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径

单车径是指专供单车使用的道路。在世界各地不同城市都设有单车径。单车径的目的主要是分隔单车和机动车辆,以及提高自行车通行的效率并纾解市区道路壅塞,有些单车径则为运动娱乐的作用而设。

北京市天安门前的自行车专用道
捷克罗兹托基的单车径
香港东涌的单车径
英国苏格兰高地A95公路旁的单车径

说明

  • 自行车道是按服务自行车类型与功能而分类。
  • 主要可分为游憩运输两种不同性质之自行车道。

历史

荷兰的自行车交通具备悠久历史,早在1890年,荷兰就建设世界第一条自行车专用道路,且为促进自行车发展,荷兰在19世纪末期成立世界上最早的自行车研究协会。1937年,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已建造世界上第一条自行车隧道。这条隧道建筑在约30公尺深的马斯河底,连接了鹿特丹的新、旧城。自行车道及自行车道路网在荷兰遍地都是,不但市区有自行车专用道,且在全国形成自行车专用道路网,占全国道路总长度30.6%,居世界第一。

分类

休憩性

  • 休憩性自行车道是以自行车之休闲与运动为目的。
  • 这类自行车道常以自行车专用道路设置,仅自行车能进入,其余机动车辆完全禁止进入。

运输性

  • 运输性自行车道按路权使用状况分为下列三种:
    1. 自行车专用道路(class 1 bikeway, bike path)
      • 自行车专用道路系指一条道路之路权,完全归属于自行车所有,而和机动车辆道路分离设置,行人须行走于人行道,避免行人与车辆(含自行车)争道而发生危险。
    2. 自行车专用车道(class 2 bikeway, bike lane)
      • 自行车专用车道通常设置于道路外侧,而设置于外侧之专用车道使用权完全归属于自行车,其他机动车辆禁止行驶该车道。另外也有设置于人行道之状况,其借由分隔岛分离行人与自行车。
    3. 自行车共用车道(class 3 bikeway, bike route)
      • 自行车共用车道为一般混合车流使用之车道,亦即该车道除供机动车辆使用外,亦提供给自行车使用。若是设置于人行道之状况,即是让行人与自行车混合使用。

设置基准

  • 自行车道之设置基准,实际是按自行车交通与汽车交通进行分类基准,此基准与汽(机)车交通量、汽(机)车运行速度与自行车交通量三者有关,而前两者又互有密切关系。

世界各地单车径

中国大陆

2008年唐山市新华道的自行车道,略宽于同向机动车道。现已分割为一条机动车道、一条路边停车带和一条自行车道。
珠海市一条单车径(广东绿道)

在1970-1980年代,由於单车普及,大多数道路旁边都设有专供单车使用的小道乃至独立于行车线的专门路线。但随着城市发展,骑单车的人越来越少,汽车却越来越多,不少新兴城市(例如深圳)都不再设有专供单车使用的道路。

在一些有较长历史的城市,例如广州,由于城市道路难以应付日渐增长的机动车辆,当政府要将单车专用道改作车道时也引来不少争议,认为政府应鼓励市民踏单车,以较少污染,而非增加汽车的流量。2010年广州亚运后,当局以“绿道”之名于市区小北路越秀路等部分路段设计将行人路与单车径合一,谓鼓励市民使用单车出行,实际成效不大。

台湾

台湾东丰自行车绿廊/后里铁马道 起点

台湾在1990年代以后开始设立较多单行径,一般全称「自行车专用道」,在2000年以后,骑乘自行车休闲的风气兴起而大量设立,例如在台北市除部分干道于人行道上开设自行车道外,在各主要河川河堤外的道路设置休闲用的自行车道。此外全台各地也都纷纷创建以观光休闲为主的自行车道,而这些自行车道也称作「铁马道」有一些是利用已停驶废线的铁路改建成的,。

香港

香港单车径主要分布于新界[1],原因是在规划新市镇时,已经连带兴建单车径设施,以减少市民使用汽车。当中以沙田新市镇的单车径网络最为完善,踏单车为香港人假日的消闲活动之一,亦孕育出黄金宝等世界冠军及大量世界级单车运动员。较早期发展的香港岛九龙荃湾新市镇,则没有太多的单车径设施,西九龙海滨长廊九龙半岛其中一处提供单车径设施的地方;香港岛则有数座设备单车径设施的大型公园。香港政府也建造了一条长60公里的单车径,该径在2020年建成,连接屯门马鞍山港铁屯马线)。[2][3]而在没单车径的地方,单车就跟其他汽车一起行驶。

澳门

澳门单车径主要分布于氹仔北至西一带到路环的联生工业邨附近,分别是氹仔海滨单车径和莲花单车径,现时该两条单车径正计划贯通连接,预计2021年完工并贯通。[4] [5]

氹仔海滨单车径由嘉乐庇大桥氹仔桥口作起点,经过氹仔海滨广场、西湾大桥氹仔桥底和氹仔海滨休憩区,在马会后面的堤岸住宅群对面作终点,未来更与莲花单车径贯通连接。

莲花单车径起点由澳门百老汇侧开始,该单车径道路同时命名为西堤马路,经过莲花大桥桥底、澳门大学河底隧道行人隧道氹仔出入口后,终点位于联生工业邨附近。

马来西亚

位于马来西亚槟城乔治市光大大厦附近的脚车道

自2008年槟城首席部长林冠英上任以来,槟城州政府积极推行骑自行车(当地称脚车)运动,目的是将将槟城州打造成「脚车州」,其中槟城州政府就在乔治市推行公共自行车「LinkBike」以鼓励使用自行车道[6][7]。槟城脚车道的种类则多为脚车专用道,惟造价比一般分割脚车道来的贵[8]。目前槟城州政府也正在槟岛建设一条全长39.9公里的沿海脚车道,预估耗费3060万令吉,以海峡岸广场为起点,穿越旧关仔角、古迹区到光大大厦转入敦林苍祐大道旁后,直驱皇后湾广场槟城二桥,2020年竣工[9]

首都吉隆坡周围的巴生谷地区也设有脚车道[10],其中谷中城至独立广场、莎亚南市中心、数处植物公园设有脚车道供民众骑乘[11]民众也可在特定时段将脚车带入轻快铁列车[12][13]

韩国

时任南韩总统李明博总统在2009年提倡国民以单车代步,以助减少废排,并认为可以在地铁内专设单车车厢。他还说:「为了能使单车在大城市里安全行驶,有必要分离人道和单车道、防止偷盗、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提供保险。」[14]

欧洲

西欧一些国家,如荷兰比利时的某些城市英国牛津等,为了减少空气污染,中心城区甚至只准许单车行驶。

外部参考

参考文献

  1. . [201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6).
  2. 罗诺贤. . 香港01. 2020-09-28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3) (中文(香港)).
  3. . 苹果新闻网.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 (中文(台湾)).
  4. . 澳门自然网. 市政署. [2021-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1).
  5. . 澳门自然网. 市政署. [2021-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1).
  6. . [2017-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4).
  7. . [2022-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8. . 2015-04-23 [2017-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9. . [2017-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7).
  10. . 2014-10-12 [2017-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11. . 2016-03-02 [2017-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9).
  12. . 2017-08-06 [2017-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13. . www.myrapid.com.my. [2017-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9).
  14.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