚丙炎、姚公白、姚公敬父子三人的古琴音乐光盘命名。之后“姚门”这一称谓在琴界逐渐传播开来,并得到认可。2008 年,文化部对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传承人的评定,姚公白就被定为浙派“姚门” 的古琴艺术传承人。
-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1-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4).
- . 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 2019-05-15 [2021-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7).
- . 志莲净苑. [2021-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 (pdf). HKUST - Common Core Program. [2021-08-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8-19).
- 陈伊敏; 刘玉梅. . 明周文化. 2016-05-14 [2021-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8).
- . 中国古曲网. 2007-06-19 [2014-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杨典. . 〈老鬼–——谈浙派琴家姚公白先生〉 2 (台湾: 木果文创). 2020: 166. ISBN 9789869691789.
- 默泉. . 《U magazine》 (香港). 2014, (474) [2021-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8).
- 凌, 瑞兰. . 上海: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9: 236–237. ISBN 9787806924372.
- 杨典. . 〈老鬼–——谈浙派琴家姚公白先生〉 2 (台湾: 木果文创). 2020: 164. ISBN 9789869691789.
林说:『读你的《琴殉》,看你弹琴,知你手快如鬼。但你看姚公白弹琴,比你更快无数倍,他是老鬼。』
- . 新浪收藏. 2019-10-12 [2021-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8).
- . 腾讯视频. 中国教育电视台. [2021-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8).
- 杨典. . 〈老鬼–——谈浙派琴家姚公白先生〉 2 (台湾: 木果文创). 2020: 165. ISBN 9789869691789.
- . 香港大学. [2021-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9).
- 张为群. (PDF). 《南风》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 2015-12-29, (023): 4 [2021-07-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7-24).
- 杭州图书馆音乐分馆. . 杭州图书馆. 2018-05-16 [2021-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7).
- . 央视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21-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4).
- 国图艺术中心. . 搜狐. [2021-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3).
- . 浙江省博物馆. 2009-09-10 [2021-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2).
去年年底,浙江省博物馆邀请著名古琴家成公亮、丁承运和姚公白在浙江传媒学院为馆藏的“彩凤鸣岐”和“来凰”两张琴录音。经过一段时间的制作,2009年9月,由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两张CD终于制作完成,分别以琴名命名为《彩凤鸣岐》和《来凰》。《彩凤鸣岐》包含如下曲目:成公亮《阳关三叠》、《沉思的旋律》、《洞庭秋思》;丁承运《慨古吟》、《流觞》、《白雪》、《平沙落雁》;姚公白《古风操》、《颐真》、《乌夜啼》。《来凰》包含如下曲目:成公亮《阳关三叠》、《桃源春晓》、《忆故人》;丁承运《慨古吟》、《神人畅》、《归去来辞》、《杏花天》;姚公白《忘忧》、《良宵引》、《屈原问渡》。
外部链接
- 瀞和琴社暨姚公白古琴工作室的Facebook专页
- YouTube上的姚公白弹奏《神奇秘谱》本〈白雪〉(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姚丙炎打谱,姚公白整理并记谱
- 《皇响──姚公白の古琴》在Allmusic上的页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第二讲——琴曲探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4年6月15日
- 讲座「中国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8年11月28日,香港城市大学
- 网易云音乐:成公亮、丁承运、姚公白使用浙博藏“彩凤鸣岐”和“来凰”录制的《凤凰合鸣》专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讲座「倾听古琴音乐」- 北大古琴传承计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访谈「疫情时期古琴志:姚公白」- 北大古琴传承计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非遗传承人讲座视频分享 | 琴曲钩沉: 姚丙炎及其琴学琴乐——姚公白 (上) - 国图艺术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非遗传承人讲座视频分享 | 琴曲钩沉: 姚丙炎及其琴学琴乐——姚公白 (下) - 国图艺术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林友仁与姚公白访谈(《上海采风月刊》)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YouTube上的姚公白专访「古琴大师如何看巅峰表现」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