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 (LGBT)
同志是中文语境中对同性恋者的代称之一,广义上也可以指代LGBT(即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等性少数群体。「同志」一词的这一用法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香港兴起,并逐渐流传到了台湾和中国大陆等华语地区。时至今日,「同志」是这些地区的性少数人士用于自称和互相指代的主流称谓之一[1][2]。相较于「同性恋」等称谓,「同志」被认为是更为正向、性别中立和去性化的词汇,因而获得很多性少数人士的青睐[2][3][4]。它也被用来彰显LGBT群体内的团结、情谊和包容[1][3]。
起源与使用
「同志」一词指代同性恋的含义起源于同性恋者圈子内,香港影评人林迈克是第一个这样使用该词的人。他解释称,这一用法是以「同」字代表「同性恋」,并取「同志」一词原有的「共同志向」之义。[5]
这个称谓的兴起是缘于香港剧作家林奕华。1989年,林奕华在香港创办了一个以同性恋为主题的,并将其中文名定为「香港同志影展」(电影节的英文名为「」,直译为「香港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电影节」),取「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含义[3][5];1992年,他在参与台湾金马国际影展时,又将「」译为「新同志电影」[4][6][7]。「同志」的用法因而在香港和台湾先后流行开来,并最终流传到中国大陆[8]。
中华民国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中收录了「同志」指代LGBT人群的词义[9]。台湾和香港的政府都曾在官方场合下使用「同志」指代LGBT人群[10][11]。一些中国大陆的民间组织和机构也以「同志」冠名[12]。英文传媒在提及「同志」一词时通常按汉语拼音将其转写为「」[3]。
对原有含义的影响
在近现代用法中,「同志」原指「革命同志」,被革命党党员在互相称呼时使用[8]。在台湾,这一本来含义一直以来都只在政治场合使用,时至今日也常见政党党员以此互称[13][14]。而在中国大陆,自中国共产党建政后,这个革命词语一度成为全体国民使用的通用称呼[3][8]。「同志」作为同性恋称谓的用法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时,正值其原本用法在中国大陆渐趋衰落,「同志」逐渐成为了中共党内较高级别党员的专用称呼,也被用作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官方称呼[3][8][15]。随着该词的同性恋含义开始为人所知,很多人不再将「同志」用作日常生活中的通用称谓,以避免由于歧义而引发误解和尴尬[3][16][17]。2010年,北京公交集团发布的司乘人员「文明用语规范」中,「同志」一词仅在用于称呼年长乘客时保留,不再对年轻乘客使用[18][19]。中国大陆的年轻人对「同志」的新生用法相对而言更为熟悉,而部分年纪较长的人士则并不清楚该词的这一含义[3][2]。
2012年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虽然收入了大量网络词汇,「同志」的词条却没有收录该词指代LGBT群体的含义。参与词典修订的语言学家江蓝生称,之所以没有将该含义收入词典,是因为编委会「不想提倡这些东西,不想聚焦这些东西」。[20]这引发了中国大陆一些人权活动者的批评[21]。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教授丁学良认为,词典编委会的这一决定说明中国官方不愿意为这个重要的党内政治称谓添加与同性恋有关的含义[15]。
2016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上下级平等、要求党员之间一律互称「同志」[22]。一些同性恋者和评论人士对这一决定提出了质疑和嘲讽,认为随着「同志」一词本义的式微与新含义的流行,这样的改变与时代背景格格不入[8][12][23]。
参见
参考数据
- Van de Werff, Ties. . Dubel, Ireen; Hielkema, André (编). . HIVOS. 2008: 172-180 [2018-05-04]. ISBN 978-907043505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8) (英语).
- Cooper, Marta. . Quartz. 2016-11-17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0) (英语).
- Qin, Amy. . The New York Times. 2016-11-16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3) (英语).
- Leung, Helen Hok-Sze. . UBC Press. 2009-01-21: 3 [2018-05-04]. ISBN 978-0774814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4) (英语).
- 甄晓菲. . 南方周末. 2007-12-18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6) (中文(中国大陆)).
- 陈韦臻. . 新活水. 2017-10-28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中文(台湾)).
- 纪大伟. (PDF). 台湾文学学报 . 2015-06-30, 26: 75-112 [2018-05-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5-04) (中文(台湾)).
- Hornby, Lucy. . Financial Times. 2016-11-14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8) (英语).
- . 中华民国教育部.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3) (中文(台湾)).
【同志】释义③:泛称非异性恋者,包括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等,多指同性恋者而言。
- (PDF). 台北市政府卫生局.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1-09) (中文(台湾)).
-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4) (中文(香港)).
- . 香港01 . 2016-11-23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中文(香港)).
- 路向南. . 旺报 . 2016-10-28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4) (中文(台湾)).
- 杨彼得. . 东网. 2016-11-25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4) (中文(香港)).
- . BBC中文网. 2012-07-18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4) (中文(繁体)).
- 高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07-04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4) (中文(繁体)).
- 姬娜. . 三秦都市报. 2013-10-22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4) (中文(中国大陆)).
- 陈琳. . 北京晨报 . 2010-06-01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4) (中文(中国大陆)).
- . Reuters. 2010-05-31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4) (英语).
- . 大公报. 2012-07-16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4) (中文(香港)).
- Marsh, Viv. . BBC. 2012-07-21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9) (英语).
- . 新华社. 2016-11-02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7) (中文(中国大陆)).
- . The Economist. 2016-11-17 [2018-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1)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