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卉》,香港歌手罗文于1981年1月推出的音乐专辑。

罗文录音室专辑
发行日期1981年1月
格式黑胶唱片卡式带激光唱片
唱片公司百代唱片
黄启光、朱穗萍
罗文专辑年表
盼望的爱情
(1980年)

(1981年)
仲夏夜
(1981年)

背景

罗文想香港乐坛拥有跟台湾名曲《梅花》一样题材的歌曲[1],并邀请钟肇峰赵文海林振强黄沾等人制作一张全原创并以花卉为主题的专辑。标题「卉」则是邵氏电影演员井莉的建议。

反响、特色和评价

专辑获得香港IFPI认证的白金唱片[2]

乐评人黄夏柏认为《卉》除了概念专辑还是贺年专辑,不「锣鼓喧嚣」,不走中式小调路线,而利用中西乐团营造「喜气」[3]。新明日报专栏作者西西评道:「很传统,甚至比黄梅调还传统」,「像一幅幅裱在客厅的工笔花卉国画」[4]

新明日报专栏作者华尔佳认为歌词形象化、贴题,但曲子相对不突出,「不易琅琅上口」;编曲下过功夫,但有几首「衬托方面的作用不大」[5]

林夕认为《卉》表现了几位词人的风格差异,如黄沾「一味反复解说牡丹的风流,但有不少典型但无力的粤语词句」;郑国江用词「纯静自然」但「过份稳贴」;林振强造意甚佳,且富于想像力[6]。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常宗豪批评林振强〈桂花〉中的「像平凡白米」比拟不伦、「恰似卿娇俏面,清爽如笑」语意混乱,而且是跟后面「又全无俗气」相矛盾的滥调[7]


网上音乐杂志SPILL指《卉》是当时香港流行乐坛罕见重视统一的专辑[8]。文化评论人朱耀伟则认为《卉》是香港粤语概念专辑的滥觞和里程碑,其时鲜见咏物歌词,整张专辑以咏物为主题属「大胆创新」[9]。1989年,乐评人黄志华挑选心目中的八十年代中文经典唱片,此专辑入选其中[10][11]

歌手林忆莲早年的监制许愿表示《卉》是其专辑《野花》其中一个概念启蒙[12]。《野花》的主填词人周礼茂则对《卉》的歌词赞赏有加,认为整张专辑「如同一本诗集」[13]

红棉

此曲的流行成绩突出,入选该年度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的「十大中文金曲」之一[14],黄夏柏形容是专辑唯一流行的歌曲[3]。 钟肇峰曾为陈百强创作电台广播剧《柳荫记》主题曲《飞越彩虹》,并受罗文邀请再写一首相似的歌[15]。此曲以降E大调写成,4/4节拍慢板[16],编曲突出气势宏大的管弦乐[8]
词人郑国江形容乐曲「东方色彩很浓」和「略带戏曲味」[15],填词的灵感则缘自于小学国文老师一次对红棉的描述;决定写此花的原因是其特质跟曲调的阳刚气息很匹配,罗文亦能发挥演绎武侠剧歌曲的特长[17]。他便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红棉英雄的特质,A段是人们歌颂红棉,B段则是红棉的心声[18]。歌曲原打算收录于1980年的《亲情》,罗文临时起意将之归入此概念专辑[17]
罗文现场演绎此曲时,常身穿钉珠长袍并挥动折扇[19][20]

派台歌曲903专业推介中文歌曲龙虎榜新城电台劲爆本地榜劲歌金榜参考数据
红棉1[21]

美术

封面上的「卉」字由昔日提携罗文的张彻导演所书,这也是井莉的建议[3],内页里罗文身穿书生长袍,手持一根香烟。随碟亦附送印有封底的扑克牌[22]

曲目

全碟制作人:黄启光、朱穗萍 
A面
曲序曲目作曲编曲时长
1.黄沾钟肇峰钟肇峰3:46
2.牡丹黄沾黄沾奥金宝2:48
3.水仙(与罗文为电影《小煞星》所唱的《水仙》是同名异曲)樊小桥王福龄奥金宝2:57
4.山茶詹惠风沈其昌奥金宝2:49
5.桂花林振强赵文海赵文海3:16
6.昙花黄沾黄沾奥金宝3:34
7.菟丝郑国江鲍比达鲍比达3:36
B面
曲序曲目作曲编曲时长
1.红棉郑国江钟肇峰钟肇峰4:17
2.含笑郑国江赵文海赵文海2:58
3.海棠郑国江钟肇峰钟肇峰3:56
4.紫薇郑国江鲍比达鲍比达3:41
5.紫荆林振强钟肇峰钟肇峰2:46
6.杜鹃林振强钟肇峰钟肇峰3:32

参考数据

  1. 韦烈. . 南洋商报 (1981-03-28). [2020-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2).
  2. . 国际唱片业协会(香港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5).
  3. 黄夏柏. . 香港: 非凡出版. 2017: 138–145. ISBN 9789888463138.
  4. 西西. . 新明日报 (1981-08-08).
  5. 华尔佳. . 新明日报 (1981-03-11).
  6. Lin, Xi, 1961-; 林夕, 1961-. Chu ban. Xianggang. [2020-09-29]. ISBN 9789888481613. OCLC 10489280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4).
  7. 常宗豪. . 唱片骑师周报. 1981-09.
  8. . SPILL. 2018-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3).
  9. Zhu, Yaowei, 1965-; 朱耀伟, 1965-. Zeng ding ban. Xianggang. : 252 [2020-09-29]. ISBN 978-962-04-4504-0. OCLC 111267507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10. 黄志华. . Music Bus「音乐通信」(163期) (香港). 1989-12-01.
  11. 黄志华. . Music Bus「音乐通信」(164期) (香港). 1989-12-15.
  12. 许愿. . sandyandme.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5).
  13. Huang, Zhihua; 黄志华, Weishi; 朱耀伟.; 梁伟诗. Chu ban. Xianggang: Hui zhi chu ban you xian gong si. 2010. ISBN 978-988-19063-5-9. OCLC 668059457.
  14. . RTHK. [2020-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0).
  15. 郑国江. . 唱片骑师周报 (1981-03-13).
  16. 郑国江. . 香港理工大学. 198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17. Zheng, Guojiang.; 郑国江. Xianggang di er ban. Xianggang. [2020-09-29]. ISBN 9789620436345. OCLC 8936624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3).
  18. Tao, Siu Tip,; 涂小蝶. Chu ban. Xianggang. : 101-105. ISBN 9789888420285. OCLC 986948925.
  19. 亦舒. . 南洋商报 (1982-11-30).
  20. 周洛仑. . 联合早报 (1984-02-17).
  21. 黄志炜. : 附录附件(一). 1991 [2020-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3) (中文).
  22. 朱耀伟、黄志华. . 香港艺术发展局. 2021-09 [2022-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0).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