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

大阪日语: Ōsaka)是日本近畿地方关西地方地名都市

概要

大阪市区范围相当于令制国摄津国,是近畿经济、文化中心,古称大坂,是有古都、副都、水都的历史。

现在的「大阪」指位于近畿地方之包括的地方公共团体大阪府,以及其府厅所在地西日本最大都市大阪市,广义上可统称以大阪市为中心的京阪神(近畿地方、大阪都市圈阪神都市圈京阪神大都市圈近畿圈等)。

地名由来与变迁

「大坂」的地名原指大和川淀川(现在的大川)间横跨南北的上町台地北边,旧时属摄津国东成郡

此汉字地名最早记录见于1496年净土真宗中兴之祖莲如所书御文中的「摄州东成郡生玉乃庄内大坂」。莲如所称的大坂一带地名旧时写作浪速(难波、浪花、浪华,日语同音)等,莲如在现大阪城域创建大坂御坊(石山本愿寺),大坂御坊的势力范围称大坂成为定式。

大坂一说因有广大的斜坡而得名,不过莲如以前的大坂不念「 Ōsaka」,而念「 Osaka」,数据中也有写作「小坂」( Osaka)的用例,如正安三年(1301年)刊行的《宴曲抄》将该地作为熊野参诣的行路提及,有「九品津小坂郡户之王子」(),推定指大坂[1];《日本书纪》写作乌瑳个( Osaka[2]。因此广大的斜坡之说不够可信。

莲如以后,大坂念「 Ōzaka」。江户时代,商人传兵卫因海难漂流至俄罗斯帝国时,俄罗斯人听到并传播的是「 Uzaka」。

汉字当初一般写作「大坂」,不过「坂」字拆解开来是「反土」,会联想到死,江户时代改书「大阪」,明治时代成为定式[3]。一说「坂」改书「阪」是由于明治新政府认为「坂」是「士反」,即武士叛乱(士族叛乱),而厌恶「坂」字[4]

不过,昭和2年(1927年)再版发行的《大阪市史 卷1》称「大阪府厅所用官印可见大阪府印、大坂府印两种样式,坂阪二字的变更属偶然,并无很深的理由」[5]

参考文献

  1. 中村博司. . [2022-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3).
  2. 浅井建尔. . 日本实业出版. 1998. ISBN 4-534-02808-3.
  3. 大阪府立中央图书馆. (报告). 国立国会图书馆. 2011-05-24 [2017-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6).
  4. (PDF). (). 2014-09-01, (100): 3 [2017-01-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2-28).
  5. 大阪市役所 (编). 1. 大阪市役所. 1927-03-20: 2 [1913-12-2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