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中国南宋大臣、词人。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今属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宋宁宗、宋理宗两朝奸相史弥远的父亲。

《史家祖宗画像及传记、题跋》之史浩像,明人绘,现藏于宁波市鄞州区档案馆
生平
崇宁五年(1106年)出生,绍兴十五年(1145年)登进士第,任国子博士、参知政事。曾是宋孝宗的东宫教师。官至太师,封魏国公。绍熙五年(1194年)卒,谥“文惠”,后追封为越王,改谥“忠定”。
父史师仲英年早逝,史浩少年家贫,显贵后成立「乡曲义田」,乾道四年 (1168年)知绍兴府,「始捐己帑,置良田,岁取其赢,给助乡里贤士大夫之后贫无以丧葬嫁遣者,附以学而以义名之」[1]。乡人绘史浩、沈焕及汪大猷三人画像于庄所[2]。第三子史弥远(生母为史浩的继室周氏),侄孙史嵩之均为南宋大臣,有“一门三丞相,四世二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之谓。
注释
- 沈作宾,《嘉泰会稽志》(宋元方志丛刊本)卷一三,页18下-19上。
- 《宝庆四明志》卷一一,页22上。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