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方蕃

味方蕃[注 1]日语:)或称亲日蕃良蕃[1][2][3],是台湾日治时期对冲突中协助政府、警察或军方之原住民族群的称呼[1]。其主要任务包括侦查、搜索、作战、逮补、劝降、运输与临时建设[3]。与此相对,在冲突中反抗政府之原住民被称为反抗蕃、抗日蕃或凶蕃[3]。味方蕃并非专指特定族群或是部落的原住民,亦非常态性组织;同时,相同的部落在不同时空环境下,可能同时具有反抗蕃与味方蕃的身分[1][4]

味方蕃
汉语名称
汉语味方蕃
日语名称
汉字

历史

雾社事件中参与战事的味方蕃[3]

台湾清治时期在设有隘勇制度,并在屯垦区与原住民活动范围间设置隘勇线[5]。进入日治时期后,基本上延续清末的隘勇制度,并利用铁丝网、设置哨站等措施,加强防卫原住民的侵袭[6][7]。其中,驻扎在隘勇线之隘丁,便有与日本军警较为友好的原住民[8]。在1896年间,陆军中尉长野义虎总督府建议废除隘勇制度、由原住民组织保护部落的义勇队。尽管最终施行状况不明,这仍有可能是味方蕃的雏形[1]

台湾总督府于1910年开始进行五年理蕃计划。推进隘勇线、并以武力讨伐被称为「北蕃」的泰雅族赛德克族各部落[9],期间利用平埔族阿美族布农族之部落作为味方蕃,辅助军警镇压。至1914年太鲁阁战争爆发,总督府动员赛德克族部落参与战斗,并成功压制太鲁阁族势力[10][11]。其后于1915-1945年间政府与原住民的各个冲突中,大多有味方蕃参与。其中包括了萨拉矛事件雾社事件[1][3][4][12]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亦有于1942-1943年间动员原住民各族组成高砂义勇队至南洋作战。

参与事件

下表列出部分有味方蕃参与的冲突事件及其中味方蕃的组成:

名称 时间 味方蕃组成
新城事件 1896年 阿美族南势群[10][13][11][14]
姊妹原事件 1903年 平埔族布农族干卓万社[4][12][11]
威里事件 1906年 阿美族七脚川社[10][13][15][14]
七脚川事件 1908年 阿美族南势群薄薄社、饱干社、里漏社、尾子社、荳兰社[16][8]
太鲁阁战争 1914年 赛德克族太鲁阁群、道泽群[10]
萨拉茅事件 1920年 赛德克族雾社群、道泽群、太鲁阁群、白狗群、马勒巴群、万大群[4][12]
雾社事件 1930年 赛德克族道泽群、太鲁阁群、白狗群、万大群;雾社群之巴兰社、塔卡南社、 卡兹库社、西袍社[3][4][12]
第二次雾社事件 1931年 赛德克族道泽群[3][4][12]
太平洋战争 1942-1945年 高砂义勇队

身份

味方蕃成员在参与冲突时适用战地敕令,其身份视同军警;若建有战功,则适用台湾总督府颁令的官役人伕贷给予奖赏。[17]

参见

注释

  1. 「味方」即「御方」,指支持自己(日本)的一方。「蕃」则为台湾日治时期前期对于台湾原住民族的称呼。清治时期称之为「番」。

参考数据

  1. 林文德. . 台北: 国立政治大学. 2007: 83–85.
  2. 董建辉、周慧慧.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137): 74-78.
  3. 春山明哲; 台湾军司令部; 台湾军参谋部; 陆军大臣官房; 台湾军经理部; 川路祥代; 李姵蓉; 陈瑜霞; 黄幼欣. . 台南: 台湾历史博物馆. 2010. ISBN 9789860246520.
  4. Kumu, Tapas. . 台北: 翰芦. 2004. ISBN 9789867522085.
  5. 王世庆. . 台湾: 联经出版公司. 1994. ISBN 9789570812251.
  6. 柳书琴. . 台大文史哲学报. 2019, (92): 117-161.
  7. 郑安睎. (pdf).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6-25).
  8. 林素珍; 林春治; 陈耀芳. . 台湾: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5. ISBN 9789860031140.
  9. . 210.240.125.35. [2021-07-03].
  10. 徐如林; 杨南郡. . 台湾: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 2016. ISBN 9789860488401.
  11. . www.tipp.org.tw.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12. 下山一; 下山操子. . 台北: 远流出版. 2011. ISBN 9789573268109.
  13. 鸿义章. . 台湾: 原住民族委员会. 2016. ISBN 9789860506815.
  14. 潘继道. . 台湾文献季刊. 2010, 61 (1): 385-434.
  15. . culture.hccc.gov.tw. [202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3).
  16. 张素玢. . 台湾: 卫城出版. 2017. ISBN 9789869480222.
  17. 果子电影有限公司. . 台北: 远流出版. 2011. ISBN 957326852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