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宝溪
典宝溪是台湾高雄市的一条河流,发源于燕巢区乌山顶(标高320公尺),流经大社、桥头、冈山、梓官、楠梓等六区,于援中港附近入台湾海峡,全长32公里,集水面积有106平方公里,河流平均坡度约 1/400。典宝溪流域集水依地形大致可略分为,高速公路以西之平地地形(如典宝、援中港、典宝桥 A、典宝桥 B、潭子底等支线),平均坡度约1/2000,高速公路以东之丘陵地形,以及山区排水(如笔秀、角宿、牛食坑、凤山厝等支线)等三类型。典宝溪在国道一号高速公路以东,排水路坡度较陡,集水区平均坡度约 1/80,每当雨量大降雨集中时,常常造成堤防冲毁及田园淹水[1] [2]。
典宝溪 | |
---|---|
![]() 典宝桥旁的典宝溪 | |
源头 | |
- 位置 | 燕巢区乌山顶 |
河口 | 援中港 |
面积 | 106平方(41平方英里) |
位置 | 高雄市燕巢区、大社区、楠梓区、桥头区、冈山区、梓官区 |
本貌 | |
长度 | 32(20英里) |
水文
典宝溪流域全部在高雄市境内,源头为燕巢区乌山顶海拔320公尺处。流域涵盖大社区、楠梓区、桥头区、冈山区、梓官区,出海口在援中港。主干长32公里,集水区面积106平方公里[3]:84。
主要的支线有[3]:91-92:
- 典宝溪支线(茄苳坑排水):茄典村聚落的农田排水。
- 援中港第一大排:桥头区的农田排水与雨水,部分供应典宝支线中游做为灌溉水源。
- 潭子底支线(梓官排水):梓官区雨水下水道系统及农田排水的排水道。
- 大寮支线(大寮排水):有三条分线,收集燕巢区都市计划区雨水与农田迳流。
- 琼林分线
- 街尾仑分线
- 刘厝分线:冈山区刘厝里雨水排水。
- 笔秀支线(笔秀排水):丘陵与平地排水。自燕巢区冈山荣民之家发源,经滚水、海成社区。
- 角宿支线(角宿排水):源于燕巢区横山,流经虎头山、火焰山,有八条分线,收集丘陵与田园地带的雨水和排水。
- 牛食坑支线(中圳溪排水):源于燕巢区、大社区与大树区之间的界山,有三条分线。
- 水哮分线
- 食坑分线
- 翠屏分线
- 凤山厝支线(保社甲排水):源于保社东侧,为社区及丘陵排水道。
管辖权责
经济部于2005年11月14日之经授水字第09420219360号公告,典宝溪排水管辖分为「中央管区域排水系统」及「高雄市管区域排水」二大类。典宝溪排水系统干线属「中央管区域排水系统」,典宝溪排水系统支线排水,权责属「高雄市管区域排水」[1]。
治水
简介
典宝溪流域长久以来水患严重,沿岸常溢堤淹水,地势低洼处排水不易(如冈山嘉兴.白米)[4]。中央政府于2006年开始进行「易淹水地区水患治理计划」,水利署水利规划试验所统筹办理典宝溪排水研究计划,于2008年完成「高雄地区典宝排水系统整治及环境营造规划报告」,于2014年推动「流域综合治理计划」,将典宝溪主干线及笔秀排水等约16条支流纳入治理计划中。至今典宝溪规划报告规划第一期治水工程已完成90%,仅剩石螺潭排水整治尚在推动中,本案笔秀排水整治计划属第二期治水工程范围,将采分期分标办理工程发包,逐段完成渠道整治。
笔秀排水整治
为了减低典宝溪在桥头区笔秀社区、燕巢区海城社区一带的淹水灾害,此区域自2013年起,推动以综合治水理念规画了以重力排除优先的排水系统改善计划。其中高地的洪水量以设置滞洪池或蓄洪池的方式,使其低于渠道容纳的范围,让集流量以现有的排水路排出,而低地则用设置低地滞洪池或局部抽水的方式处理。堤岸高度采十年一遇的洪水位加50公分,以25年一遇洪水仍不溢堤为原则[5]。
此计划由高雄市水利局运行,另有经济部水利署及第六河川局、内政部营建署及区公所、台糖公司共同协助,分为四期计划进行:第一标应急计划在2015年完工,主要施作河岸的挡土墙,固床工、箱型石笼、渠道排卵块石、自动闸门、水防道路及堤后排水设施与集水井、植栽;接着第一期在2017年2月完工,主要是笔秀桥改建。第三期计划及整治上游的第四期计划,仍在规划阶段[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