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贡人

多贡人Dogon)是西非马利的一个古老民族,聚落多半坐落在尼日尔河畔受河水侵蚀的断崖边,西元1931年法国人类学家马塞尔·格里奥尔(Marcel Griaule)和Germaine Dieterlen[1]曾在多贡部落里进行了一段数十年的实地研究,也让世人得以了解这个神秘的民族。现今多贡人的部落已成为观光景点,而使得他们的社会有了些改变。

多贡人
多贡人分布于西非马利
总人口
约 40万-80万人
语言
多贡语
宗教信仰
主要为原始宗教以及少部分伊斯兰教基督教

民族分布、人口语言

多贡是一个居住在西非马利共和国中部高原地区的古老民族,位于尼日尔河南湾,靠近邦贾加拉,在莫普提地区。人口在40万到80万之间[2]

多贡经常被认为是单一语言的民族,其实至少有五种不同的方言组。最古老的方言是dyamsaytombo,前者最常用于传统的祷告和仪式的歌颂。多贡的语言内部有高度的多样化,许多种类不能相互理解与沟通,共有12种方言和50种次方言,非常的复杂。还有一种秘密仪式用的语言sigui sǫ(language of sigui),多贡人的宗教生活每60年要举行仪式,这个仪式称为sigui,仪式举行之前,青年男子都要度过3个月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在此期间用用这种秘密语言交谈,女人没有权利学习这个语言。

人们对于多贡语许多方言的分类尚有疑问,普遍接受的是,多贡语属于尼日尔尔-刚果语系,尽管证据薄弱。他们与曼德语族有关,而且与乌戈尔语支有关,目前多贡语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分支。

地理环境

多贡人沿着邦贾加拉悬崖创建村庄

多贡主要分布在邦贾加拉悬崖,位在马利的中部,由西南向东北纵贯着一条高达500公尺高的砂岩悬崖,长度近200公里长的峡谷。在悬崖的东南部,是一个沙漠平原,悬崖西北是邦贾加拉高地。沿峭壁散落着约700个村庄。他们沿着峭壁创建村庄,尖顶泥屋,层层叠叠。这些多贡人是700年前涌入西非的人群中被人遗忘的一支。岁月流逝,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古老神秘的文化,彼此交融,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和马利共和国其他的区域有着不同的风貌,几乎没有人为的道路,交通不便的原因使这里很少有人,也因此古老原始的文化得以保存。

历史与古老传说

多贡人没有自己的文本,所有知识与历史只能通过口授世代相传,历史上,由于多贡人民在一千年前集体拒绝转换为伊斯兰教,为了逃避伊斯兰化,于是在邦贾加拉地区成立了多贡村庄[3]。也因为这些历史压力,多贡面临了许多外在的威胁,导致他们将村庄创建在悬崖墙壁上的防守位置,多贡不是最早在邦贾加拉峭壁这里休养生息的人类。

天狼星

多贡人拥有令人惊讶的天文学知识,早在几千年前他们就发现了天狼星「系」。多贡人不只是知道天狼星,最让人惊讶的是,他们还知道天狼伴星(天狼星B)的存在。这颗白矮星用肉眼看不到,即便借助天文望远镜也难以发现,科学家对于多贡人在没有任何科学仪器的辅助下能够知道一颗「肉眼无法看见」的恒星存在,并运算出运行轨迹,简直不可思议。多贡人将天狼伴星叫做“朴托鲁”。在多贡的语言中,“朴”指细小的种子,“托鲁”指星,他们甚至知道天狼伴星在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50年,这与实际观测数据的误差只有14-47天。[4][1]

Nummo

多贡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中叫做Nommo的外星生物来自天狼星,从天而降,与多贡人的祖先有过接触,帮助多贡创建了他们的文明。多贡人一直坚信,他们的天文知识是由来自天狼星的神来到地球上传授给他们的,根据多贡人的描述,Nummo是两栖动物,经常与蛇,蜥蜴,变色龙,偶尔甚至与树懒(因为他们缓慢移动)相比。他们也被描述为能够在陆地上行走的鱼,当他们在陆地上,Nummo会直立他们的尾巴。Nummos的皮肤主要是绿色的,但像变色龙一样,他们有时会改变颜色。据说有时有彩虹的所有颜色。 [5]

社会、家庭与婚姻

多贡人没有统一管理的政治体制,而是聚居于村落,村民从事不同的产业也构成不同的社会阶级。多贡实行父系大家庭制,每个多贡社区,或大家庭,是由一名男性老人领导。这个首长是家庭当地分支祖先最古老的后代。根据NECE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数据库,在这个父系制度下,可以允许多达四个妻子的一夫多妻婚姻。然而,大多数男人只有一个妻子,一个男人有两个以上的妻子是很少见的。妻子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后才正式的加入丈夫家中。妇女在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前,可以及早离开丈夫,但是有了孩子后,离婚是一件罕见且严重的事情,需要全村的参与。在多贡,一个大家庭可以拥有一百多人,被称为吉纳(guinna)。

合贡(horgon)

这是一位合贡

多贡人在每一个较大的聚居区有一名宗教领袖,称为「合贡」(hogon),而全国则有一名最高合贡,是村里的精神领袖。他是从村里最大的家庭中选出来的。合贡所着衣衫及其举止,均象征着多贡人的创世神话,而多贡人则把他们的社会组织及文化,大都与创世神话联系起来。最高合贡当选后,他必须遵循六个月的准备期,在此期间,他不得刮胡子或洗脸,必须穿著白色的衣服,没有人可以碰他,会由一名尚未有过经期的处女每日来照顾他,帮他清理房子、准备饭菜,晚上那名处女才回家休息。等到准备期结束,他会穿戴红色的毯帽,并且拥有一个象征他的能力的神圣珍珠臂章,照顾他的处女会被他的一个妻子取代,而那位妻子晚上也回到家休息。该合贡必须在他的房子独自生活,多贡人相信神圣的蛇Lébé会在夜间来到他的房子,洁净他并且传授智能。

产业与生活

典型的多贡村庄
一名多贡族猎人。

多贡人的村庄是沿着峭壁创建的,峭壁是一个绝佳的防守位置。与其他西非民族一样,原始的多贡人过着农耕游牧的生活,而多贡人的住处分成两种区域,一种是自己住的地方,另外一种则是用来存放私人物品或是谷物、收获的简易建筑,类似粮仓,这些建筑被建造成四方形的,顶部则是用草芥扎的圆顶,非常特别。多贡人主要是种植耐旱且易生长的珍珠粟,其他常见的作物还有像是洋葱、高粱、大米、烟草、花生等一些蔬菜,他们也养羊、山羊和鸡。

多贡村庄有不同的建筑物:

男性粮仓珍珠粟和其他谷物的储藏场所,他有着尖尖的屋顶。这座建筑受到很好的保护,不受小鼠的伤害。填充的雄性粮仓的数量是吉纳(guinna)的大小和富有程度的指针。

女性粮仓:妇女存放的东西的地方,丈夫无法进入。它看起来就像一个男性粮仓,但对小鼠的保护较少。在这里,妇女保存她的个人物品,如衣服,珠宝,金钱和一些食物。一个女人若具有一定程度的经济独立性,与她商品相关的收入和获得会保存在她的个人粮仓中。例如她可以做棉花陶器。女性粮仓的数量显示了生活在吉纳的妇女人数。

Tógunà:一个专为男性建造的建筑。在干燥季节的炎热时段男性会在这里休息、讨论事务,并做出重要的决定。一个toguna的屋顶由8层小米秆制成,这是一座无法让人正常站直的低矮建筑,这有助于在讨论变得激烈时避免暴力。[6]

这是一个Toguna

经期时女生使用的房子:房子是在村外,它由妇女建造,等级低于其他村庄建筑物。经期来临时的妇女被认为是不洁净的,必须住在这里五天,他们只能使用这里的厨房设备,带着他们最小的孩子。这个房子是晚上的妇女聚集地。这个小屋也被认为有某种生殖象征意义,因为这些小屋可以很容易地被那些正在工作的男性看到,他们知道只有那些在经期没有怀孕的妇女才能住在那里。

信仰与习俗

多贡人玄学的思想体系要比绝大多数的其他非洲民族来得更为抽象,而在多贡信仰中的关键精神人物是Nummo / Nommo双胞胎。如同前面所提到的,他们被认为是来自天狼星的智能生物,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Nummo被认为是“水精灵”[7],它们出现在Dogon圣所女性的一侧[8],他们主要是象征太阳,这是在多贡信仰中女性符号的象征。在多贡语言里,太阳的名字与母亲和牛有相同的根音[9],他们代表红色,是女性符号的象征。

Sigui

多贡的男性主要与Sigui节相关联,这与地球上的死亡有关,每六十年举行一次,用来庆祝白矮星天狼星B,颜色白色是男性的象征,仪式要在天狼星出现于两座山峰之间时举行。而如同前面提到的"sigui sǫ",仪式用的秘密语言只有男性能够学习,是被用来讲述宇宙的创造,人生的故事,以及地球上死亡的到来,并在葬礼仪式中代表"哀悼结束"的仪式使用。[10]

割礼

描绘割礼的洞穴画

多贡人认为所有人类最终都必须变成单性生物,Nummo预见,双胞胎的起源与规则最终必然会消失,因此多贡人有着割礼的习俗,从人类中去除第二个性与灵魂。多贡人认为双重的灵魂是一种危险,一个男人应该是男性,一个女人就应该是女性[11],在多贡的想法中,男性和女性都是两性生殖的。将阴蒂被认为是男性,而包皮被认为是女性。(对于多贡人来说,人本来被赋予了双灵魂,包皮环切与阴蒂割除消除了多余的一个。[12]))包皮环切礼与阴蒂切除将使每个性别承担其适当的生物标识。

男孩在9至12岁会行割礼,这标志着他们的青年时期的结束,他们在铁匠进行包皮环切术,之后他们会在与其他村民分开的小屋里停留几天,直到伤口愈合。割礼是庆祝活动的一个原因,割礼完的男孩们会接受礼物。新受割礼的男子必须在手术后半个月左右裸体在部落中走动,以便他们在这年龄的成就可以被部落人民所欣赏。这种做法已经传承了许多代,甚至在冬天也这么做。

他们是几个在非洲实行包括割礼种族之一,男性和女性的割礼被认为是个人获得性别所必需的。割礼前,他们被视为“中性”。

丧礼面具舞会

在多贡的观念里,人死后并不会真正的死去,只是由这个世界转移到另外一个世界,最后还是会回来保护族人,也因此丧礼时并不会充斥着悲伤与负面情绪,在多贡传统的丧礼包括一个面具舞会,通过一系列舞蹈和仪式,将离去的灵魂带到了最后休息的地方。多贡人在丧礼的舞会中会穿戴许多面具,面具是固定在他们的牙齿上。每个多贡村庄可能会在丧礼仪式中使用不同的面具设计。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方式来运行仪式。这个舞会被称为哈利奇(Halic),会在人死后立即举行且持续一天。

宗教习俗

多贡社会有许多宗教习俗:

The Amma:崇拜最高造物主阿玛。庆祝活动每年一次,包括在阿玛圆锥形祭坛上提供煮熟的小米,着色为白色。所有其他的神都被阿玛掌管。

Sigui:这是多贡最重要的仪式,它每60年进行一次,可能会进行好几年,最后一件于1967年开始,1973年结束;下一个将于2027年开始。Sigui仪式象征着第一个祖先的死亡(不要与Lébé混淆),直到人类获得使用言语的时刻。Sigui是一个漫长的游行,开始和结束于Youga Dogorou村,并在几个月或几年内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所有男子戴面具并且跳舞。Sigui有一种秘密语言,Sigui So,女人不允许学习。多贡的秘密协会在仪式上发挥着内核作用。他们提前准备这些仪式,他们住在村外的三个月,没有人被允许看到他们。这个秘密协会里的人称为奥卢巴鲁(Olubaru)。村民害怕他们,这个恐惧是由于当Olubaru出现时,村民被禁止在晚上出门而逐渐衍生的。在Sigui仪式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也是最重要的面具是"大面具"或"面具之母",长达几米,用手拿着,不用掩饰脸。这个面具每60年重新建造一次。

Lébé:崇拜祖先Lébé Serou,在多贡神话中第一个[凡人]的人,变成了一个蛇。庆祝活动每年举行一次,持续三天。祭坛是一个尖角的圆锥形结构,霍根提供煮熟的小米,并在他的房子里运行一些仪式,而这里也同时是Lébé的家。最后一天,所有的村里的人都会来拜访祭坛,并在Lébé祭坛周围跳舞三次,霍根也会邀请大家协助喝小米啤酒。

Binou:特点是使用图腾,村民使用普通的图腾,图腾牧师使用较特别的图腾。一个在Binou祭坛上的图腾动物会被膜拜,例如水牛和豹等等,通常情况下,没有人会被自己的图腾动物伤害,即使是鳄鱼,因为它来自阿曼尼(那里有一个巨大的水池,里面有着不会咬人的鳄鱼)。但是,如果有人做了错误的事情,图腾动物可能会例外的伤害他人。崇拜者不能吃他的图腾动物,例如,一名以[水牛]为图腾的人不得吃水牛肉,但允许用水牛的皮做成皮革,甚至不得看到水牛死亡。如果这是不小心意外发生的,他必须在Binou坛上组织一次"净化牺牲"的仪式,提供煮熟的小米,山羊和鸡在Binou坛上成为贡品,这使祭坛染成白色和红色。Binou祭坛看起来像一个有门的小房子,当祭坛是为整个村庄的人建造时,他们会被建得更大,而一个村祭坛上也有“云钩”,用意是来祈求雨水。

鳄鱼图腾

双胞胎:多贡文化中,人类双胞胎的诞生会在Griule日中庆祝,因为它回忆了“神话般的过去,当所有的生命都以二进制存在,人与神在此时划上了平等的符号。根据Griaule,双胞胎妊娠的庆祝活动是扩及到非洲各地的文化[13],诞生双胞胎是吉祥的征兆,多贡的大家庭里有共同的仪式,在此期间,他们唤起他们所有的祖先回到起源-世界创造之时的古老双胞胎。

Mono:Mono的祭坛设立在每一个村庄的入口。未婚年轻人在每年一月或二月份一庆祝,他们在祭坛周围度过一夜,唱歌、欢声鼓舞、用火炬挥舞着。他们会狩猎老鼠并放在祭坛上成为贡品

文学与艺术

多贡雕像以人像为主

多贡人在艺术方面主要是雕像为主,多贡的艺术主要围绕着宗教价值观、理想和自由,多贡的雕像通常会被隐藏在家庭的房子里,或是一些神圣的场所,并不会在公众场合公开展现。这些雕像之所以要保密是由于作品背后的象征意义和制作过程。

多贡的木雕艺术,同多贡人一样,具有独特的个性,目前发现最古老的雕刻人像叫特勒姆,大约产生在200多年以前。被发现的多贡雕像主题包含举起的手臂、叠加胡子的人物、骑马者、有子女的妇女、有女性雕刻的凳子、图腾遮盖脸部的雕像、女性种植小米、女性头顶着罐子、驴子载着杯状物、音乐家、狗、弯曲着腰部的雕像、镜子里的影像、穿着围裙的人物雕像以及站立的雕像。我们能够在多贡人的艺术中明显看出其与其他文化的联系与起源,多贡人不是第一个居住在邦贾加拉悬崖的民族,来自Tellem艺术的影响在多贡艺术中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的直线设计。

多贡人的面具也是他们特别的文化之一,形式大胆而富有线条,人的造型与动物的形象结合在一起,通常用于祭典舞蹈活动,多贡还有一种多层面具,高达5米,多贡族面具种类多达80余种,每一种面具都有不同的寓意,牛头代表勤奋,羚羊提醒族人祖先的传统,水牛代表勇气与力量......等。最有名的面具是「卡纳加」,面具有三条横线,由上到下分别代表天、天地合一、地,头顶有祖先像,对这个图形的寓意有不同的解释。

多贡的天文信仰

从法国人类学家Marcel Griaule开始 ,几位学者声称,多贡传统宗教包含了关于太阳系外天体的细节,这些天体无法从肉眼观察中辨别出来。 这个想法已经纪录在新纪元运动古代太空人的文献中,作为外星人在遥远的过去访问马里的证据。 但也有其他作者争辩说,在20世纪早期从欧洲来的访客是这类知识一个更合理的来源,并且质疑Griaule是否准确地描述了多贡的神话。

Griaule在1931年,1935年,1937年和1938年每年进行几天至两个月实地参访多贡的任务[14],然后从1946年开始到1956年则每年一次参访多贡[15]。1969年末,Griaule与多贡的智能老人Ogotemmêli进行33天的深度访谈,这是Griaule和Dieterlen之后出版的书中很多内容的重要来源[16]。他们指出多贡相信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天狼星有两个伴星——pōtolo和ęmmęya tolo,分别是天狼星的第一和第二个同伴[17]。当恒星pōtolo最接近天狼星时会变亮,离天狼星最远时会发出闪烁的效果,以向观察者指出几颗恒星的所在,pōtolo的轨道周期需要50年[18],他们还声称多贡似乎知道土星的环和木星的卫星[19]

Griaule和Dieterlen对这个事情感到困惑,并在他们的分析中加入了这样的声明:「问题在于,要如何在没有任何仪器可供使用的情况下知道几乎看不见的恒星的运动和某些特性,而这个问题尚未解决,甚至没有合理的说法。」[20]

1976年,Robert KG Temple写了一本名为《The Sirius Mystery》的书,认为多贡的信仰揭示了仅仅由现代天文学发展所知宇宙学事实的精确知识,从Griaule和Dieterlen的叙述中,Sirius是一颗双星系统,其第二颗恒星小天狼星B是一颗白矮星,但肉眼完全不可见,并且需要50年时间才能完成其轨道。天狼星B的存在只有在1844年通过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进行的数学计算才被推断存在,Temple后来认为,多贡的信息如果追溯到古埃及的数据和神话,能够显示出一个外星传播的恒星知识[4],Griaule和Dieterlen都没有对多贡知识的来源做出如此大胆的主张。

最近,世人对Griaule和Dieterlein的研究的正确性提出了疑问[21][22]。在当代人类学1991年的一篇文章中,人类学家Walter Van Beek在研究多贡后得出的结论是:“尽管他们的确谈论了天狼星,但他们彼此之间对于是哪颗星星毫无共识,对于某些人来说,他应该是一个看不见的星星,当他升起时同时宣布sigu这个节日;另一个看法则是金星在不同的位置,表现得像天狼星。然而,所有人都同意他们从Griaule那里了解这颗恒星[23]

Griaule的女儿GenevièveCalame-Griaule在之后作出了回应,认为Van Beek没有通过正确的步骤获取知识,并表示Van Beek访问的多贡对象可能认为他是被政治和行政当局请来测试多贡的穆斯林的正统观念[24]。加利福尼亚大学的Andrew Apter给出了一个独立的评定[25]

1978年的社会舆论中,怀疑论者Ian Ridpath总结道:「在Griaule和Dieterlen造访之前,多贡有很多管道可以接受西方的知识」[26]。Noah Brosch在他的著作Sirius Matters中指出:多贡可能曾与Henri-Alexandre Deslandres领导的为期五周的探险队的天文学家接触,研究1893年4月16日的日食[27]

Robert Todd Carroll还指出,天狼星的知识的更可能来自地球上的资源,他们向部落提供信息让他们感兴趣[28]。然而James Oberg质疑这些怀疑的声音,并写道:「显然先进的天文学知识一定来自某处,但它是一个古老的遗产还是一个现代化的移植?尽管没有办法证明其传自古老,但从现代获取天文知识的证据是间接的。」[29]另外,James Clifford指出,Griaule访问的多贡老人最有资格谈论传统知识,并且完全不相信信奉基督教回教或与白人有过多接触的多贡人[30]

James Oberg指出了多贡信仰中包含的许多错误,包括「木星拥有的卫星数量」,「土星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也是唯一带有环的行星」。其他看似可证伪的主张,即关于在Sirius周围绕行的红矮星(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被推测),Temple提供了另一种说法:「我们在多贡的信息有一种预测机制,无论我们有什么先入为主,我们都有责任进行测试。举一个例子:『如果Sirius-C被发现是一颗红矮星,我会得出结论,多贡的信息已经得到充分验证。』」

这暗指多贡知道天狼星系统中的另一颗恒星Ęmmę丫,或者一颗比天狼星B大但是重量更轻,更暗淡的恒星。1995年,引力研究确实表明,一颗在在天狼星周围环绕的六年轨道周期棕色矮星(Sirius-C)可能存在[31]。最近一项使用先进红外成像技术的研究得出结论,天狼星三星存在的可能性现在很低,但不能排除,因为Sirius A 5 AU内的区域尚未被覆盖[32]

参考数据

语言

艺术

  • Ezra, Kate. .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88 [2017-06-26]. ISBN 087099507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7).
  • Laude, Jean. African Art of the Dogon: The Myths of the Cliff Dwellers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 1973).
  • Davis, Shawn R. “Dogon Funerals” in African Art; Summer 2002, Vol. 35 Issue 2.

其他

  • Beaudoin, Gerard: Les Dogon du Mali (1997) Ed. BDT Développement. ISBN 2-9511030-0-X
  • Bedaux, R. & J. D. van der Waals (eds.) (2003) Dogon: mythe en werkelijkheid in Mali [Dogon: myth and reality in Mali]. Leiden: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 Griaule, M.: Dieu d'eau. Entretiens avec Ogotemmêli. (1966) Ed Fayard. ISBN 2-213-59847-9 (the original French work of Griaule (that was published in 1948) on his discussions with Ogotemmêli)
  • Griaule, Marcel. . 1970 [1965]. ISBN 0-19-519821-2.
  • Griaule, Marcel; Dieterlen, Germaine. . Robert Temple (编). . London: Futura Books. 1976: 58–81. – a translation of Griaule, M.; Dieterlen, G. . Journal de la Société des Africainistes. 1950, XX (1): 273–294 [2017-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1).
  • Griaule, Marcel; Dieterlen, Germaine. . Le renard pâle 1. Paris: Institut d'Ethnologie Musée de l'homme. 1965.
  • Griaule, Marcel; Dieterlen, Germaine. . Translated by Stephen C. Infantino. Chino Valley, AZ: Continuum Foundation. 1986.
  • Morton, Robert (ed.) & Hollyman, Stephenie (photographs) & Walter E.A. van Beek (text) (2001) Dogon: Africa's people of the cliffs. New York: Abrams. ISBN 0-8109-4373-5
  • Sékou Ogobara Dolo: La mère des masques. Un Dogon raconte. (2002) Eds. Seui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ISBN 2-02-041133-4
  • Wanono, Nadine & Renaudeau, Michel (1996) Les Dogon (photographs by Michel Renaudeau; text by Nadine Wanono). Paris: Éditions du Chêne-Hachette. ISBN 2-85108-937-4
  • Eds. Petit Fut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Mali 2005–2006 ISBN 2-7469-1185-X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多贡人
维基导游上的相关旅行指南:Dogon Country

参考文献

  1. Griaule & Dieterlen (1965)
  2. . Necep.net. [2014-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8).
  3. Griaule & Dieterlen (1965), p. 17
  4. Robert K. G. Temple, The Sirius Mystery, 1975
  5. Shannon Dorey, The Master of Speech, Elemental Expressions Ltd., Elora, Canada, 2002, reprint 2013. p.13
  6. Anne Doquet, Sory Camara, Les masques dogon:ethnologie savante et ethnologie autochtone, Karthala editions, 1999 p.253
  7. Griaule (1970), p. 97
  8. Griaule (1970), p. 105
  9. Griaule & Dieterlen (1986), p. 508
  10. Griaule & Dieterlen (1986), pp. 33–34
  11. Griaule (1970), pp. 22–23
  12. Griaule (1970), p. 24
  13. Ciarcia, Gaetano "Dogons et Dogon. Retours au 'pays du reel'", L'Homme 157 (janvier/mars): 217–22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4. Imperato, Pascal James,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Mali Scarecrow Press, 1977 ISBN 978-0-8108-1005-1 p.53
  15. Imbo, Samuel Oluoch, An Introduction to African Philosophy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8 June 1998) ISBN 978-0-8476-8841-8 p.6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16. Griaule & Dieterlen (1965), pp. 468, 470, 514
  17. Griaule & Dieterlen (1976), pp. 64–65, 68
  18. M Griaule, G Dieterlen, The Dogon of the French Sudan (1948)
  19. Griaule & Dieterlen (1976), p. 59
  20. Bernard R. Ortiz de Montellano. . [2007-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5).
  21. Philip Coppens. . [2007-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3).
  22. van Beek, WAE; Bedaux; Blier; Bouju; Crawford; Douglas; Lane; Meillassoux. . Current Anthropology. 1991, 32 (2): 139–67. JSTOR 2743641. doi:10.1086/203932.
  23. Geneviève Calame-Griaule: "On the Dogon Restudied." Current Anthropology, Vol. 32, No. 5 (December 1991), pp. 575–577
  24. Andrew Apter, Cahiers d'Études africaines, XLV (1), 177, (2005), pp. 95–129. (PDF). [2018-06-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8-06-27).
  25. Ridpath, Ian (1978) "Investigating the Sirius Mystery" Skeptical Inquirer, vol.3, no.1, pp.56–62
  26. Brosch, Noah, , Springer: 66, 2008 [2011-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9)
  27. Carroll, RT. . John Wiley & Sons. 2003: 104. ISBN 0-471-27242-6.
  28. Oberg, J. . [200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2).
  29. James Clifford, 'Power and Dialogue in Ethnography:Marcel Griaule’s initiation,’ in George W. Stocking (ed.) Observers observed: essays on ethnographic fieldwork,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3 pp. 121–156, p.137
  30. Benest, D., & Duvent, J. L. (1995) "Is Sirius a triple sta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99: 621–628
  31. Bonnet-Bidaud, J. M.; Pantin, E. .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October 2008, 489: 651–655. Bibcode:2008A&A...489..651B. arXiv:0809.4871可免费查阅. doi:10.1051/0004-6361:2007893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