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野浩
天野浩(日语:/ Amano Hiroshi,1960年9月11日—),日本工程学家,名古屋大学工学博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日本学士院会员(院士)[1],专长半导体器件制造。现任名古屋大学特别教授,荣获文化勋章,并被表彰为文化功劳者。
天野浩![]() 天野 浩(あまの ひろし) | |
---|---|
![]() | |
出生 | ![]() | 1960年9月11日
居住地 | ![]() |
国籍 | ![]() |
母校 | 名古屋大学 |
知名于 | 实现pn结GaN,完成世界第一个高亮度的蓝色发光二极管 |
配偶 | 天野香寿美 |
奖项 | /工程成就奖(1996) 武田奖(2002) (2003) 诺贝尔物理学奖(2014) 文化勋章(2014) 文化功劳者(2014)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电子学、工程学、半导体器件制造 |
机构 | 名古屋大学 名城大学 |
博士导师 | ![]() |
日语写法 | |
---|---|
日语原文 | |
假名 | |
平文式罗马字 |
早年生活与教育
1960年9月11日,天野浩出生于日本静冈县滨松市一个企业技术员之家。高中第一名毕业后考入名古屋大学工学部电子工学科。1982年作为一个大学生加入了赤崎勇教授的研究小组,自此一直从事III族氮化物半导体的生长、表征和器件的应用研究,这是如今众所周知的用于蓝色发光二极管的材料。1983年大学毕业后,在赤崎的推荐下留校深造。1985年取得工学硕士学位,1988年担任大学助手。
职业生涯
1985年,天野开发了用于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III族氮化物半导体膜的低温沉积缓冲层(AIN),从而实现了III族氮化物半导体的发光二极管和激光二极管。1989年,天野在名古屋大学的赤崎研究室成功生成p型GaN(氮化镓)磊晶体,首次观测到p型材料的剧烈发光。世界最初的pn结GaN紫外光/蓝色发光二极管便出现在天野的手上[3],他也在同年取得工学博士学位。1992年,天野跟随赤崎研究室移动至名城大学,2002年升为教授,2010年回到名大担任工学研究科教授。
出于对研究的热情,天野研究室不论平日、假日或新年过年都在工作,半夜灯火通明的模样,被称为「不夜城」[4]。根据他的实验室学生所说,天野教授生性乐观、温和,从未生气[5][6]。
2014年诺贝尔奖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宣布时,天野正在法国出差途中。当晚名大的记者会由益川敏英(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通过现场连接表示嘉许。天野于2015年3月16日获聘 名大「特别教授」,待遇等同赤崎勇。
根据诺贝尔奖委员会,有关3人贡献的主要区别是:[7]
- 赤崎:以低温沉积氮化铝缓冲制成高品质GaN
- 天野:实现pn结GaN
- 中村:对实用级高性能蓝色LED的一系列成就、贡献(基于InGaN,但官方文档未载)
荣誉

主要论文
- H. Amano, N. Sawaki, I. Akasaki & Y. Toyoda, Appl. Phys. Lett. 48, 353 (1986).
- H. Amano, I. Akasaki, T. Kozawa, K. Hiramatsu, N. Sawaki, K. Ikeda & Y. Ishii, J. Lumin. 40 &41, 121 (1988).
- H. Amano, M. Kito, K. Hiramatsu, & I. Akasaki, Jpn. J. Appl. Phys. 28, L2112 (1989).
- H. Murakami, T. Asahi, H. Amano, K. Hiramatsu, N. Sawaki & I. Akasaki, J. Crystal Growth 115, 648 (1991).
- K. Itoh, T. Kawamoto, H. Amano, K. Hiramatsu & I. Akasaki, Jpn. J. Appl. Phys. 30, 1924 (1991).
- I. Akasaki, H. Amano, K. Itoh, N. Koide & K. Manabe, Int. Phys. Conf. Ser. 129, 851 (1992).
- I. Akasaki, H. Amano, S. Sota, H. Sakai, T. Tanaka & M. Koike, Jpn. J. Appl. Phys. 34, L1517 (1995).
社会活动
2015年3月1日,诺贝尔奖得主座谈(Nobel Week Dialogue)首次移师海外,在日本东京举行。在7名与会的诺贝尔奖得主当中包括2名日本人--天野教授与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教授(2012年医学奖)[12]。此外,岛津制作所的田中耕一(2002年化学奖)出席了最后一轮座谈[13]。
参考数据
- . [2022-1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4).
- (PDF). Nobel Prize. 2014-10-07 [2014-10-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10-07).
- . [2014-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5).
- . [2017-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1).
- . [2017-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1).
- . [2015-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6).
- . [2014-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9).
- . [201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5).
- . [2014-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1).
- . [2017-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 . [2015-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 [2015-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2018-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2).
外部链接
- 名城大学天野研究室专页 (日语)
- 武田赏受赏时讲演数据(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日语)
- 蓝色LED开发背景数据 (日语)
- 坚持到底是赤崎勇的成功之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