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黑熊

台湾黑熊学名布农语赛夏语泰雅语德路固语邹语卡那卡那富语排湾语),俗称:狗熊月熊。是台湾特有亚洲黑熊亚种(台湾唯一性的原生熊类[1]),胸前的V字体白色条纹(太鲁阁语称做 rabang)是亚洲黑熊共有的特征。台湾黑熊现存族群数量约为200-600只[2],出没于台湾中央山脉海拔1,000公尺-3,500公尺的山区,活动范围可达560平方公里。早在1932年日本探险家堀川安市所着的《台湾哺乳类动物图说》中,因土地开发导致栖息地丧失,台湾黑熊的数量正在下降中。在1989年依照中华民国《野生动物保育法》,台湾黑熊被列为濒危。2001年台湾黑熊被选为台湾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动物,现今不少台湾公司、企业、政府机关,都选用台湾黑熊作为吉祥物,是著名的台湾意象之一。

台湾黑熊
化石时期:更新世中期至今,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熊科 Ursidae
属: 熊属 Ursus
种:
黑熊 U. thibetanus
亚种:
台湾黑熊 U. t. subsp. formosanus
三名法
Ursus thibetanus subsp. formosanus
Swinhoe, 1864
异名

Selenarctos thibetanus formosanus

生物特征

台湾黑熊胸颈之际的V字形白毛

台湾黑熊很强壮,体长约120-180公分,肩宽60-70公分,可达250(最重600)公斤。牠的头呈圆形、颈部短、眼睛小、嘴部很长。牠的头约26-35公分长,头围约40-60公分。耳长8-12公分,牠的吻部形状像狗,因此许多人习惯称呼牠为「狗熊」。牙齿具42颗(上、下颔各6颗门齿、2颗犬齿、8颗前臼齿,以及上4颗和下6颗的臼齿。后臼齿呈平滑略凹凸状,适削磨粗砺植物与果实)。牠的尾巴短,通常不到10公分。前、后脚掌均具5趾。每年冬季(12月左右)为繁殖期。怀孕期约6个月,每胎产约1-3个宝宝。三岁左右性成熟。母熊前胸具有乳头三对。身体覆盖着粗且浓密而具有光泽的黑毛,在部的毛可以超过10公分长。牠的部末端是白色的,「在胸口有黄色或白色毛呈V字体」、或是弦月的形状,因此英文中也有月熊(Moon Bear)的称呼。


习性

树上幼熊

属于森林型动物,除交配期或抚育小熊期间外,通常独居。白天在树洞或岩洞内休息,是全世界唯一有筑巢特性的熊类,黄昏或夜晚时外出觅食。活动范围大(约500平方公里,主要依据食物分布广度与丰富程度),较偏好栖习海拔1,500公尺(1,000公尺)[3]至2,500公尺之间针叶林、阔叶林及针阔叶的山区(但是出没记录其最高为海拔3,700公尺、最低则为300公尺。依研究数据,日治时期之报导显示,有目击其于海拔100公尺处生活纪录)[4],习惯于四处游走(是增加植物种子散播距离的最佳散播者)。休息区域有时为树洞、石壁下、岩洞里,有时会上树折枝或于草区折草为窝(熊窝深约30公分,外径约80至150公分)[5],擅涉水、爬树,孔武有力,在受伤、受逼迫或保护幼熊时攻击性强,速度快(时速30至40公里)。无冬季冬眠习性,但可能会移至较低海拔区域觅食。

杂食性,台湾黑熊是聪明的机会主义觅食者,其觅食策略乃依食物养分含量、消化率影响及食物的丰富度为考量。考量长期的营养和能量需求而言,黑熊通常会选择混和进食,以避免身体缺乏钙、蛋白质等其他必要养分。在各种环境中,超过80%的食物来自于植物,是为其短期内更有效地获得最大能量。

性成熟:约3至4岁(雄性较雌性晚一年成熟)。发情期:每年6至8月份。雌体怀孕期:约6至7个月(受精卵较常有延迟着床现象)。野外雌体常在12月至隔年2月间生产(一次生产1至3只幼体),哺乳期:约6个月期。幼体离巢,会继续跟随雌体四处游移(熟悉环境、学习求生技能),直到再隔年雌体重新发情才远离 。雌体育幼期间不发情(形成一隔年生产模式)。

植物性食物种类

黑熊找食的植物通常种类及部位繁多,包括植物的根、茎、叶与果实。对于食物的接受度相当广泛。

  • 咬人猫(全株布有细毛会分泌蚁酸的植物):茎、叶。
  • 樟科果实:香楠、台湾肉桂和各种木姜子。
  • 其他果实:悬钩子、山苹果、吕宋荚蒾、山樱花、山柿等。为动物在夏、秋两季的食物提供(地处低、中海拔山区)。
  • 其他果实(壳斗科坚果):青刚栎、鬼栎、森氏栎、狭叶栎、锥果栎、台湾胡桃等。因富含高脂肪与能量,可帮助动物在秋、冬二季中,能快速累积脂肪、抵御低温。

动物性食物种类

当植物性食物短缺时,会增加捕食动物的机会(捕猎孱弱个体或捡拾尸体腐肉),黑熊会猎捕台湾野猪、山羌等,但主要以小型动物、昆虫为主,台湾黑熊极度喜爱蜂蜜、蜂蛹、蜂蜡、蚁蛹(此为提供动物性蛋白质与必要之胺基酸养分的重要来源),亦有侵入养蜂场偷食蜂蜜的纪录。

  • 有蹄类:山羌、水鹿、野猪、台湾长鬃山羊
  • 昆虫:蜜蜂、甲虫、蚁蛹。
  • 水中生物:鱼类、螃蟹、虾。

与人的关系

台湾黑熊生性谨慎(远远听到声响即远避),不主动攻击人类。若意外碰上,最好是面对着对方,静静、慢慢地退离相遇现场。切莫急速转身且惊慌大叫及狂奔逃离,这样可能会促发黑熊追逐本能与加速攻击意愿。

残余栖地、道路开发

原范围已受限之栖地区域,却因道路开发的影响,活动范围更加地破碎、分割,亦无适居的可能,也侵害了繁衍不易的黑熊族群。

盗猎

玉山国家公园纪录:1980年时期,盗猎而亡-约有22%(为觊觎其肉体具疗效之故),1990年时期,盗猎而亡-飙至59%。

2022年5月6日凌晨5时,因失去卫星接收信号的公台湾黑熊(原编号「711」,4月12日以新编号「568」重新野放),历经数日搜索,保育团体后于9日发现其遗骸,经检侦后,确认人为酿祸侦结[6]

纪录片

生态纪录片:台湾节目《MIT台湾志》导演兼制作人麦觉明历时11年执导的纪录片《黑熊来了》,于2019年12月13日发布全台上映,至2020年1月12日止,全台票房已突破新台币1,000万元关口[7][8][9]

保护状态

从1997到2000年共有15只玉山国家公园的台湾黑熊被装上无线电项圈,目击黑熊的事件非常多,有证据证明尚有300只台湾黑熊存在。从1979年开始台湾黑熊就正式被列入保护动物,所以请大家不要补捉台湾黑熊。但盗猎可能没有因此禁绝,对台湾黑熊的危害依然存在。当年捕捉到的15只黑熊中,由于盗猎陷阱有8只丧失了脚趾或是脚掌。

从1999年至2007年间,台湾黑熊依中华民国《文化资产保存法》列入濒危动物或珍贵稀有动物,之后在农委会公告的《保育类野生动物名录》中属于「濒临绝种野生动物 」[10]。在国际上,亚洲黑熊属《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I,禁止国际间对这个物种任何产品与任何形式的交易[11]、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IUCN红色名录》易危物种[12]

族群移动方式与分布调查

屏东科大黑熊研究团队自2008年起,就陆续将野外之黑熊,以捕捉方式进行形质测量与DNA建档、用戴颈圈方式,侦测其族群移动方式与分布,倘若发现受伤黑熊,还能及时救治处理[13][14][15]

现存数量估算:

数据累计自2009年至2014年间:

  1. DNA分析(个体鉴别-玉山国家公园范围):139只。
  2. 捕捉系放(大雪山区域):8只。
  3. 以捉放法方式去估算现存数:约200只左右(600只-研究者表示应是高估的状态)。

中途照养、人为照护及野放山林

中途收容:

当急需暂时性的人类照护(降低人为接触、不让人与食物印象产生链接,临野放前须作"趋避训练")、并静待评估下一步处理与方向(例:野放或圈养)。处理方式:规划一独立空间(野场),利远离圈养个体,避免嗅觉、视觉之可及因素,以降低彼此干扰因素。

野放(优先考量):

野放地点考量:1.远离人群。2.食物充足。3.评估预野放区域,其熊个体数量、密度多寡,野放后对当地族群基因之影响。当确定适合地点后,再决定后续运输模式,4.野放后之追踪时效(历四季监测较理想且完整)。

圈养(最终选择):

永久性收容(地点为低海拔试验站,适用无法再回返野外生存之个体,施以与野放、中途照护相反模式处理)。

易产生之缺点(倘若环境与空间处理不当,则易出现动物刻板行为模式,严重时将自残[16][17])。为避免出现动物刻板行为,除提高黑熊们生活环境丰富化。在2017年,特生中心亦针对每只黑熊个体特性,进行个别化动物行为的训练,以提升身心健康[18]

实际案例:
中途收容:

2022年4月12日,早年编号为「711」之公台湾黑熊,改以新编号「568」再度重新野放(预计野放至海拔1,380公尺之原始阔叶林)。

野放:

2019年4月30日,「南安小熊(Buni)」(2018年7月走失)历经各方团队协助,最终野放花莲县卓溪乡山林中。同年6月29日(野放小熊后的第二个月),于一处山岩大崩壁芒草基部干燥处,发现野放小熊自动脱落的卫星信号追踪颈圈,追踪团队观察周遭生活环境,预判野放效果成功。

2020年5月17日,台东林管处于中央山脉深处,野放一只年前(2019年7月27日)与母熊走散的小母熊(广源小熊-Mulas),其历经了约十个月的野放训练后,才达到野放标准[19][20]。2021年6月,台东林管处运用卫星发送卸除颈圈指令信号,解除Mulas颈上追踪颈圈[21]

圈养:

台北动物园(计有10只左右)、六福村、屏科大、寿山动物园与特生中心各自均有圈养黑熊(大都以教育展示为主),南投特生中心则位处山林内,目前育有7只来自各方收容的黑熊[22]

创建基因数据库

台湾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系朱有田教授,利用屏东科技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黄美秀研究团队所提供(多年搜集)的台湾野外黑熊排遗,创建起台湾第一座野外黑熊基因数据库。利用排遗里的DNA,创建台湾黑熊族谱关系与亲子鉴定,自2009年至2019年止,已创建157只野外黑熊基因遗传样本。此举可避免台湾黑熊因近亲繁殖,导致族群数量逐年缩减(易引发隐藏性基因缺陷及疾病)[23]

未来计划(细胞拷贝再生计划),当必要时,可取出液态氮(零下196度C)低温冷冻之活细胞,以细胞拷贝再生技术,拷贝出台湾黑熊。

目击事件

  • 2014年花莲大分山区,麦觉明摄影团队与屏东科大(台湾黑熊保育)研究团队目击一只年轻(体重破百)的公熊「号称:熊吉拉」,运用技巧,将补熊陷阱里的蜂蜜全部吃光(却未触动陷阱)。
  • 2017年12月下旬,在利嘉林道用红外线数字摄影机拍到。[27]
  • 2018年7月10日,花莲南安瀑布,台湾纪录史上第一头与母亲失散的小熊(取名为「南安小熊-Buni」,耳标编号:191),暱称名为「妹ㄚ」,原预想让其母熊回原失散处将其带回,但因媒体披露,促民众齐集围观拍摄事件。在小熊历经肺炎、肠胃炎、贫血,被动保团体以紧急安置救助处理。2019年4月30日,健康长大的小熊,经各方团队协助,最终野放至花莲县卓溪乡的山林中[28]。2019年6月29日(野放小熊后的第二个月),于一处山岩大崩壁芒草基部干燥处,发现野放小熊自动脱落的卫星信号追踪颈圈,追踪团队观察周遭生活环境,预判野放效果成功。2019年8月30日,于发现颈圈处后增设的自动相机,拍到其身影与其他黑熊,山羌、水鹿、猕猴等影像[29]
  • 2019年3月2日,阿里山森林铁路铁道目睹拍下台湾黑熊下山觅食之视频。
  • 2019年7月27,台东县海端乡广原村村民王万有发现一小熊(取名为广原小熊-Mulas),经紧急通报林管处与黑熊保育协会,暂以隔离保护,试诱母熊来领回小熊[30]。同年7月27日晚间,转移安置小熊铁笼至原发现处的僻静树林内,盼其母熊可自行领回。但至隔天(7月28日)上午,依旧未见母熊踪影。照护团队讨论后决议,暂由照护人员喂食,但依旧以原地野放为限(第一阶段暂定10天)[31][32]。同年8月7日,由于试着原地放养的小熊,其母熊一直未现行踪。经讨论后决议,移转至林管处辖属场域继续喂养至约一岁年纪后,再行以适时适地野放处理[33]。同年8月28日,小熊体重于喂养一个月后,已由当初发现时的3.9公斤增长至目前的7.43公斤[34]。同年8月6日,经台北市立动物园的基因鉴定之下,小熊性别为母熊[35]
  • 2019年9月27日,台东县海端乡利稻村出现一只小公熊,闯入鸡舍偷食鸡饲料。被诱捕后,交由台东林管处紧急安置,并移至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低海拔试验站照养与训练,取名《利稻小熊》,经过 3 个月照养后,体重由原来 16 公斤,长到 37.5 公斤重,经过 2 次的健康检查,显示小熊健康状况良好[36]。,但在2020年1月2日发现利稻小熊已意外逃出笼舍,诱捕数日未果,研判应该已经回到大雪山山区。[37]
  • 2020年3月17日,花莲县卓溪乡当地黑熊巡守队于南安友善田区发现1只4岁且已具泌乳现象的母黑熊,发现时已死亡多时,死亡原因待查,初步排除人为所致(无耳标,四肢完整),熊尸已转送淡水家畜卫生试验所剖检,以利查明相关死因[38][39]。4月9日公布剖检结果,其生前因不明原因自峭壁、高处坠落重伤,尔后又再遭其他动物啃咬致死[40]
  • 2020年4月,台东锦屏林道母熊,前掌双双中陷阱,在救伤、收容2个月后,才野放回山林。
  • 2020年10月1日,东势林管处已确认编号「711」之公台湾黑熊,又再一次误触农家原预计用来抓山猪的套索陷阱而溅血,此为其第二或第三次误中陷阱。同日下午,黑熊在特生中心兽医团队的救援下,顺利脱困并送往特生中心照护。这只黑熊的活动范围,经特生中心历时22个月人造卫星的追踪,其涵盖了台中和平区和苗栗泰安乡及台8线以北的范围(含大雪山森林游乐区、雪霸国家公园,还有雪山坑溪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41]
  • 2021年1月23日,事隔3个多月,编号「711」之公台湾黑熊,第四次误入陷阱,导致发现时,左前掌已有套索勒痕及表皮挫伤。转运特生中心低海拔试验站进行安置处理[42]
  • 2022年5月9日,原编号「711」之公台湾黑熊,于4月12日以新编号「568」[43]再度野放(位居海拔1,380公尺之原始阔叶林)。6日凌晨5时,因失去卫星接收信号,7日即启动搜索行动,9日发现遗骸(距南投仁爱乡武界产业道路近100公尺处)。发现其有掩埋现象,尸体虽完整,但发报器失踪,初步外观查看头、胸部有明显外伤,责任单位林务局将遗体转农委会家畜卫生试验所进行解剖相验死因真相及报请警政署保七总队进行刑事侦办处理[44][45][46]。经解剖发现,头骨局部碎裂,身上亦发现弹孔,确认人为酿祸。南投检警于后查获田姓、马姓俩人涉有重嫌,检方侦讯后依「违反野生动物保育法」及「毁损」罪嫌移送,同年5月20日,被裁定以3万元交保[47]

吉祥物

台湾黑熊是台湾特有的黑熊亚种,所以有些机构以台湾黑熊为蓝本设计吉祥物

  • 熊赞,2017年台北世大运及台北市吉祥物「Bravo」
  • 高雄熊,高雄市吉祥物「Hero」
  • 喔熊,台湾观光局吉祥物「OhBear」
  • 黑啤,台湾吧旗下动画角色「BEERU」
  • 威熊,威航吉祥物「V air」
  • 台铁便当餐旅熊,台铁吉祥物「铁鲁、汉娜将」
  • 宁夏熊,宁夏夜市吉祥物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台湾黑熊/杂食/动物信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寿山动物园
  2. 何宜. . 台湾动物新闻网. 2014-03-13 [2019-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2).
  3. 地理分布/生态保育/台湾黑熊科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玉山国家公园
  4. 牠比猫熊还珍贵!台湾黑熊全台仅剩数百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鲁皓平 远见杂志 2019-06-11
  5. . [2020-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6. 人为恶意! 黑熊「711」解剖出炉 头骨碎裂、身有弹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东森新闻 2022-05-20
  7. 黑熊来了全台票房破千万 有望挺进贺岁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洪健伦 中央社 2020-01-13
  8. 专访《黑熊来了》导演麦觉明,追熊11年只因「这值得让更多人看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林侑青/大麦影像传播工作室 美丽佳人 2019-12-29
  9. 耗时11年追熊迹 黑熊来了纪录片花莲首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张祈 中央社 2019-12-13
  10. (报告). 行政院农委会林务局: 7. 2019 [2019-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6).
  11. (PDF) (报告). 联合国环境署. 2017 [2019-03-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1-03) (英语).
  12. Garshelis, D. & Steinmetz, R.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报告). 2016: e.T22824A114252336 [2019-03-17]. doi:10.2305/IUCN.UK.2016-3.RLTS.T22824A45034242.e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英语).
  13. 11年全记录 盼唤醒生态保育 单元3|麦觉明的台湾黑熊梦|华视新闻杂志 EP2216|2020.04.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华视新闻 2020-04-01
  14. 不畏挑战的寻熊路(麦觉明) 一步一脚印 201912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TVBS 2019-12-02
  15. 【完整版】熊熊危机!族人:没有熊的森林,人也会寂寞...20191216【麦觉明、黄修德、朱有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大云食堂 大爱电视 2019-12-16
  16. 低海拔试验站的黑熊动物训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2018-09-12
  17. 低海拔试验站的黑熊圈养环境丰富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2018-09-12
  18. 「一群努力要让黑熊快乐的人」4只台湾圈养黑熊与照养员的故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廖静蕙 商周周刊 2021-11-18
  19. 台湾首例! 小黑熊Mulas成功野放满周年【发现科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台视新闻 2021-11-03
  20. 广原小熊经10个月照养、野训 顺利「毕业」野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东森新闻 2020-05-17
  21. 家门口遇见黑熊 711多次侵扰百年仅见 野放与否的重要决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环境信息中心 2021-09-20
  22. 黑熊被圈养10几年发疯了 笼内来回踱步1分钟6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苹果日报 2018-09-12
  23. 黑熊排遗 记录DN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热线追踪/台湾电视 2019-05-18
  24. 陈信仁、陈信升. . 自由时报. 2009-05-26 [2013-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0).
  25. . 自由时报. 2011-07-12 [2011-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1).
  26. 王秀亭、曾鸿儒. . 自由时报. 2011-07-12 [2011-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1).
  27. . [2018-01-12 09:4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28. 南安小熊报平安以及感谢(黄美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台湾黑熊保育协会 2019-05-03
  29. 拍到了!南安小熊惊喜现身有熊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陈玺安 台湾动物新闻网 2019-11-09
  30. 台东广原村迷途小黑熊,初步紧急安置后视情况就地野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林务局台东林区管理处 2019-07-27
  31. 台东广原小熊活力佳,已启动原地野放前置工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林务局台东林区管理处 2019-07-28
  32. 台东广原小熊野外移笼第一晚,熊妈妈未出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林务局台东林区管理处 2019-07-28
  33. 等呒妈妈!台东广原小熊进入照养野放进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林务局台东林区管理处 2019-08-07
  34. 台东「广原小熊」照养满月已头好壮壮,实施牠熊生第一次完整的健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林务局台东林区管理处 2019-08-07
  35. 广原小熊性别鉴定揭晓是个可爱的女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林务局台东林区管理处 2019-09-06
  36. 利稻黑熊今健检 朝野放目标努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林务局台东林区管理处 2019-10-05
  37. 利稻小熊脱逃9日 研判已进入大雪山山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芋传媒 2020-01-10
  38. 花莲南安发现台湾黑熊尸体 死因不排除人为因素【更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李先凤 中央社 2020-03-17
  39. 台湾黑熊陈尸花莲 下腹有大伤口!「不排除他杀」将解剖鉴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王兆麟 宠物云/东森 2020-03-17
  40. 高处坠落再遭啃食! 台湾黑熊惨死报告出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苹果日报 2020-04-09
  41. (新闻稿). 中央社(郭芷瑄). 2020-10-01 [2021-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0) (中文(台湾)).
  42. (新闻稿). 自由时报(欧素美). 2021-01-24 [2021-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0) (中文(台湾)).
  43. 黑熊711(568)健检&野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林务局与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动物急救站 2022-05-09
  44. 编号711台湾黑熊失联5天今确认遇害遭埋 遗体送验启动侦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吴姿贤 联合报 2022-05-10
  45. 憾!黑熊「711」失联3天寻获遗体 遭掩埋且有外伤、保警介入侦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苹果新闻 2022-05-10
  46. 为台湾黑熊711哀悼 屏科大黑熊妈妈直言:这明显是人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林和生 中国时报 2022-05-10
  47. 凶手落网!台湾黑熊711遭枪杀埋尸 2猎人3万交保...查获猎枪铅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高堂尧 东森新闻 2022-05-20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台湾黑熊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