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木山漁港

外木山漁港,又名協和莊漁港[1]是一座位於基隆市中山區的第二類漁港,著名的外木山海上王爺文化祭即是在此舉辦。

外木山漁港
WaiMuShan Fishing Harbor
位置
国家与地区 中華民國臺灣
位置基隆市中山區
经纬度25°09′34.6″N 121°44′04″E
細節
啟用1968年
基隆區漁會
擁有者基隆市政府
類型第二類漁港
水域面積2.5公頃
泊區水深2.5公尺
數據
靠港船隻109艘

沿革

外木山漁港位於協和發電廠附近之礁石淺灘區,距基隆市中心約時五分鐘車程。外木山海岸長約5公里,一路至大武崙漁港,是基隆市最長的天然海岸,也是唯一的沙灘。[2]該海岸曾因外木山和大武崙兩漁港興建,突提效應導致沙灘流失,必須向新北市和大陸買沙來填補。[3][4]外木山舊名「木山澳(仔)」,據說最早並沒有灣澳地形,僅有海蝕平臺和一條海蝕溝。後因漁船停泊需求,遂以人工炸挖方式,開拓出船澳。惟天候不佳時,小船就要以絞繩拉上岸來,以免被風浪捲走。[5]

1968年間,基隆市政府決定投資興建,至1974年已具雛形。1975年由中央與市府配合編列預算增建泊地0.2公頃,至此外木山漁港泊地達0.6公頃左右。1982年基隆市政府在漁港左岸築堤填地以備將來漁業設施使用,並於1985年完成。1986年再由中央與地方共同編列預算6000萬元在新生地闢建泊地0.7公頃。1987年擴建工程完工後,由於本港兩側可資利用土地,已分別為臺電中油開發使用,且後側均為山丘,故已無擴建腹地之構想。[6] 1990年間,本港因漁船增加致原有曳船道不敷使用,基隆市政府為應當地業者需要,於新舊港區之間興建曳船道一處,以提供本港及鄰近港澳之漁船保養使用。[7]

2003年興建假日觀光漁市,以吸引遊客前往。[6][8]由於港口正對東北,常年季風帶來的波浪直襲港內,又因協和電廠進水口北堤導流作用造成波浪集中,以及電廠進水口強力抽取海水造成側向流速,導致漁船進出港倍受浪流夾擊而險象環生。基隆市政府為解決漁民困境,重新規劃港口及防波堤配置,並於2007年起增建外廓設施,至2012年完成175公尺防波堤之闢建。[7]2019年基隆市政府將原假日魚市規劃為「北臺灣海水觀光與銷售培育基地」,在2020年1月拆除改建。[9]

2021年8月日本小笠原群島海底火山爆發,12月大量浮石漂流至臺灣周圍,外木山漁港泊區也覆滿浮石,嚴重影響漁船作業。[10][11]

外木山漁港擁有泊地2.5公頃(內1.3公頃,外1.2公頃)、碼頭717公尺。港內有魚市場一處,惟僅供起卸之用,因無拍賣制度,漁獲均運往孝二路的崁仔頂魚市場拍賣。本港船隻以50噸以下為主,作業往返時間約7~8天,距離約300~400海浬,較小漁船於沿岸作業當日往返。本港漁船經營種類有延繩釣、 一支釣、拖曳釣、焚寄網,其中延繩釣一支釣拖曳釣屬常年性,焚寄網則多用於夏季。漁獲物以紅魽碼頭赤鯮嘉臘石狗公紅目鰱花枝鎖管黑喉雜魚等為主。[7][6]

王爺海上遶境

當地的協安宮主祀王爺(吳池蘇范李 五府千歲),是當地漁民的信仰中心。每年王爺生日(農曆6月18日),漁民們會自發性組成數10艘海上遶境船隊,載王爺出海遊江,以祈求國家風調雨順,庇佑漁民出海平安、漁獲豐收。[12][13]王爺由外木山漁港出發,由東往西經過北海岸各大漁港(八斗子深澳磺港龜吼大武崙),只要進入漁港前都會繞行3圈淨港,並接受當地漁船迎賓和添載儀式。近年基隆市政府與協產發處結合鎖管季和娛樂漁船吸引遊客,並由文化局爭取登錄無形文化資產。[14]

周邊

參考文獻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外木山漁港
  1. . 風傳媒. 2016-11-15.
  2. . 基隆區漁會.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3. . 我們的島. 公視.
  4. . 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 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2022-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5).
  5. . 國家文化記憶庫. 文化部.
  6. (PDF). 漁業署. [2022-05-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29).
  7. (PDF). 漁業署. [2022-05-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5-29).
  8. . 民眾日報. 2003-07-02.
  9. . 台灣採購公報網.
  10. 陳崇翰. . 民視新聞網. 2021-12-17 [2022-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4).
  11. 盧賢秀. . 自由時報. 2021-12-17 [2022-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4).
  12. . 自由時報. 2016-07-21 [2022-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4).
  13. . 自由時報. 2020-08-07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14. 陳彩玲. . 中國時報. 2020-11-29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15. 陳彩玲. . 中國時報. 2020-09-20 [2022-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