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潤之

劉潤之1894年3月2日—1948年12月30日),名萬富萬撫,字潤之西康省越嶲縣迥龍鄉納耳壩(今屬石棉縣永和鄉裕隆村)人。民國37年(1948年)在西康省選區當選第一屆立法委員[2][3][4][5]

劉潤之
个人资料
名萬富、萬撫
出生光緒二十年甲午正月二十五日〔1894年3月2日〕[1]
 大清
逝世1948年12月30日(1948歲—12—30)(54歲)
 中華民國四川省成都
籍贯西康省越嶲縣
国籍 中華民國
政党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儿女劉郁文、劉永蔚

生平

光緒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啟蒙於納耳壩川主廟小學

光緒三十二年丙午(1906年),遊學省垣,旋入成都四川陸軍小學堂就讀

北京清河陸軍第一預備學校

民國六年丁巳(1917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期步兵科卒業回川,在劉存厚部任連長,駐成都鳳凰山。名雖為連,兵只數名,再加逃走一兵、上面追查,於是棄職回越嶲,擔任木裡金礦局長,常住越嶲城內

民國八年己未(1919年),川軍熊克武擴編隊伍,將所屬五個師擴編為八個師,時西昌駐有漢軍前五菅,統領為蔣安亭,該營被熊收編為第八師十六旅,蔣任旅長。因蔣與萬撫之父為舊交,萬撫又拜寄蔣,蔣念及舊情,委為三十一團長、駐防峨眉縣

歷任四川陸軍第二十一師第三旅手槍團排長、連長,靖國川軍第一軍獨立旅第一團第營營長,1919年1月任熊克武靖國軍第二軍第三師第六旅第十一團團長等職。1922年3月任川軍第三師司令部參謀,川軍總指揮部警衛團團長,1925年1月率部參加川軍派系戰爭,戰敗後退守成都地區。1928年1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四軍暫編第一師步兵第二團團長等職,1929年7月任第六路軍副總指揮劉文輝部警衛團團長,後任手槍旅副旅長等職。1935年3月任陸軍第二十八軍總指揮部特科司令,第二十八軍獨立第二旅旅長等職。1935年4月任陸軍少將軍銜。1936年12月保送陸軍大學特別班學習,1938年10月畢業。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二戰區第十二集團軍第四十五軍司令部副參謀長、參謀長等職,後隸屬第五戰區、第九戰區,率部參加太原保衛戰、忻口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諸役,1941年12月任第四十五軍第一二五師副師長、代理師長等職,1943年1月任第五戰區第二十二集團軍第四十五軍第一二五師中將師長等職,參加隨棗會戰、棗宜會戰和豫北會戰諸役。1944年,任成懋師管區司令。

歷任四川省仁壽縣知事[6]大足縣縣長[7]

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國民政府國防部委員,1945年10月被授予忠勤勳章,1946年5月被授予勝利勳章,1946年7月退為備役。

民國37年,當選立法委員,曾出席第一屆立法院第一會期

1948年8月因患肺癌,住上海陸軍總醫院,手術後乘輪船經重慶改乘飛機到成都,12月30日逝世

參考文獻

  1. 「讀者來函摘登」,劉郁文,《石棉文史資料選輯》第2輯,1988.12,第128頁
  2. 「劉萬撫生系年簡編」,王恩泉、王伯祥,《石棉文史資料選輯》第1輯,1986.12,第81頁
  3. 「劉萬撫事跡點滴」,龍澤生,《石棉文史資料選輯》第2輯,1988.12,第122頁
  4. 「我所知道的劉萬撫」,周公輔,《石棉文史資料選輯》第2輯,1988.12,第117頁
  5. 《保定軍校將帥錄》,廣州出版社,2006,第182頁
  6. 「知事,劉萬撫,四川越西,民國十七年,保定軍官學堂畢業」,《仁壽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06,第350頁
  7. 「縣長,20年,劉萬撫,四川越西」,《大足縣誌》,方志出版社,1996.12,第656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