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德

《塔木德》希伯来文,,为教导或学习之意)是犹太教中地位仅次于《塔纳赫》的宗教文献。源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间,记录了犹太教的律法、条例和传统。其内容分三部分,分别是密西拿——口传律法、革马拉——口传律法注释、米德拉什——圣经注释。

由于《革马拉》分为以色列巴比伦两个版本,因此《塔木德》也分为《耶路撒冷塔木德》(或称《巴勒斯坦塔木德》)及《巴比伦塔木德》[1]

结构与功用

犹太教的拉比一向认为,犹太教的承传除了律法书以外,还有一本与之一同相传的口头传统习惯。塔木德就是这一本记载犹太人传统口耳相传的生活习惯的书。这本书可以分为二部份:密西拿,及革马拉。

塔木德内容大约有二十卷到五十卷之多,约一万两千多页,两百五十多万字。目前为止,已经被翻译成十二种文本。塔木德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份,分别是《密西拿》、《革马拉》、《米德拉什》,自公元二世纪中期以来,由一代一代的犹太人分别以口头或文书纪录记录下来的行为及道德规范等,被全数收入犹太法律总集《密西拿》中,后来经过犹太学者对其中问题的讨论以及经过时代的演变,又有犹太学者编着成了《革马拉》,其后,又进一步补充而成了《米德拉什》。 塔木德的内容讲述的包涵了人生各个阶段的行为规范,以及人们对人生价值观的养成,是犹太人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及智能的探索而淬炼出的结晶。

参见

参考文献

  1. 魏道思. . 圣经资源中心. 2006. ISBN 9789867077042.

外部链接

维基语录上的塔木德语录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