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 (天體位置)
在天文測量學中,兩個太陽系天體的合(英語:)就是指從特定位置(通常是地球)觀察到它們具有相同的赤經或黃經。[2] 合日是採用黃經合作為定義,但其他類型的合以及衝都是採用赤經合作為定義。[3][4] 由於黃道與赤道之間有傾角,所以黃經合與赤經合的位置與時間都不一樣,但差異不會太大。
合是具有週期性而且可以預測的;通常在星曆表中可以查到各天體之間合的日期和經度。
對於太陽系內比較遙遠的行星,從前準確計算它們的地心視經度比較困難,所以天文學家會用行星的日心幾何經度(heliocentric geometric longitude)加上光行差的修正值。所以並非簡單的將兩個天體的日心幾何經度相同。
合在天文學上的符號是☌,在Unicode編碼為U+260C 。
與最小角距的差異
最小角距[5][6]()與「合」類似,但兩者其實是不同的概念。最小角距是兩顆天體最接近的時刻,換句話說,是它們的角距離最小的時刻。接近黃道面的天體,「合」的時間點通常會很靠近「最小角距」的時間點;在大多數情況下,最小角距與赤經合(或黃經合)的差距不到一天,但極端情況下,兩種相差可以長達十六日[7] 。
合日
若某個太陽系天體與太陽的視黃經相同,則稱為「某星合日」。此時有以下現象:
- 該天體的距角在9度範圍以內;
- 太陽、地球和該天體三者在黃道面成一直線。
- 該天體與太陽同方向,與太陽同時升落,故該天體整夜都不可見。
對衝
如果兩個天體同時發生赤經合和赤緯合,則兩者和地球會完全連成一直線,這種情況在英文稱為syzygy,在中文稱為對衝。[註 1]此時,兩個天體在視線上重疊,較近的天體會遮蔽較遠的天體,根據不同情況,這種掩蔽現象也有不同的稱呼。
行星合月、行星合行星、行星合恆星
某星與月球同赤經,則稱為「某星合月」;若A星與B星同赤經,則稱為A星合B星,例如「火星合土星」;B星也可以是恆星,例如「土星合角宿一」。[2]
有時也會發生三星合的事件,但它只有可能是黃經合或赤經合其中之一。
註釋
- 目前維基百科裡英語:對應的條目是朔望。然而在中文裡,通常只有在討論日、地、月的相對運動時,才會用「朔望」來描述。所以比較適當的對譯應該是「對衝」。
參考資料
- (PDF) (中文(香港)).
- .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2022 [2023-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5).
- Nautical Almanac Offices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 1961.
- Karttunen, Hannu; Kröger, Pekka; Oja, Heikki; Poutanen, Markku; Donner, Karl Johan. Sixth Edition. Springer. 2017 [1987]. ISBN 978-3-662-53044-3. doi:10.1007/978-3-662-53045-0.
- . [2008-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17).
- . [201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3).
- Astronomical Tables of the Sun, Moon, and Planets by Jean Meeus Published by Willmann-Bell, Inc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