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斯二世
君士坦斯二世(630年11月7日—668年9月15日)绰号“大胡子”,东罗马皇帝(641-668年在位),在位期间東羅馬帝國的埃及和东部诸省落入阿拉伯人手中。
君士坦斯二世 | |
---|---|
羅馬人的皇帝 | |
带有君士坦斯二世头像的塞米钱币 | |
东罗马皇帝 | |
統治 | 641年 – 668年9月15日 |
前任 | 赫拉克洛纳斯 |
繼任 | 梅泽修斯 君士坦丁四世 |
出生 | 630年11月7日 |
逝世 | 668年9月15日 |
子嗣 | 君士坦丁四世 希拉克略 提比略 |
朝代 | 希拉克略王朝 |
父親 | 君士坦丁三世 |
母親 | Gregoria |
希拉克略王朝 |
---|
年表 |
演替 |
生平
君士坦斯二世是君士坦丁三世的儿子,赫拉克洛纳斯(希拉克略二世)被废黜后,年仅11岁的君士坦斯继承了皇位。在位初期受到元老院的保护和指导。继位后穆斯林阿拉伯人在两年内夺取了埃及,647年侵入亚美尼亚。655年的船桅之战,君士坦斯二世指挥东罗马帝国舰队在小亚细亚的Phoenix(今土耳其菲尼凯)与阿拉伯人进行海战,遭到惨败。由于在656年6月,哈里发奥斯曼·本·阿凡遇刺身亡,導致阿拉伯人内部发生内乱,君士坦丁堡才躲过一劫。659年君士坦斯二世同阿拉伯叙利亚的统治者穆阿威叶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658年,君士坦斯二世成功袭击了斯克拉文尼亚的斯拉夫人,并将俘虏安置于小亚细亚。
对内政策上,君士坦斯二世试图团结教会,避免国家因神学争论而分裂。648年,他签署法令,禁止争论基督的人性和神性。谴责该项法令和君士坦斯二世。653年,被逮捕并流放。655年,神学家忏悔者马克西姆同样接受了审判。[1]654年,他将长子君士坦丁加冕为共治皇帝,659年又为另外两个儿子希拉克略和提比略加冕为共治皇帝。660年,君士坦斯二世强迫其兄弟狄奥多西(Theodosius)成为教士,而后将其杀害。君士坦斯二世宣称他有叛上的大罪,实际是不能容忍他对皇位的威胁,因为按照当时的习俗,皇帝的兄弟拥有被任命为共治皇帝的权力。
然而这场同室操戈引起了君士坦丁堡臣民的极大不满。君士坦斯二世于663年离开首都前往帝国的西部地区。他经意大利北部到达罗马,最后在西西里的锡拉库萨定居。668年9月15日,他被内宫侍卫杀死在浴池里。[2]
参考资料
- Britannica.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12年11月13日查阅
- 乔治·奥斯特洛格尔斯基. (M) 1. 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6: 95. ISBN 7-225-02781-6.
延伸阅读
- Ostrogorsky, George. .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56.
- Meyendorff, John. . The Church in history 2. Crestwood, NY: St. Vladimir's Seminary Press. 1989 [2017-10-03]. ISBN 978-0-88-14105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Byzantiu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 Liber Pontificalis
- Paul the Deacon, Historia Langobardorum, Book V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君士坦斯二世 |
君士坦斯二世 出生于:630年11月7日逝世於:668年9月15日 | ||
---|---|---|
統治者頭銜 | ||
前任者: 赫拉克洛纳斯 |
拜占庭帝国皇帝 641年–668年 與君士坦丁四世同時在任 (654年–685年) 希拉克略 (659年–681年) 提比略 (659年–681年) |
繼任者: 君士坦丁四世 |
官衔 | ||
空缺 上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希拉克略與老希拉克略 |
東羅馬帝国执政官 642年 |
空缺 下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查士丁尼二世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