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兴庙

南兴庙,旧称三兴庙,是位于台湾宜兰县宜兰市新民里、南馆市场楼顶的注生娘娘庙。

南兴庙
基本
位置 台湾宜兰县宜兰市新民里光复路125号5楼之1
主神注生娘娘
创建时间咸丰年间
地图

沿革

南兴庙兴建于咸丰年间[1]。庙址原位在今宜兰水利会旁巷弄内,后来清末时与今位于土地银行的观音庙、宜兰公园的土地公庙合并,称为「三兴庙」[2]

1930年,因为道路拓宽,才移到南兴街8号,并改名为现名[2]。当时就座落在老的南馆市场边[3],近中山路与台湾银行宜兰分行[4]。1979年,由于宜兰市都市计划,该庙迁移到南馆市场顶楼[2]。建于市场靠南面的四楼顶上,可搭乘电梯上去[3]

祭祀

在1988年记者吴敏显报导时,台湾以注生娘娘为主神的只有嘉义县新港乡南坛水月庵高雄县桥头乡的桥头注生宫、和屏东县竹田乡的永福堂。1976年正逢龙年,这一年台湾的人口出生率高达千分之廿五点九三,宜兰县人口出生率高达千分之廿五点一,南兴庙当年也香火茂盛,许多如愿弄璋弄瓦的男女会带麻油鸡酒、米糕等回到庙里拜拜叩谢。[5]

庙方从2000年代末开始起举办每年2次的祈子仪式[1]。供品包含意味着有好结果的两颗苹果、代表照亮光明的一对蜡烛、注生娘娘金、装有花生、莲子、栗子、红枣、龙眼等果实、象征五子登科的的袋子、婴儿鞋等等,另外还得准备一束百合花(求男生用白色花朵、求女生则用粉红色花朵),依序完成过火、 向注生娘娘恭呈疏文等进程[6]

庙中所祭祀的土地公是从摆厘请来,据说是因该地出过进士杨士芳,所以该神像戴官帽[7]

古物

庙内有光绪十年(1884年)由官员彭达孙所敬献、写有「真实不虚」的匾额,为他感谢主祀开漳圣王的宜兰三清宫开出的药方治愈了妻子,但为何在南兴庙则原因不明。供奉注生娘娘的石香炉则刻有光绪十年的字样。[7]

祭祀噶玛兰厅城的南门土地公神像,至于东门土地公在宜兰新民堂,西门土地公则可能在宜兰文昌庙[8]

图集

参考

  1. 王燕华. . 《联合报》. 2012-04-16 (中文(台湾)).
  2. 简惠茹. . 《自由时报》. 2017-10-03 [2018-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中文(台湾)).
  3. 林瑾. . 《联合报》. 1980-09-16 (中文(台湾)).
  4. . 《联合报》. 1954-04-11 (中文(台湾)).
  5. 吴敏显. . 《联合报》. 1988-02-09 (中文(台湾)).
  6. 胡健森. . 《自由时报》. 2012-04-16 [2018-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7) (中文(台湾)).
  7. 简惠茹. . 《自由时报》. 2017-10-02 [2018-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中文(台湾)).
  8. 林敬伦. . 《自由时报》. 2017-10-02 [2019-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3) (中文(台湾)).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南兴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