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莱
奇莱为台湾花东纵谷北端、今花莲市的古地名[1]。「奇莱」一词原为台湾原住民撒奇莱雅族(撒奇莱雅语:、、)的台语音译简称,以族名称族人世居的花莲平原为「奇莱平原」(今花莲市),内陆深山中的祖山为「奇莱山」。清治及日治初期地图标示为「岐莱」,清治1879年的《台湾舆图并说》后山有标示「岐莱」行政区域的南北边界,[2][3]在日治、战后联勤、经建的旧版地图标示的汉字「奇」之上有加草字头标为「䓫莱」。[4]
如今「奇莱」一词多用来简称奇莱山或其连峰,是中央山脉主脊中段之高峰,包括名列一奇及十峻之一的最高峰奇莱北峰,以及奇莱池山、奇莱主山、卡楼罗山、奇莱里山、奇莱南峰等,邻近的屏风山、南华山等亦可同列。奇莱山群位于花莲县秀林乡与南投县仁爱乡交界,大多位在太鲁阁国家公园园区内。从最高峰奇莱北峰往东岔出的大支脉登山界称为「奇莱东棱」,又称「太鲁阁山列」,有磐石山、太鲁阁大山、立雾主山、帕托鲁山等高山。奇莱山群是台湾著名的高山,也是登山客往来活动频繁的地点之一;在日治时修建能高越道路从奇莱连峰南侧和能高山之间的能高垭口穿越中央山脉,在越岭点东侧,道路是沿着木瓜溪上游奇莱溪谷修建,设有多处驻在所,如奇莱驻在所。战后有台电的输电线路通过,利用原越岭道改为保线路,沿途原驻在所改为保线所,如云海、奇莱等保线所。越岭道与保线路在花莲段与今台14线的部分路段重叠,一般游客也可驱车前往(未全贯通)。奇莱山群北侧接近中横公路,一般登山多由此启程。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