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卫三
天卫三(緹坦妮雅、Titania、发音为/tɨˈtɑːnjə/ /taɪˈteɪniə/)是天王星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內第八大的衛星。直徑為1,578公里(981英里),。1787年由威廉·赫歇爾發現,並以威廉·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夢》中的妖精王后緹坦妮雅命名。它的軌道位於天王星的內部磁層。
航海家2號所攝影的天卫三 | |||||||||
发现 | |||||||||
---|---|---|---|---|---|---|---|---|---|
發現者 | 威廉·赫歇爾 | ||||||||
發現日期 | 1787年1月11日[1] | ||||||||
編號 | |||||||||
形容詞 | Titanian /təˈtɑːniən/[2][註 1] | ||||||||
軌道參數 | |||||||||
半長軸 | 910 km 435[3] | ||||||||
離心率 | 0.0011[3] | ||||||||
軌道週期 | 234 d 8.706[3] | ||||||||
平均軌道速度 | 3.64 km/s[註 2] | ||||||||
軌道傾角 | (to Uranus's equator) 0.340°[3] | ||||||||
隸屬天体 | 天王星 | ||||||||
物理特徵 | |||||||||
平均半徑 | ±0.6 km ( 788.4 Earths) 0.1235[4] | ||||||||
表面積 | 820000 km2 7[註 3] | ||||||||
體積 | 065000000 km3 2[註 4] | ||||||||
質量 | ±0.061)×1021 kg (3.400[5] | ||||||||
平均密度 | ±0.005 g/cm3 1.711[4] | ||||||||
表面重力 | 0.366 m/s²[註 5] | ||||||||
0.758 km/s[註 6] | |||||||||
自轉週期 | 潮汐鎖定(假定)[6] | ||||||||
反照率 |
| ||||||||
| |||||||||
視星等 | 13.9[8] | ||||||||
大氣特徵 | |||||||||
表面氣壓 | <1–2 mPa (10–20 nbar) | ||||||||
成分 |
天卫三由大約等量的冰和岩石組成,可能分為岩石核心和冰冷的地幔,在核幔邊界處可能存在一層液態水。表面相對較暗,顏色略帶紅色,似乎是由于内部的水冻结、膨胀,撑裂了薄弱的外壳而形成的。表面覆满了火山灰。这表明曾发生过火山活动。那儿有长达数千公里的大峡谷,此外它的表面也被一种黑色物质重新覆盖过,可能是甲烷或水冰。天卫三覆蓋著無數直徑達326公里(203 英里)的撞擊坑,但隕石坑的數量並不如天卫四多,並表示天王星的五個衛星它可能經歷了早期的內源性表面重生事件,抹去較舊的、嚴重坑坑洼窪的表面。像天王星的所有主要衛星一樣,天卫三可能是由一個吸積盤形成的,該吸積盤在其形成後就圍繞著這顆行星。
從2001年到 2005 年進行的紅外光譜顯示,天卫三表面存在水冰和凍結的二氧化碳,這表明它可能具有表面壓力約為10納帕(10 -13巴)的稀薄二氧化碳。在天卫三掩星期間的測量將任何可能大氣的表面壓力上限設置為1-2 mP)(10-20 nbar)。
1986年1月,航海家2號僅對天王星系統進行了一次近距離研究。並拍攝了幾張天卫三的圖像,從而可以觀測其約40%的表面。
命名和格調
天衛三緹坦妮雅和其他四顆衛星的名字是約翰·赫協爾在1852年應在當年稍早時發現艾瑞爾和烏伯瑞爾的威廉·拉塞爾要求而命名的[11]。拉塞爾早在1847年就支持赫歇爾為已知的七顆土星衛星和依據赫協爾的命名計畫在1848年將新發現的第八顆衛星命名為哈佩力恩。
天王星所有的衛星都依據英國詩人莎士比亞或蒲伯劇作中的人名。天衛三緹坦妮雅的名稱來自《仲夏夜之夢》的緹坦妮雅,是小仙子們的皇后。
莎士比亞劇中角色的名稱读作/tɨˈtɑːnjə/,但是由于家喻戶曉的化學元素鈦,這顆衛星的名稱常常被读作/taɪˈteɪniə/。其與土衛六泰坦的形容詞同為Titanian,它也稱為天衛 III。
表面特徵
到目前為止,天衛三緹坦妮雅唯一清楚的一張相片是來自航海家2號太空船,是在1986年1月飛掠而過時拍攝的。當時這顆衛星是以南半球朝向太陽,因此觀測不到北半球。
雖然不清楚它內部的構造,有一種模型認為天衛三緹坦妮雅大致由50%的碎冰、30%的矽酸鹽岩石和20%和甲烷相關的有機化合物組成。表面主要的特徵是巨大的峽谷,像是地球上大峽谷的縮影,其規模與火星上的水手號峽谷,或是土星的衛星泰塞斯的伊薩卡峽谷一樣。
深谷
天衛三緹坦妮雅上的深谷,以莎士比亞作品中出現的地名命名。
名稱 | 坐標 | 長度(公里) | 名字來源 |
---|---|---|---|
貝爾蒙深谷 | 8.5°S 32.6°E | 238 | 貝爾蒙泰卡拉布羅,義大利城市,出現於威尼斯商人。 |
墨西拿深谷 | 33.3°S 335°E | 1,492 | 墨西拿,義大利城市,出現於無事生非。 |
撞击坑
天衛三緹坦妮雅上的撞击坑,以莎士比亚作品中出現的人物命名(注:以下中文人名均引自梁实秋译《莎士比亚全集》,2002年1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名稱 | 坐標 | 直徑(公里) | 名字來源 |
---|---|---|---|
阿德利爱娜撞击坑 | 20.1°S 3.9°E | 50 | 阿德利爱娜,《錯中錯》人物,小安提福勒斯的妻子。 |
波娜撞击坑 | 55.8°S 351.2°E | 51 | 波娜,《亨利六世(下)》中人物,法兰西王后之妹。 |
卡婆尼亚撞击坑 | 42.4°S 291.4°E | 100 | 卡婆尼亚·皮索尼斯,尤利烏斯·凱撒的妻子。 |
爱莉诺撞击坑 | 44.8°S 333.6°E | 74 | 阿基坦的爱莉诺,約翰王之母。 |
葛楚德撞击坑 | 15.8°S 287.1°E | 326 | 葛楚德,丹麥王后;為哈姆雷特之母,《哈姆雷特》中人物。 |
伊慕贞撞击坑 | 23.8°S 321.2°E | 28 | 伊慕贞,辛白林之女,《辛白林》中人物。 |
艾拉斯撞击坑 | 19.2°S 338.8°E | 33 | 艾拉斯,《安東尼與克丽奧佩托拉》中人物,克丽奧佩托拉的侍女。 |
杰西卡撞击坑 | 55.3°S 285.9°E | 64 | 杰西卡,夏洛克的女兒,《威尼斯商人》中人物。 |
喀萨琳撞击坑 | 51.2°S 331.9°E | 75 | 喀萨琳,《亨利八世》人物,亨利王之妻。 |
露赛特撞击坑 | 14.7°S 277.1°E | 58 | 露赛特,《維洛那二紳士》中人物,朱丽亚之女仆。 |
玛利娜撞击坑 | 15.5°S 316°E | 40 | 玛利娜,《泰爾親王佩利克爾斯》中人物,波里克利斯和载伊萨之女。 |
毛波萨撞击坑 | 11.9°S 302.2°E | 101 | 毛波萨,《冬天的故事》中人物,牧羊女。 |
芙赖尼亚撞击坑 | 24.3°S 309.2°E | 35 | 芙赖尼亚,《雅典的泰門》中人物,阿西拜地斯的情妇。 |
尔修拉撞击坑 | 12.4°S 45.2°E | 135 | 尔修拉,《無事生非》中人物,希罗的侍女。 |
瓦里利亚撞击坑 | 34.5°S 4.2°E | 59 | 瓦里利亚,《科利奧蘭納斯》中人物,维吉利亚之蜜闺。 |
掩星
天衛三緹坦妮雅在2001年9月8日掩蔽了一顆黯淡的星,這是測量它的直徑和星曆表,以及檢測是否存在著任何大氣層的好機會。數據顯示表面的壓力沒有超過0.03微帕,因此沒有大氣層,即使有也比冥王星和海衛一更稀薄 [12][13]。
參考資料
- 註釋
- 拼寫與土星衛星的形容詞形式土衛六相同,但發音可能不同。
-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other parameters.
- Surface area derived from the radius r : 4πr².
- Volume v derived from the radius r : 4πr3/3.
- Surface gravity derived from the mass m, the gravitational constant G and the radius r : Gm/r².
- Escape velocity derived from the mass m, the gravitational constant G and the radius r :
- 來源
- Herschel, W. S. .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1787, 77: 125–129. JSTOR 106717. doi:10.1098/rstl.1787.0016 .
- Lewis (2002) Anthony Burgess: A Biography, p. 387
- .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9-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3).
- Widemann, T.; Sicardy, B.; Dusser, R.; Martinez, C.; Beisker, W.; Bredner, E.; Dunham, D.; Maley, P.; Lellouch, E.; Arlot, J. -E.; Berthier, J.; Colas, F.; Hubbard, W. B.; Hill, R.; Lecacheux, J.; Lecampion, J. -F.; Pau, S.; Rapaport, M.; Roques, F.; Thuillot, W.; Hills, C. R.; Elliott, A. J.; Miles, R.; Platt, T.; Cremaschini, C.; Dubreuil, P.; Cavadore, C.; Demeautis, C.; Henriquet, P.; et al. (PDF). Icarus. February 2009, 199 (2): 458–476 [2022-06-09]. Bibcode:2009Icar..199..458W. doi:10.1016/j.icarus.2008.09.0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7-25).
- R. A. Jacobson (2014) 'The Orbits of the Uranian Satellites and Rings, the Gravity Field of the Uranian System, an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Pole of Uranus'.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148:5
- Smith, B. A.; Soderblom, L. A.; Beebe, A.; Bliss, D.; Boyce, J. M.; Brahic, A.; Briggs, G. A.; Brown, R. H.; Collins, S. A. . Science. 4 July 1986, 233 (4759): 43–64 [2022-06-09]. Bibcode:1986Sci...233...43S. PMID 17812889. S2CID 5895824. doi:10.1126/science.233.4759.4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3).
- Karkoschka, Erich. . Icarus. 2001, 151 (1): 51–68. Bibcode:2001Icar..151...51K. doi:10.1006/icar.2001.6596.
- Newton, Bill; Teece, Philip.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109. ISBN 978-0-521-44492-7.
- Herschel, "An Account of the Discovery of Two Satellites Revolving Round the Georgian Planet",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Vol. 77, pp. 125-129, 1787; and "On George's Planet and its satellite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Vol. 78, pp. 364-378, 1788.
- "On the Discovery of Four Additional Satellites of the Georgium Sidus; The Retrograde Motion of Its Old Satellites Announced; And the Cause of Their Disappearance at Certain Distances from the Planet Explained",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Vol. 88, pp. 47-79, 1798.
- . Astronomische Nachrichten. 1852-06-01, 34: 325 [2022-04-11]. ISSN 0004-63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 . Observatoire de Paris - PSL Centre de recherche en astronomie et astrophysique. [2022-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8).
- . [2022-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24).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天卫三 |
- . NASA. 1999 [June 22,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June 13, 2009).
- NASA archive of publicly released Titania imag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Sicardy, Bruno; Widemann, Thomas. . Paris Observatory. 2001 [June 22,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March 7, 2013).
- Widemann, Thomas. . Paris Observatory. 2009 [June 22,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June 4, 2011).
- Titania pa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including labell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map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of Titania) at Views of the Solar System
- Titania nomenclatu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from the USGS Planetary Nomenclature web si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