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天后宮
歷史
南沙天后宮始建於明朝,前身是天妃廟,清朝乾隆年間復修後定名為元君古廟,膜拜天后娘娘。在1940年代日本侵華時曾遭破壞。1995年由香港著名實業家霍英東捐款重建天后宮,在1996年农历3月23日(天后诞辰)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庆典。
建築
整個天后宮可分為天后宮廣場和宮殿建築群兩個部份。
天后宮廣場
廣大的天后宮廣場佔地1.5公頃,廣場中央屹立了一尊面向汪洋大海的天后像,以保佑出海捕魚的漁民順風順水。這座石雕天后像高14.5米,由365塊精雕細琢的花崗石組成,象徵天后娘娘一年365日都保佑着國家和人民。
宮殿建築群
在天后宮廣場的後方,清式建築對稱布局、高低錯落地依山而建。廣場後方正是建築群的正門牌坊,穿過牌坊到達山門,即是天后宮的正門,室內供奉的是「千里眼」和「順風耳」兩尊神像。
繼續拾級而上,山門的兩側有鐘樓和鼓樓,鐘鼓樓內的鐘鼓都會按時敲擊。在山門的上方為獻殿,殿內供奉「蹈海天后」,四海龍王則持玉圭在兩旁站立。再上方的正殿是整個天后宮的中心,有木雕神龕,供奉3.8米高、香梓木雕、貼金的天后像。正殿中除了天后像外,還首創以歷史人物作陪神,別具一格。寢殿則在正殿之內,相傳是象徵天后娘娘起居之所,在這個寢殿中特別安置了一台織布機,以表示傳說中天后娘娘曾在15歲時,於一次織布途中從海上救父脫險。另外,寢殿中還擺放牀、梳妝臺及鏡子。
整個建築群最高點是位於最後方的南嶺塔。塔高45米,採樓閣式建築,共8層(塔的層數有別於一般塔的單數層數,是因為民問傳說中的不成文規定:男神仙代碼為單數,女神仙如天后娘娘則使用雙數,而8是一位數雙數中最高的數目,故建8層塔;另外,在這個天后宮內,無論是階梯、瓦楞還是對聯的單聯,即上聯或下聯,都會用上雙數)。在南嶺塔可遠眺整個南沙天后宮範圍。當年建塔的原因,大致上有四個:
- 建塔可在視覺上平衡西側較高的大角山主峰。
- 高塔可起「左青龍」的風水效果。
- 作為天后宮,屹立高處的南嶺塔可起導航的作用。
- 令遊人可以居高臨下,和成為該建築群中其中一個標誌性的建築。
图库
- 南沙天后宮正殿。
- 天后宫后山的宝塔。
- 天后宫的山门。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