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剑
剑击,又被称为击剑,是一项技击性运动,主要使用单手持兵器进行刺击或斩击。这里指的剑击(Fencing)是以17世纪后的单手护手刺剑为主。不要与传统14世纪到16世纪的中世纪西洋长剑术混淆,这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特性。
![]() | |
最高管理机构 | FIE |
---|---|
起源 | 17至19世纪的欧洲 |
特征 | |
是否身体接触 | 半接触式 |
队员 | 单打或团体接力 |
是否男女混合 | 是的,分开 |
分类 | 武术 |
器材 | 钝剑、军刀、锐剑 |
存在 | |
国家或地区 | 全世界 |
奥运 | 1896年 |
中世纪西洋长剑(也被称为Fencing)着重于长剑的使用和技巧。它不同于现代剑击,它被视为实战型的武术,而非运动。长剑通常很重,约1公斤以上,并需要特殊的技巧和训练。若未佩戴合适的护具,甚至会有骨折或内出血的风险。
但在剑击运动中,选手使用轻量的护具,包括面罩和护胸器,以确保安全。比赛的目标是在遵守规则的情况下击中对手,而不是真实的格斗。这项运动强调技巧和速度,剑手必须使用轻巧的刺剑进行迅速的攻击和防守。只要穿着适当的护具,便非常安全。
剑击类别[1]
剑击共分三种类别:
- 花剑(Foil),又称「钝剑」或「轻剑」,花剑的法文原名为Fleuret。由剑柄、剑身和护手盘组成。剑身中有电线连接剑尖和支架。[2] 以下花剑的主要的规格和特点:
- 长度:花剑的全长(包括剑身及剑柄)不超过110cm,剑身长90cm。这个长度使它们具有适当的平衡,既能迅速进行刺击,又能有效地进行防守。电动花剑(枪柄) Foil(Pistol Grip)
- 重量:花剑的整体重量不超过500克,这个轻量化设计有助于提高速度和灵活性。
- 剑身材料:花剑的剑身通常由弹性钢或碳纤维制成,这些材料具有适度的弹性,使剑在比赛中能够弯曲,但不会断裂。
- 剑刃:花剑的剑刃横截面为长方形,并且是无刃及可弯曲的,这意味着它们不具有切割能力,只能用来刺击对手。刀刃通常是平滑的,以确保安全,且需要在剑刃前端包有15cm的绝缘胶布。
- 剑柄:花剑的剑柄分为直柄和枪柄,绝大多数是以枪柄为主,通常是金属或塑料制成,长度不超过20cm。
- 护手盘:护手盘为圆形,装于剑身与剑柄之间,直径不超过12cm,禁止偏向任何一方。
- 保护装备:在花剑比赛中,剑手除了需要穿着整套剑击装备外,也需要穿着背心金属电衣,以标示有效的得分部位。电动花剑(直柄) Foil(French Handle)
- 比赛规则:花剑比赛中有裁判作判决,除了一般的剑击赛例,花剑对战时需要顾及进攻权,且需要合规则的情况下刺中有效部位(躯干)才能得分,且每次只能有一方得分。

- 重剑(Epée),又称「锐剑」。由剑柄、剑身和护手盘组成,剑身中有电线连接剑尖和支架。 以下是重剑的一些主要规格和特点:电动重剑(枪柄) Epée(Pistol Grip)
- 长度: 重剑的全长(包括剑身及剑柄)不超过 110cm,剑身长90cm。这个长度使它们具有适当的平衡,既能迅速进行刺击,又能有效地进行防守。
- 重量: 重剑是三种剑中最重的,整体重量不超过700克重量。这种重量提供了更多的力量,但也需要更强的肌肉控制。
- 剑身材料: 重剑的剑身通常由弹性钢或碳纤维制成制成,以确保耐用性并防止断裂。
- 剑刃: 剑的剑刃横截面为三角形,并且是无刃及可弯曲的。刀刃亦是平滑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并有一个V型槽(称为fuller),剑身的宽面最大为2.4cm,这能提供更大的表面积去做对抗。电动重剑(直柄)Epée(French Handle)
- 剑柄: 重剑的剑柄由金属或塑料制成,通常分为直柄和枪柄,两种剑柄都有人用,但两种柄的握法及打法不相同,剑柄长度不超过20cm。
- 护手盘:护手盘为圆形,装于剑身与剑柄之间,深度为3-5.5cm,直径最大为13.5cm,偏心度最大为3.5cm
- 保护装备: 在重剑比赛中,剑手需要穿着整套剑击装备以确保安全
- 比赛规则: 重剑比赛中有裁判作判决,重剑并没有进攻权,剑手全身都是有效部位,与花剑一样只能刺击,在1/25秒内同时击中为互中,双方都能同时得分[3]
- 佩剑(Sabre),又称「军刀」和花、重剑最大不同在于佩剑可以用刀刃部分劈斩来得分,由剑柄、剑身和护手盘组成,剑身中没有电线。 以下是佩剑的一些主要规格和特点:佩剑的得分范围:除了手掌以外的上半身。
- 长度:佩剑的全长(包括剑身及剑柄)不超过105cm,剑身长88cm。这个长度使它们具有适当的平衡,既能迅速进行刺击,又能有效地进行防守。佩剑(Sabre)
- 重量:整体重量不超过500克重量。
- 剑身材料:佩剑的剑身通常由弹性钢或碳纤维制成,以确保耐用性并防止断裂。
- 剑刃:剑的剑刃横截面为Y字顶,有剑刃与剑背,但刀刃是平滑的,有利于进行劈斩。
- 剑柄:佩剑的剑柄只有直条型一种,多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剑柄长度不超过17cm。
- 护手盘:护手盘为C字形,装于剑身与剑柄之间,有助格挡,内部应使用绝缘清漆或粘贴一层垫子,保证完全绝缘。
- 保护装备:在佩剑比赛中,剑手除了需要穿着整套剑击装备外,也需要穿着长䄂金属电衣,以标示有效的得分部位。
- 比赛规则:佩剑比赛中有裁判作判决,除了一般的剑击赛例,佩剑对战时需要顾及进攻权,且需要合规则的情况下刺中 有效部位(整个上半身)才能得分,且每次只能有一人得分。[4]
剑击历史
剑击运动历史悠久,源于古时的欧洲,由士兵接受的剑术训练演变而来。根据文献,当时相关的击剑书籍也多是出自于西班牙击剑手。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贵族Diego de Valera所撰写的书籍 "Treatise on Arms",是西方现存最古老的击剑手册[5]。之后,西班牙军队在各地征战的过程中,无意中将剑术带往周遭,特别是意大利南部为冲突战场之一,剑击技术因此密集传播至此,故西班牙被视为现代剑击运动的发祥地。[6]
现代击剑技术起源于18世纪意大利击剑学校,法国击剑学校在意大利的影响下,也开始逐渐发展。意大利和法国击剑学校转执剑术牛耳,取代西班牙击剑的领导地位。
古代剑击
14世纪:
剑击运动起源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大约西元14世纪左右在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等封建王国出现了一个令人炫目的骑士阶层,他们以精湛的剑术纵横天下,搏得了广泛的美誉。此后欧洲各国贵族纷纷效仿,学习剑术成为上流社会的时尚,以致于发展到贵族之间解决纠纷,动辄拔剑相向,一剑定生死。
1588年-1601年:
法国决斗成灾,20年里巴黎就有8000名贵族、绅士在决斗中毙命。一言不和,便以决斗决胜负。“我们去郊外吧”,成为人们最熟悉不过的挑战语言。上流社会巨大的人员伤亡,导致了王室及贵族阶层的警觉与恐惧,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的宰相-红衣主教黎塞留(Armand Jean du Plessis de Richelieu)为此发出禁令不许决斗,然而直至1627年甚至将一位公爵处决也仍然未能平息决斗热。
1643年前后: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对当时法国的击剑服装和器具做了统一的规定,并将巴黎最老的6名剑术师封为世袭贵族,为击剑运动奠定了基础。
1776年:
法国击剑大师拉布瓦西埃(La Boissière)发明了面罩(mask),这一发明使击剑运动进一步走上了高雅道路。它不但使得击剑从粗暴、流血、生死相斗中解放出来,也为击剑攻防技术的发展提供的强有力的条件和保障。面罩的问世无疑是击剑运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现代化剑击
1880 年代:
法国击剑大师Camille Prévost 整理制定击剑基本法则。约在同期间,世界各地出现许多官方认可的击剑协会,如1891创办的美国业余击剑联赛 (Amateur Fencers League of America),1902成立的英国业余击剑协会(the Amateur Fencing Association of Great Britain), 1906 法国创建的法国击剑武艺馆 (d'Escrime et Salles d'Armes de France)。 1880年6月,第一次正规击剑比赛于在英国伦敦伊斯灵顿的皇家农业大厅举行。
1896年
英国业余体操和击剑协会 (British Amateur Gymnastics Association) 制定击剑法规,让击剑正式成为一项现代化运动。 1896年: 到了1896年首届雅典奥林匹克运动会,剑击成为正式项目[7],当时只有花剑和佩剑。剑击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一百多年来从未被中断过,到了190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重剑被列入奥运的行列,1924年巴黎奥林匹克运动会又增添女子花剑项目。
1931年
在击剑运动史上,电动裁判器的发明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 1931 年花剑比赛率先开始使用电动裁判器, 1995 年重剑比赛也开始采用,而佩剑比赛于 1989 年亦开始采用电动裁判器。电动裁判器改变以往以裁判目测决定是否有效击中的方式,以更科学的方法来判别胜负,使击剑比赛更公平。[8]
至1996年和2004年
奥林匹克运动会剑击比赛再加入女子重剑比赛、女子佩剑比赛。
这些时期和事件标志着现代剑击的历史发展,从中世纪的贵族运动演变成一项现代体育竞技项目。这段历史包括了剑击规则的统一、安全设备的改进以及剑击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角色增加。 剑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丰富多彩,反映了欧洲的历史和文化变迁。它从骑士阶层的武技演变为现代体育,并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一个固定项目。剑击的历史见证了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竞技性质的发展,使得这项运动在当今世界范围内享有广泛的受众和参与者。另外由于现在剑击愈来愈普及,有不少人由幼儿时期已经开始练习剑击,因此现时亦有成人剑和儿童剑之分,当中成人剑会比儿童剑更长和更重。
剑击比赛的模式及流程
剑击是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穿戴击剑服装和护具,在剑击场上以一手持剑互相刺击,被先击中身体有效部位的一方,为被击中一剑。有多种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并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运用各种战术取胜。
比赛项目男子和女子都有花剑(FOIL)、重剑(EPEE)、佩剑(SABER)三种项目。均有个人赛和团体赛。[9]
个人赛
剑击个人赛分两个阶段,先以小组循环形式作比赛,小组中有 5 至 7 个 剑手,他们要在 3 分钟内先取得 5 分为胜。其后会按名次进 行直接淘汰赛,每场赛事分 3 局进行,每局 3 分钟,局间有 1 分钟休息时间。其中一名剑手先击中对手 15 剑,或者于比 赛时间内击中对手较多次数便获胜。
比赛时间结束时,如果出现双方平分,比赛会加时 1 分钟, 并采用「即时死亡赛制」,即最先击中对手的一方为之获胜。并于加时前双方会进行抽签,以决定如果加时赛中双方都未得分,中签那边便会是胜者。
团体赛
团队赛事方面,会采用直接淘汰赛制来决定胜负。对赛的 每队由 3 位主要剑手组成,另加 1 位后备剑手。每场比赛以 每局 3 分钟及 5 剑为限,一共 9 局。3 位主要剑手轮流比赛, 先取得 45 分或到时限后较高分的队伍为胜。
剑击用赛道
1.剑击用以进行比赛的场地部分称为"剑道"(Piste)(这里不是指日本剑道)。剑击中所包含的3种剑种(花剑、重剑和佩剑),于比赛时所使用的剑道,规格都是一样的。
2.击剑场地必须为平坦水平的表面,不能有利于或不利于双方选手的任何一方。比赛场地之光线更是要注意,除须光线明亮外,不能有影响双方选手视线之情形。
3.场地的规格:击剑场地应分为两部分,初赛(预赛)场地和决赛场地。这两部分的场地不应互相干扰彼此。击剑比赛的场地为长14米、宽1.5米,两端再有1米的缓冲区。以中心线为界,比赛开始时,双方选手应各自位于距离中心线两侧2米处的开始线,可在剑道上自己活动,但单脚不得越过边线或双脚不得越过剑道的底线。


基本技术
剑击有四大基本姿势,主要包括: 实战姿势(En garde),前进(advance),后退(retreat),弓步(Lunge)姿势,以下会逐一介绍。
- 实战姿势 (En garde): 实战姿势是起始的动作,当开始对打前,双方剑手必需摆好实战姿势。在这个姿势中,击剑手站立双脚分开,持剑手那方的脚为前脚,前脚脚尖向前指,另一只为后脚,后脚横放在后方,双脚呈L字体,与肩同宽,膝盖微弯,身体稍微前倾,以保持稳定和灵活性。剑手握剑,将剑向对手指向,保持警惕并准备进行进攻或防守。
- 前进 (Advance): 前进是击剑中的基本动作之一,用以接近对手或者创造进攻的机会。击剑手会将重心转移到前脚,移动时,脚尖先提起,把前脚先往前移动,其后才把后脚向前移动,完成移动后维持实战姿势。
- 后退 (Retreat): 后退是击剑中的另一基本动作,用以保持距离或者避开对手的进攻。击剑手会将重心转移到后脚,移动时,后脚先提起,把后脚先往后移动,其后才把前脚向后移动,完成移动后维持实战姿势。
- 弓步 (Lunge) 姿势: 弓步是一个攻击性的动作,用以迅速向前进攻对手。在这个姿势中,击剑手会先伸直持剑手,再将前脚向前迈出一大步,同时弯曲前膝,将身体重心向前倾斜,后脚蹬直,后手(非持剑手)亦要伸直以平衡重心。
1. 握剑方式 :

击剑专家 Crosnier( 1961)指出,握剑方式是用食指第一、二指的关节抓住握把外侧线部位,其它三根指头用第一指节沿着握把外侧轻轻握住。控制剑尖的准确度和速度要有强而有力的手腕,但是剑的控制主要是姆指和食指,并不是手腕。用手指来控剑( finger-play),才能把剑感表现从剑身到剑尖( tip),才能随心驾驭控制整把剑,如果是用手腕控剑,只是剑条位移与剑身动作的感觉,用剑很难收放自如。
2.Salute 敬礼 :
击剑比赛讲究礼貌,赛前要相互敬礼,课前教练和学生要相互致敬,击剑敬礼,一 般由三个动作组成:
(1)转身、侧立两脚成直角,脚跟相靠,手臂伸直与身体约成45°角剑尖指向地面;
(2)屈臂、剑尖直指向上,护手盘靠近嘴唇;
(3)伸臂使剑平指向致敬者。
敬礼顺序:平时训练先向对手敬礼,然后向裁判敬礼;比赛时先向对手敬礼,再向裁判敬礼,最后向观众敬礼。
器材和装备[10]
剑击是世界上第二安全的运动,剑击有着如此高的安全性,全身性的防护装备功不可没在,接下来会介绍剑击的各种装备。
剑击分三种剑,每种剑的装备有部份相同,有部份则是该剑种专用,以下是三种剑通用的剑击装备:
1.剑击上衣(Fencing Jacket)
正式比赛用的剑服是长䄂及樽领,覆盖整个上半身(除了头部),使用的材质与防弹衣的相同,较一般布料厚且挺,抗穿透力测试达800N。三种剑的剑击服是相通的,花剑和佩剑是在剑服外再穿一件电衣。
2.剑击裤(Fencing Breeches)
剑裤也是由防刺穿布料制成,长度只去到膝盖,有两条可调较的肩带,主要防止被对手刺到脚
3.单䄂衣(Under-plastron)
单䄂衣只有一边的短䄂保护服,抗穿透力测试达800N,穿着在剑击服内。虽然剑击服物料防穿刺,但手臂下线口位仍有可能被刺穿,单䄂衣的手臂下无接缝位,穿着后可与剑击服形成交叉保护。
4.剑击长袜(Fencing socks)
剑袜是一对及膝长袜,柔软有弹性、且吸汗舒适,用作保护小腿
5.剑击鞋(Fencing shoes)
剑击比赛和练习专用的鞋,防滑抓地力强,亦有减震设计,有助打弓步等剑击动作,亦能减少脚落地时的压力。剑鞋的表面较厚实,被对手刺脚时,能为剑手的脚面提供保护。
6.剑击护胸(Chest protector)
护胸是坚固硬胶物料,有可调节长短肩带。香港14岁或以下之剑击运动员,必须使用护胸作赛,包括小学、中学及剑击总会之赛事。所有女子剑击运动员,不论年纪,也必须使用护胸作赛。
_fencing_gear.png.webp)
重剑专用装备:
1.电动重剑(Epee)
电动重剑由手柄、剑身和护手盘组成。全长不超过110cm,重量不超过770g,是三种剑中最重,横断面近似三角形。可连接裁判器,刺中后会着灯。剑身韧性很好,不易折断,护手盘较大。若要参加比赛,需要有两把剑或以上,以作后备剑之用
2.重/花剑手套(Glove)
剑击手套主要是皮质材料,用作保护持剑的手和加强摩擦力,增强手感。要注意一名剑手只有一只手要戴手套,而且有分大小及左右手。年纪较小的剑手可能难以戴上手套,需要多练习
3.重剑手线(Body wire)
手线最主要用作连接剑及裁判器,令剑手刺中后可有显示。重剑手线只有两边插头,每边三支针
4.重剑面罩(Epee Mask)
重剑专用面罩,前面有防刺穿钢网,可调节松紧,能有效保护剑手脸部,抗穿透力测试达350N,符合香港本地中/小学及剑击总会比赛之要求。这个不是叫头盔,而是叫面罩,因为他只能保护剑手的前方,后方是没有保护的。这是剑击运动的精神,任何时候都要勇敢面对你的对手。
_fencing_gear.png.webp)
花剑专用装备:
1.电动花剑(Foil)
电动花剑由手柄、剑身和护手盘组成。全长不超过110cm,重量不超过500g,可连接裁判器,刺中后会着灯。剑身韧性很好,不易折断,前端包有15cm的绝缘胶布。若要参加比赛,需要有两把剑或以上,以作后备剑之用
2.重/花剑手套(Glove)
剑击手套主要是皮质材料,用作保护持剑的手和加强摩擦力,增强手感。要注意一名剑手只有一只手要戴手套,而且有分大小及左右手。年纪较小的剑手可能难以戴上手套,需要多练习
3.花剑手线及头线(Body wire & head wire)
手线和头线最主要用作连接剑及裁判器,令剑手刺中后可有显示。花/佩剑手线则是一边三针,另一边两针,及有一个金属夹,金属夹需夹着电衣。
头线则两边都是金属夹,用来连接电衣及面罩的金属部分,令对手刺中面罩也能被判定有效。
4.花剑电衣(Lamés)
电衣是花剑和佩剑才需要穿着在最外层的装备,保护性不高,表面有金属线,用作通电及标示有效部位,当对手刺中电衣,裁判器便会显示颜色灯,示意刺中有效部位。花剑的电衣是背心型式的
5.花剑面罩(Foil Mask)
花剑专用面罩,前面有防刺穿钢网,可调节松紧,能有效保护剑手脸部,抗穿透力测试达350N,符合香港本地中/小学及剑击总会比赛之要求。花剑面罩下方有块金属线,花剑刺中也有效。这个不是叫头盔,而是叫面罩,因为他只能保护剑手的前方,后方是没有保护的。这是剑击运动的精神,任何时候都要勇敢面对你的对手。

佩剑专用装备:
1.电动佩剑(Sabre)
电动佩剑由手柄、剑身和护手盘组成。全长不超过105cm,重量不超过500g,可连接裁判器,刺中后会着灯。剑身韧性很好,不易折断,剑尖没有按钮,以劈斩方式为主。若要参加比赛,需要有两把剑或以上,以作后备剑之用
2.佩剑手套(Sabre Glove)
剑击手套主要是皮质材料,用作保护持剑的手和加强摩擦力,增强手感。但手腕及前臂部位有金属线,故能通电。要注意一名剑手只有一只手要戴手套,而且有分大小及左右手。年纪较小的剑手可能难以戴上手套,需要多练习
3.佩剑手线及头线(Body wire & head wire)
手线和头线最主要用作连接剑及裁判器,令剑手刺中后可有显示。花/佩剑手线则是一边三针,另一边两针,及有一个金属夹,金属夹需夹着电衣。
头线则两边都是金属夹,用来连接电衣及面罩的金属部分,令对手刺中面罩也能被判定有效。
4.佩剑电衣(Lamés)
电衣是花剑和佩剑才需要穿着在最外层的装备,保护性不高,表面有金属线,用作通电及标示有效部位,当对手刺中电衣,裁判器便会显示颜色灯,示意刺中有效部位。佩剑的电衣是长䄂的,包复上半身
5.佩剑面罩(Foil Mask)
佩剑专用面罩,前面有防刺穿钢网,可调节松紧,能有效保护剑手脸部,抗穿透力测试达350N,符合香港本地中/小学及剑击总会比赛之要求,整个佩剑面罩都布满金属线所以整个都能通电。这个不是叫头盔,而是叫面罩,因为他只能保护剑手的前方,后方是没有保护的。这是剑击运动的精神,任何时候都要勇敢面对你的对手。
图集
- 剑衣
- 手套
- 单袖衣
- 剑裤
- 面罩
参考文献
- . 什么是剑击 ?剑种 ?. [2024-03-01] (中文(台湾)).
- wangpeter. . 台湾黑骑士击剑器材店. 2017-12-25 [2023-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2) (中文(台湾)).
- . Yahoo Sports. 2021-07-14 [2023-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2) (中文(台湾)).
- . fencingformula. [2020-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3) (中文).
- "I.33 Medieval German Sword & Buckler Manual". ARMA. Retrieved 2012-11-15.
- (PDF). [2023-10-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11-02).
- (PDF). [2023-10-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11-02).
- 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 . [2023-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6).
- . www.youth.gov.hk. [2023-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2).
- . 剑击器材和装备. [2024-03-01]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 |
维基词典中的词条「」。 |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击剑 |
- Fencing.ne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英文)
- https://www.eafencing.com.hk/(英汇剑击学院)(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国际击剑协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法文) (英文) (西班牙文)
- 中华民国击剑协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繁体中文)
- 中国击剑协会 (简体中文)
- 香港剑击总会(繁体中文)
- Flexi Fencing(繁体中文)
- 剑击formul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繁体中文)
- Tin Sir Fencin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