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邦

城邦城国城市国家都市国家英语:),是指城市范围同国家范围几乎完全相同的一种国家型态,而政府主权自治权也呈范围相同。现时的代表国家即为摩纳哥新加坡梵蒂冈。历史上的城邦通常是大文化圈的一部份,如中国周代城邦、古希腊城邦(如古雅典斯巴达)、迦南腓尼基城邦(如推罗西顿)、中部美洲玛雅城邦和阿兹特克城邦丝绸之路上的小国(如撒马尔罕布哈拉)、东非城邦(如基尔瓦马林迪)和意大利城邦(如佛罗伦萨共和国威尼斯共和国热那亚共和国)。欧洲历史上有两个重要的城邦时期—古希腊的城邦和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城邦,现时欧洲的文明都发源自这些时期。然而,这些文明的城邦通常只存活很短时间,因为它们的土地和实力都不足以抵抗周围的外敌。此外,这些小区域组织在松散的地理和文化个体中互存,成为大国创建稳固势力的障碍。故此,他们大多融入于更大的社会体系、以至民族国家[1]

新加坡是现代城邦和岛国

源起

城邦通常起源自众多分散的自治村镇,最早期的古典时代城邦通常来自于部落和村庄的演化,一些大大小小不相统属的村社随着人口和财富的增长而蜕变成为城镇,城镇繁荣的同时也带动周边相同文化民族的聚落发展,使得一个地区的城邦兴起。

中世纪以后的欧洲城邦则通常来自于从封建领主手中取得自治权的商业城市,城内的工匠、学者、商人、金融业者等专业人员往往组成行会,争取在公共事务上的权利和发言权,同时城镇也拥有市民成立的议会,影响或直接掌握着着城市的行政和立法等决策权。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城邦如果超过10万名自由成年男子,那就不是城邦[2]:10。人口少为城邦广泛自治制度奠定重要基础[2]:10。城邦制度是一种国家制度,城邦则是一个现代意义上之主权国家,因此,严格说来,城邦政治治理形式与自治政治还是存在着明显差别[2]:11。但是,如果把古希腊众多城邦看作是一个整体,那么这一个个城邦制度,显然是一种自治政治制度[2]:11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教授桑玉成认为,城邦是人类导师,通过城邦政治熏陶,自治政治作为人类最初与最终政治形式,得到实验、训练和发展[2]:11。城邦生活孕育一代代自治、自由、自立之公民,使民主观念和理论不断得到培育[2]:11

作为文明起源的城邦

现存城邦

目前世界上只有摩纳哥新加坡梵蒂冈符合城邦的传统定义。然而,新加坡仍然有一部份未都市化的领土,而梵蒂冈和摩纳哥的都市区只是周边城市──罗马毕索雷的延续。其他城邦则多数是主权国家的小型领地,如英国海外领土直布罗陀等。

城邦性质主权国家所在面积(km2)人口地图国旗地区旗帜
 梵蒂冈主权国--欧洲0.44842
 新加坡主权国--亚洲716.15,399,200
 香港特别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亚洲1,104.437,234,800(人口最多)
 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亚洲31.3631,000
 摩纳哥主权国--欧洲1.9535,000
 马尔他骑士团主权实体--欧洲0(租用马尔他宫23
 汉堡联邦州 德国欧洲7551,813,587
 休达自治市 西班牙非洲18.584,959
 自治市 西班牙非洲12.386,120
希腊 阿索斯山自治国 希腊欧洲335.632,262
 直布罗陀海外领地 英国欧洲6.829,752
印度 果阿邦 印度亚洲3,7021,457,723
 酋长国 阿联酋亚洲3,8851,229,330
 酋长国 阿联酋亚洲259269,492
 酋长国 阿联酋亚洲1,166118,933
 酋长国 阿联酋亚洲1,683191,753
 沙迦酋长国 阿联酋亚洲2,590656,941
 酋长国 阿联酋亚洲77759,098
 加沙地带自治区 以色列
 巴勒斯坦
亚洲74449,221

参考文献

  1. Sri Aurobindo, Ideal of Human Unity,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1970
  2. 桑玉成:《自治政治》,三联书店(香港),1994年3月,ISBN 9620411668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