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

(英语:,亦称列车组系指由若干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和不带动力的车辆(拖车)组成的,在正常使用寿命周期内始终以固定编组运行,不能随意更改编组的一组列车。动车组按动力类型分为柴联车电联车,按动力配置分为动力集中式动力分布式[1]与传统挂载列车不同,动车组不要求铁路车站配备机务整备设施

JR西日本的N700系新干线电动列车N1编组通过东海道新干线的米原站
在中国大陆,现今大多数运营的动车组均是动力分布式列车,如和谐号CRH380A型电力动车组
按照“动车组”的定义,一般的普速通勤用车型也可以算作动车组
德国ICE-TD摆式列车动力分布式

一般共通特征

动车组一般由一至多节动车和零至多节拖车组成,自行承载运营载荷编组内自带运营动力具有特定编组方式

比较
传统推拉式列车 推拉式联车 动力分散型动车组
控制系统 铁路机车内部集成 整车集成
动力系统 机车内部集成
全车低度集成或不集成
动力输出机车不载客
全车集成,不超过2节机车输出
动力输出机车不载客
全车集成,多节动力车输出
动力输出车厢载客
制动系统 铁路机车内部集成
各车厢手工紧急制动阀
全车集成
动力输出 全力输出

正常输出

双机车版

单机车版
比利时版

随意
车站机务整备设施 偶需 不需要
加减挂车厢与机车 机务随时 普通联车不可变更
可变编组动车组厂内完成
举例
推拉式自强号列车

NDJ3型推拉式联车

仅两节动力车的CJ6型动力分布式联车

自行承载运营载荷

  • 动车组自身即有足够的能力搭载其设计中的全部乘客、货物或为完成特殊目的所需要的特定设备,完成客运、货运或线路状况检测等正常的预期任务,而无须通过拖带、夹带或顶推其他车辆来实现搭载。

编组自带运营动力

  • 正常情况下,在设计的使用环境内,动车组编组内即有动车提供动力,用以保障其设计的运营方式,而不需要用到机车、轨道车等其他车辆作为动力来源。

具有特定编组方式

  • 一般情况下,动车组中的车辆只能与同体系的车辆达成最佳配合,因为动车组多为整体设计,设计上强调以组为单位运营
  • 正常运营状态下的动车组有相对固定的编组方式,编组中的每类、甚至每节车辆都有自己的用途与定位。随意与其他型号或系列的车辆混编,甚至仅仅是编组内车辆顺序、方向排列不当,都可能破坏动车组的运营能力。
  • 动车组一般是可以拆解的,甚至可以与不同型号、系列的车辆混编,但这多见于厂内测试、调车、回送或临时堆放等非运营场合。运营需要满足很多严格的条件限制,而混编状态的动车组很难满足。确有动车组在混编状态下运营,但都是特例,不具代表性 (Esast-i 轨检列车其他车厢检修时,轨道检测车厢会被加塞在一列 E2 系列车中,构成 N21 编成,临时代替 East-i 执行检测任务) 。

所谓“运营”

  • 本条目中的“运营”是为提高叙述条理性而提出的一次性概念,仅用于本条目,指实现列车建造初衷的运行
  • 多数情况下,对于多数动车组,“运营”即为载客、运货等以盈利为目的的运输。特定情况下,或对于某些特定的动车组,“运营”也可以是以路轨、接触网检测等为目的的特别开行。

组成

动车组一般由动车拖车组成,其中动车指有动力车厢,拖车指无动力车厢。

也有的动车组全列均由动车卡组成,不包含拖车,如,为全列动车编组。

分类

按本质属性分类

高速动车组:正常运行速度高于200KM/H的动车组。 普速动车组:正常运行速度低于200KM/H的动车组。

动拖比分类

类别 动拖比 典型代表 备注
动力集中 小于1:3 型号和数量稀少。
动力分散 弱动力分散 介于1:1和1:3之间 型号和数量较少。
强动力分散 大于等于1:1 型号和数量众多。

按驱动方式分类

类别 典型代表
电力动车组
内燃动车组
燃气轮机动车组

其他

台湾铁路管理局官方将电力驱动的动车组称为「」(包含推拉式),而柴油动力驱动的动车组则归类在「机动车」的各别车厢编制当中(俗称)。与动车组相对应的是拖车组,即需要一节或数节机车来拉动无动力的车厢行走的列车。

单辆则称为动车,全称动力客车

备注与参考资料

  1. 《动车组的定义及分类》,《内燃机车》2011年1月刊。

与“动车组”相关的出版物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 Author's first name; Co-authors. . 加利福尼亚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 1980: 53.
  2.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2卷,1980年版,第53页;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写、出版,美利坚合众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发行。
  3. 《交通运输经济》1981年版,书中有3页提到“动车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编写、出版,美利坚合众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大学发行。
  4.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9年,版本3,书中有2页提到“动车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写,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美利坚合众国密歇根大学发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5. 《中国政府公务百科全书》1994年版,书中有3页提到“动车组”;王嵩山编写,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美利坚合众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发行,ISBN/ISSN=7503508337/9787503508332。
  6. 《中国交通年鉴》第1992卷,2005年版,书中有3页提到“动车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年鉴社编写、出版,美利坚合众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发行。
  7. 《中国交通年鉴》第2001卷,2006年版,书中有3页提到“动车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写,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美利坚合众国密歇根大学发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8. 更多提到“动车组”的出版物,其中两部为日文出版物,其余全部为中国大陆出版。

被中国大陆称作“动车组”的列车

  1. 市内轨道交通通勤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 王保坚, 湛耀斌; 梁洪. . 《机车电传动》. iLib2-新一代的学术数据库. 2003年 第04期 [2009-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未知归档日期)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work= (帮助)
    •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08-2012年度 [2009-09-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06-18) (中文(简体)).
    • 董守清, 谭云江; 闫海峰. . 方方数据-学术期刊-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方方数据. 2005年6期 [2009-09-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未知归档日期)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work= (帮助)
  2. 中国大陆NMI“东风”摩托化列车组至少被以下资料以拼音方式称作“动车组”——此型列车年代过于久远,仅有此一处有价值的来源:
  3. 中国大陆NC3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 Robin J Gibbons,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 www.railwaysofchina.com. www.railwaysofchina.com. 2007-04-11 [200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7) (英语).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work= (帮助)
    • BBS用户,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 海子铁路网. 地铁族. 2006-12-16 [2009-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4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work= (帮助)
    •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 北京铁路车迷网 >> 机车车辆资料 >> 动车组 >> 正文. www.railway-club.com. 2008-11-10 [2009-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10) (中文(简体)).
    • BBS用户, BBS用户; 未知作者. . 地铁族. 地铁族. 2008-07-21 [2009-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21)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帮助)
    • 尚有若干其他来源,但这些来源大多转载自上述站点,故不再追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4. 中国大陆KDZ1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此型列车年代过于久远,网络上已无法获得官方性质的资料,只能从铁路主题网站和BBS提取资料:
  5. 中国大陆“春城”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 Robin J Gibbons,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 www.railwaysofchina.com. www.railwaysofchina.com. 2007-04-11 [200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7) (英语).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work= (帮助)
    •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产品展厅.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2003-01-21 [2009-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22)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 中国铁路 - 高速铁路 - 中国铁路动车组. news.chineserailways.com. 2007-11-22 [2009-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30 (中文(简体)).
  6. 中国大陆DDJ1“大白鲨”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 Robin J Gibbons,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 www.railwaysofchina.com. www.railwaysofchina.com. 2007-04-11 [200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7) (英语).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work= (帮助)
    •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网站,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 铁流网 >> 车迷天地 >> 机车 >> 文章正文. news.chineserailways.com. 2006-12-05 [200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4) (中文(简体)).
    • 钱立新(铁道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1),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 未知 >> 文章正文. www.china-weldnet.com. 2002211211 [200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8 (中文(简体)).
  7. 中国大陆DJJ1“蓝箭”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 Robin J Gibbons,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 www.railwaysofchina.com. www.railwaysofchina.com. 2007-04-11 [200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7) (英语).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work= (帮助)
    • 陈国胜, 张红军; 未知作者. . 《电力机车技术》2002年 第25卷 第03期. iLib2-新一代的学术数据库. 2002年 [200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年)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帮助)
    • 陈安俊, 吴艳强; 未知作者. . 《电力机车技术》2002年 第25卷 第06期. iLib2-新一代的学术数据库. 2002年 [200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2年)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帮助)
  8. 中国大陆“先锋”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 Robin J Gibbons,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 www.railwaysofchina.com. www.railwaysofchina.com. 2007-04-11 [200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7) (英语).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work= (帮助)
    •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 中国铁路网 >> 客车车辆 >> 客车车辆装备 >> 客车车辆正文. 中国铁路网. 2006-11-14 [200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05)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帮助)
    • 高培庆(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湖南,株洲,412001), 高兴,张奕黄(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冈竜太朗(NTN株式会社,产品技术部,日本,桑名,511-8678),凌晨(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广州公司,广东,广州,510080). . 《机车电传动》2004年02期. 方方数据. 2004年 [2009-09-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4年)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work= (帮助)
  9. 中国大陆DJF1“中原之星”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 Robin J Gibbons,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 www.railwaysofchina.com. www.railwaysofchina.com. 2007-04-11 [200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7) (英语).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work= (帮助)
    • 徐宜发,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 《机车电传动》2003年 第05期. 新一代的学术数据库. 2007-04-11 [2009-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11)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work= (帮助)
    • 未知作者, 王建林; 未知作者. . 中原铁道报 (中原铁道报). 2002-09-29: 未知页面 [2009-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6)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work= (帮助)
  10. 中国大陆DJJ2“中华之星”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11. 中国大陆NYJ1“北海”/“北亚”/“旱露”/“晋龙”/“集通”号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 Robin J Gibbons,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 www.railwaysofchina.com. www.railwaysofchina.com. 2007-04-11 [200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7) (英语).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work= (帮助)
    • 刘正琦, 曹志伟; 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动车产品开发部. . 《铁道车辆》. 维普资讯. 2000年第38卷第B12期 [2009-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8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帮助)
    • 初振平(三棵树机务段 技术科),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 《内燃机车》. 方方数据. 2001年6期. (原始内容存档于未知归档日期)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帮助)
  12. 中国大陆NZJ1“新曙光”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 中国南车集团 首页 >> 产品展示 >> 动车组. 中国南车集团. 2003-07-05 [2009-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0)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work= (帮助)
    • Robin J Gibbons,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 www.railwaysofchina.com. www.railwaysofchina.com. 2007-04-11 [200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27) (英语).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work= (帮助)
    • 张建勤(戚墅堰机车车辆厂,江苏省常州市 213011), 未知作者; 未知作者. . 《内燃机车》. 方方数据. 2000 (7) [2009-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8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work= (帮助)
  13. 中国大陆NZJ2“金轮”/“神州”号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14. 中国大陆NDJ3“和谐长城号”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15. 中国大陆CRH系列列车至少被以下资料称作“动车组”:
    • 未知作者, 沈文敏; 未知作者. . 人民网>>社会>>民生报道 (人民网). 2007年1月29日: 未知页面 [2009-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work= (帮助)

用于长途班次的动车组

  1. 中国大陆动车组已坐在多个地区开通多个方向无换乘长途直通班次:
    • 未知作者, 赵静; 未知作者. . 东方早报 (东方早报). 2008年12月17日: A10 [2009-09-17]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work= (帮助)
    • 陶利平, 金志刚; 吴晨. . 新民网 > 新闻 (新民网). 2009-03-25: 未知版面 [2009-09-17]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work= (帮助)
    • 徐艳, 赵根华; 徐媛园. . 扬子晚报网>>新闻>>民生 (扬子晚报网). 2009-09-17: 未知版面 [2009-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9)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work= (帮助)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