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功

吴德功1850年—1924年汝能立轩台湾彰化人,出身彰化县城总爷街[1][2][3]彰化银行的创办人之一[3],对于彰化地区的社会福利亦颇有贡献,曾主持过彰化育婴堂、忠义祠、节孝祠的筹建事宜[2],日后亦在彰化节孝祠的重修与迁建上出力[1]

吴德功
表记
汉字
白话字
台罗拼音
汉字
白话字
台罗拼音
表字
汉字
白话字
台罗拼音

着有《瑞桃斋诗稿》、《瑞桃斋文稿》、《戴案纪略》、《施案纪略》、《让台记》、《彰化节孝册》、《台湾游记》等书[1][2][3]

生平

他曾受从叔吴子超柯承晖陈肇兴蔡醒甫等人之教导[2],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补博士弟子员,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膺岁贡[3]。光绪十七年(1891年)时曾受聘为「台湾通志局」主修《彰化县志》[4],并已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完成采访册,但采访册在乙未战争期间散逸[3][2]

他曾在1895年时受台湾府知府孙传衮之邀,筹设「联甲局」,任台湾地方联甲局正管带参与抗日,失败后避乱隐居[2][3]。后来日方因其声望,聘请他出仕,最后于明治三十年(1897年)担任彰化办务署台中厅参事,隔年出任台中师范学校的教职,之后在台湾总督邀请下于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参加「扬文会」,两年后(1902年)获颁绅章[2][3]。此外他还曾担任过台湾旧惯调查会事务嘱托与总督府史料评定委员会评议委员[3]

文学活动

吴德功在光绪16年(1890)开始参加彰化地区的诗会活动,例如参加受业师蔡德辉所倡组的「荔谱吟社」,翌年(1891),蔡德辉过世,诗社活动就渐趋没落。[5]同年,吴德功受台湾县训导吴逢清之邀,参加联吟活动。参与者除了彰化县儒学教谕黄鉴亭、台湾县儒学教谕林世弼、台湾县训导吴逢清之外,还有彰化士绅周维垣、廖克稽、程郁亭、施子芹、蔡子庭、蔡寿石、蔡滋其,与福建来台的文人施文波。 [6]

大正4年(1915)彰化地方人士成立「同志青年会」,吴德功在会中教授汉文。该会是由彰化新一代的知识份子所组成,可说是一个推广汉文的补习班。 [7]

大正6年(1917)「崇文社」成立,吴德功和姪子吴上花,以及士绅杨吉臣等,皆参与筹备,并由吴德功担任社长。该会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保存汉文的命脉。「崇文社」于大正7年(1918)开始征文,吴德功担任第一至四期的文宗,负责品评名次。 [8]

大正8年(1919)「台湾文社」成立,吴德功也参与其中,并于1920年担任「台湾文社」的理事。 [9]

参考文献

  1. 林文龙. . 台北市: 常民文化. 1998-01: 233页. ISBN 957-8491-16-6.
  2. . 智能型全台诗数据库. [2020-12-07] (中文(台湾)).
  3. 郭启传. . 台湾记忆. [201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6) (中文(台湾)).
  4. 林9 - 40, 淑慧. . 台湾文学研究学报. 2007-04-01, (4): 9-40.
  5. 李知灏选注. . 台南: 国立台湾文学馆. 2013: 15–16.
  6. 李知灏选注. . 台南: 国立台湾文学馆. 2013: 15–16.
  7. 李知灏选注. . 台南: 国立台湾文学馆. 2013: 20.
  8. 李知灏选注. . 台南: 国立台湾文学馆. 2013: 21.
  9. 田, 启文. . 台北: 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2020: 88.

外部链接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

-{zh;zh-hans;zh-hant|

  1. 让台记
  2. 新竹坐火轮车往台北}-
-{zh;zh-hans;zh-hant|
  1. 让台记
  2. 新竹坐火轮车往台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