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片
大田片是闽语的一个方言片区,通行于三明市大田县,分為前路話(佔該縣60%)和後路話(佔該縣19.55%)兩大方言。[1]
大田片 | |
---|---|
母语国家和地区 | ![]() |
区域 |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 |
母语使用人数 | 约27.4万(1992年)[1][2] |
語系 | |
語言代碼 | |
ISO 639-3 | – |
ISO 639-6 | dtii |
![]() 大田片在閩南語通行區的分布 |
形成背景
據2014年郭必之,前路話母語者在古代最初講閩中語,後來改講閩東語,最後改講閩南語。[3]由此閩中語底層經過兩次轉用干擾(閩中→閩東→閩南),底層痕跡已無幾,只餘下一些重要詞語,例如「雞」和「豨」(豬);而閩東語的底層只經過一次轉用干擾,保留的音系痕跡較多。[3]由此,大田話雖然整體格局是閩南語,但保留了小量閩中語詞彙和明顯的閩東語音系成份,跟其他閩南語有較大差異。譜系而言,大田話與閩南語漳州話有不少音韻的共同創新,比起大田話和泉州話而言更親近。[3]後路話的闽中語特点比前路話明顯。[4]
《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年,2012年),大田片被列为闽南语的一个方言片区。[5]1998年《福建省志·方言志》將大田話稱为“闽方言过渡区”。[4]在ISO 639-6中,则被列为与闽南语地位相等的一个闽语分支。[6]
参考文献
- 大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 . 北京: 中华书局. 1996年11月 [2015-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5).(註:該方志的下限為1992年)
- 大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 . 北京: 中华书局. 1996年11月 [2015-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5).
- 郭必之. (PD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ese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IsCLL-14) (台北: 中央研究院). 2014年: 49-50 [2021-04-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6-11).
-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1998年3月 [2015-02-05]. ISBN 97878012227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5).
- 《中国语言地图集》
- . [2015-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8).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