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予国
伊予国(日语:/ Iyo-no kuni),又称予州(日语:),是日本古代令制国,属南海道。伊予国领地为现在的爱媛县。
伊予国 予州[注 1] | |
---|---|
日本的令制国 | |
坐标:33°44′22″N 132°54′36″E | |
所属 | 南海道 |
今属 | 爱媛县 |
国府 | (推定)爱媛县今治市 |
郡乡 | 13郡66乡 |
国力 | 上国 |
距离 | 远国 |
国分寺 | 伊予国分寺塔迹[注 2] |
国分尼寺 | 伊予国分尼寺塔迹[注 2] |
一宫 | 大山祇神社[注 2] |
![]() | |
日语写法 | |
---|---|
日语原文 | |
假名 | |
平文式罗马字 | |
日语旧字体 |
日语写法 | |
---|---|
日语原文 | |
假名 | |
平文式罗马字 | |
日语旧字体 |
名称及其语源
新字体写作「伊予」,旧字体写作「伊豫」,也有「」的写法纪录。[1]
语源上主要有如下说法:
- 温泉说
- 涌泉说
- 学者志贺刚称,古代人把温泉以外的泉水称作「 iyu」,后演变为「 iyo」。[2]在古代,人们把有泉水涌出的地方视作特别的场所,「伊豫」也由一个仅指代泉水周边地区的小地名,变为一个指代更大范围的名称。
- 弥说
- 谷川士淸的《倭训栞》中记载的说法。在神话中被称作「伊豫二名洲」()的四国岛,是在淡路岛之后诞生的,所以「 iyo」之名是来源于在日语中意为「重复发生」的「 iya」。
- 预说
- 《豫章记》中记载的说法。男神「面足尊」与女神「惶根尊」支配伊豫国时,曾下达「伊豫」的诏命。
沿革
参考文献
引用
- . 爱媛県生涯学习センター. [2024-04-03].
- [ (PDF). [2021-01-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02). ]
来源
- 角川日本地名大辞典 38 爱媛县
-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Nussbaum, Louis-Frédéric and Käthe Roth. (2005). Japan encyclopedi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674-01753-5; OCLC 5805312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