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礁

仁爱礁英语:他加禄语,中文又译为阿云津礁阿云金暗沙[3][4]),[5],位于南沙群岛东部,美济礁东南约14海里菲律宾巴拉望岛西方105海里,为一座环礁,长15公里,宽约5.6公里,退潮时大部分露出。南部有若干礁门,可以容纳30万吨级船只进入礁湖。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菲律宾中华民国皆声称对其拥有主权。[6]

仁爱礁
主权岛屿
其他名称:Second Thomas Shoal(国际)
Ayungin Shoal(菲律宾,铅色匀𬶟海礁)
断节(中国渔民)
Bãi Cỏ Mây (越南)
地理
仁爱礁在南沙群岛的位置
仁爱暗沙
仁爱暗沙
仁爱暗沙
位置南海
坐标9°43′N 115°53′E
群岛南沙群岛
长度15公里
宽度5.6公里
实际管理方
 菲律宾
巴拉望省卡拉扬市
主权声索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地级市海南省三沙市
 中华民国
直辖市海南特别行政区(法定行政区划)
高雄市旗津区中兴里(实际代管[1]
 越南
庆和省长沙县
人口统计
人口0 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称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的新的领海基线[2]
南沙群岛2012年形势图,标出各国声索线、驻军之岛礁及固定翼机场。

自1999年,菲律宾的一艘老旧登陆舰「马德雷山号」搁浅仁爱礁后,一直未被拖走,目前舰上由7名菲律宾海军陆战队人员看守,菲律宾以空中投送方式补给物资,还对搁浅军舰进行加固,打算以搁浅军舰为前哨站。[7][8]中华人民共和国指摘菲方的侵害主权行为,要求菲律宾立即拖走坐滩军舰,并派军舰及海警船控制仁爱礁周边海域进行严密监视,随着南沙群岛美济礁的建设日趋完善,定期常态化巡航仁爱礁。中华民国亦宣称对于仁爱礁拥有主权,但目前无实际的军事行动。

位置

仁爱暗沙位于美济礁东南方(09°55′N 115°32′E),靠近南沙群岛东北部危险地带的中心,环礁北部及东部皆无人居住。[9][10]仁爱暗沙为泪滴状环礁,南北长11海里(20;13英里)[11],周围布满珊瑚礁[12]

历史

2013年之前

1935年
  • 中华民国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公布的名称为“汤姆斯第二滩”。
1947年
1983年
1987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沙综合科考队对南沙群岛进行综合调查,曾经登陆仁爱礁,并且留下了中国石碑和标识物。[15]
1999年
  • 5月9日 (美国轰炸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事件次日),菲律宾海军一艘继承自南越的破旧坦克登陆舰「马德雷山号」驶往仁爱礁,菲律宾政府声称“船底漏水,不得已‘坐滩’”,在仁爱礁西北侧礁坪坐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随即提出抗议,后经中菲双方多次交涉,菲方均拒绝拖走,并以57号舰为据点,长期驻守7名士兵,采用定期轮换舰上人员的方式形成了菲律宾对此礁的实际控制。[16]但中国执法船只不断加强巡视,并且中国军舰频频在相关海域游弋,给菲律宾驻军形成很大压力。
2012年
  • 4月10日,发生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和2012年7月11日的半月礁中国560舰搁浅事件。
  • 12月,菲律宾从苏禄省调动80多名接受过登岛守礁战训练的海军陆战队员,分别驻守到仁爱礁等岛屿上,其中仁爱礁有海军陆战队员12名,技术维护员数名。[17]

2013年

  • 3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海巡31船编队对仁爱礁进行海空一体化巡逻,未发现菲律宾此前「坐滩」的57号坦克登陆舰,也未收到菲律宾方面的抗议。根据广州海事局新闻报道,仁爱礁重新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控制,中国大陆渔船可自由进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也定期巡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开始计划在礁上修建助航标志。[18][19]
  • 4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主持例行记者招待会披露了被菲律宾侵占的8个南海岛礁具体名称。指责菲律宾自20世纪70年代起,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非法侵占了中国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包括马欢岛费信岛中业岛南钥岛北子岛西月岛双黄沙洲司令礁并要求菲方从中国岛礁上撤走一切人员和设施,但在披露的8个岛礁中并无包括仁爱礁。
  • 5月9日,菲媒称一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驱逐舰、两艘海监船和两艘渔船与5月8日出现在仁爱礁附近海域,菲海军于5月8日下午接到有关报告后在5月9日派出一艘PS36孔雀级巡逻舰阿波利纳里奥·马毕尼号、一艘PS74驱逐舰黎刹号和一艘PS71运兵辅助舰AS71孟仁号前往仁爱礁海域监视中国大陆舰只。[20]
  • 5月21日,菲律宾21日表示,已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军舰进入仁爱礁对中方提出抗议。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赫尔南德斯的话说:“我们已就中国政府船只刺激性、非法地出现在Ayungin(即仁爱礁)附近,向马尼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提出抗议。”他声称,一艘中国军舰和两艘中国海监船目前仍在仁爱礁附近。[21]
  • 5月23日,《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证实:“自去年中菲黄岩岛对峙发生后,菲律宾就已经开始强化仁爱礁及其它菲占中国南沙岛礁的驻军。”[17]
  • 5月24日,广州海事局新闻宣称:“仁爱礁已处于中国的实际控制之下,中国渔船可自由进出,中国海军也定期巡视。”[22]
  • 5月25日,中华民国外交部发布新闻稿:“无论就历史地理国际法而言,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及其周遭水域俱属中华民国固有领土及水域,主权属于中华民国,不容置疑。中华民国对该四群岛及其水域享有一切应有权益,仁爱暗沙位处南沙群岛,任何国家无论以任何理由或方式予以主张或占据,均属非法,政府一概不予承认。”,同时呼吁各方保持克制,搁置争议,共同开发。[23]
  • 5月29日,环球网报道据菲律宾第5电台《Inter Aksyon》5月27日的报道,为了避免加剧仁爱礁紧张局势,菲律宾政府已决定不采取任何可能会激化局势的行动。菲律宾总统府副发言人瓦尔特27日在接受菲律宾一家官方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深思熟虑的选择。菲律宾面对任何‘挑衅’行为将不予以回应,且绝不采取任何行为以激化局势。我再次强调,我们对于领海纠纷的一贯态度是提出我方立场,将之上诉国际法庭。我们坚决不采取任何激化局势的行动,以防局势偏离我们的和平主张。”报道称菲律宾渔民抱怨中国船只的出现令他们不能再到仁爱礁或南海一部分海域捕鱼。瓦尔特说,菲律宾渔业和水产资源局已经在近海设置了人工鱼礁,渔民将不再需要去中国船只出没的远海捕鱼了。[24]
  • 6月9日,军事专家罗援声称中方在仁至义尽之后,将以「步步为营的策略夺回仁爱礁」。[25]
  • 6月19日,菲律宾官方正式宣布,菲西军区完成了对仁爱礁等岛屿的补给及驻军轮调作业,“过程没有发生任何敌对事件”,据称2艘在仁爱礁附近海游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监船域未敢实施任何躁动行为。[26][27]这次事件显示菲方在该地可以在不通知中国的情况下在仁爱礁开展任何活动,控制权基本掌握在菲律宾一方。[28][29][30][31][32]目前,据称约有12名菲律宾海军陆战队人员驻守在仁爱礁。[33]
  • 6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表示「绝不会接受菲律宾以任何形式非法侵占仁爱礁。」[34]又指「中国对仁爱礁有无可争辩主权[35]。」
  • 6月25日,菲律宾的侦察机坠落仁爱礁,两名飞行员失踪。[36]
  • 6月30日,军事专家杜文龙认为「外交部没有承认菲律宾对仁爱礁的实际控制。」[37]
  • 7月18日,菲律宾抗议指「仁爱礁和黄岩岛被掠夺」。[38]
  • 7月30日,日本共同社报道指美军帮助菲律宾侦察南海岛屿,报道称菲律宾一份政府文档显示美军派出反潜侦察机以菲律宾为据点密切侦察中国军方的活动。[39]
  • 8月,卡拉扬市市长尤吉尼奥(Eugenio Bito-onon)登上坦克登陆舰57号视察五天,附近的中国大陆船只并未有任何行动[40]
  • 8月5日,环球邮报引述一份「机密军事报告」指中国南海舰队设计的新巡逻路线覆盖了九段线以内的所有争议岛礁。报道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把其「占领」下的岛礁上的军事设施都升级了,又认为中国新设计的巡逻路线令南海局势“更加动荡”。[41]但其后环球时报的报道则提到该份「机密军事报告」来源不详(国籍不明),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于4月披露被菲律宾「侵占」的8个南海岛礁中,并没有提及仁爱礁[42],但学者王晓鹏则将其解读为「仁爱礁处于中国的实际控制之下」。[43]
  • 8月25日,菲媒报道引述一名菲律宾渔民指一些当地渔民在捕鱼期间因天气欠佳而转到仁爱礁暂避和煮食,当时在附近的两艘中国监视船并未作出任何行动。渔民在休息后返回巴拉望省[44]
  • 8月28日,菲律宾军队总参谋长包蒂斯塔(Emmanuel Bautista)表示「南海争议菲国将继续避免与中国对抗,但需要更大的美国军事存在。在南海领土主权争议日趋激烈之时,菲律宾不会改变避免对抗的政策,但菲国为保护自己的领土正在组建最低限度的防卫能力,以阻吓潜在的侵略者,让他们采取敌对行动前三思。」他又表示菲律宾在仁爱礁仍持续驻有一支海防巡逻队,而他们也观察到中国海监船持续在仁爱暗沙附近出没,距离约为2~5英里。[45]同日,卡拉扬市市长尤吉尼奥(Eugenio Bito-onon)称有中国渔民使用化学物料破坏当地珊瑚礁[46]
  • 11月11日,菲律宾海军陆战队高级军官表示在台风海燕吹袭后,船上队员安全无事,而附近的中国船只则早在台风到达前数天离开,至当天仍没有回来的迹象[47]

2014—2021年

2014年
  • 3月29日,菲律宾派出一艘民用渔船运载物资前往仁爱礁进行补给,期间在附近海域与中国海警船对峙长达两小时,其后成功抵达搁浅船只补给和轮换驻兵[48]。此次菲律宾向仁爱礁派出补给船,随船还有十几位外媒记者,以此向中国海警施压[49]。4月1日被问及乘菲方民用船只赴仁爱礁的各国记者有何体验时,菲总统府新闻官科罗马称,这些记者收到中国运营商发来的手机短信:“欢迎来到中国”[50]。对此,中国移动官方微博4月5日指「海南分公司核实该短信是菲手机用户3月29日漫游到中国移动网络时发送」[51]。菲律宾电话网络服务供应商环球电讯回应指「技术上无线电波可以在无建筑物阻隔的海上发送很长距离,因此手机用户在该片海域接收到其他电讯供应商的信号并不奇怪。」[52]
  • 3月30日,菲律宾以电子文档形式向海牙国际仲裁庭(常设仲裁法院、盈利机构,非联合国机构)递交了长达4000页,并包含多于40张地图的分析和证据材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南海提出的主权要求进行反驳[5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对此重申拥有南海主权,不接受国际仲裁[54]
  • 5月9日,菲律宾海军派出了一艘PS-36“孔雀”级巡逻舰、一艘PS-74护卫舰和一艘PS-71运兵舰到仁爱礁和半月礁监视中国大陆船只的动向[55]
2015年
  • 2015年7月14日,菲律宾称正对在仁爱礁坐滩军舰“维修”加固,把混凝土基础放置在船体内,以稳定船体。
2016年
2021年
  • 11月16日,菲律宾派两艘补给船驶去仁爱礁补给的途中,被两艘中国海警船靠近阻拦前进,另一艘海警船发射水炮,持续约一小时,两艘菲律宾补给船被迫中止任务。菲律宾外交部部长洛批评中方行为是非法,他提醒中方,菲方公务船只受《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保护,未来将继续前往仁爱礁补给,警告若中国不保持克制,将损害两国关系。[57]

2023年

  • 2月13日,菲律宾海巡署发声明指,一艘菲方海警船于2月6日支持驻扎仁爱礁的菲海军陆战队进行轮换和补给时,在离仁爱礁近20公里处,两度被中国海警船以军用级别的激光照射,使舰桥上的船员短暂失明,菲律宾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并召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菲律宾大使。[58][59]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表示,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事发当日菲律宾海警船未经中方允许擅自闯入仁爱礁海域,中国海警船依据该国国内法和国际法,维护中国主权和海上秩序,现场操作专业和克制,希望菲方尊重中方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60]
  • 4月23日,多家媒体获邀登上菲律宾海巡署巡逻舰参观菲舰在南海巡逻,当菲国巡逻舰驶近菲国海军陆战队驻守的仁爱暗沙时,双方距离仅50码。[61][62]菲方巡逻艇被迫改变方向及关掉引擎。[63][64]4月28日,菲律宾外交部呼吁中华人民共和国尊重菲律宾在西菲律宾海的权利,指中国海警干涉有关例行巡逻任务完全不符合航行自由,并涉及违反标准航行惯例的高度危险的动作,认为有关举动对菲律宾船只及其船员的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61][6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表示,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指菲方擅自闯入仁爱礁海域,并蓄意采取挑衅举动,逼近中方海警船,指中国海警船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发生碰撞事故,有关操作专业、克制,又强调菲方船只搭载记者冲闯仁爱礁海域,是一场有预谋的挑衅行为,并借机炒作,中方对此表示严正抗议和强烈不满。[66]美国则呼吁中国停止其挑衅和不安全的行为。[67]
  • 5月12日,菲律宾派遣巡逻舰接近仁爱礁海域,并且一度包围了一艘中国海警船。[68]
  • 6月8日,菲律宾西部军区司令卡洛斯,乘菲律宾海巡署补给船,登上了仁爱礁,并穿军服和守礁军人举行菲律宾国旗升旗仪式,引发中国海警船强化检查措施。[69]
  • 7月5日, 菲律宾指菲律宾海巡署船被一艘中国海警船跟踪、骚扰和阻碍,[70]而两艘中国海警船接近两艘菲律宾巡逻船相近90米。当时菲方正在护送向仁爱礁一处军事设施运送物资的船只。[7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则说当日菲律宾海警船未经中方允许,擅自闯入仁爱礁附近海域,中国海警船依法开展执法活动,有关操作专业克制。[72]
  • 8月5日,菲律宾2艘运补船和2艘海警船进入仁爱礁邻近海域。当时,菲律宾海巡署正在护送数艘包租船,为仁爱礁的菲方军事人员运送粮食、水、燃料和其他物资。 [73]中国海警对菲船只进行了拦阻。[74]菲律宾海巡署「强烈谴责中国海岸警卫队的危险举动以及对(其)船只非法使用水炮的行为」。[7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称,“中国海警船依法予以拦阻,并采取了警示性执法措施,在多次喊话警告无效的情况下,为避免直接拦阻出现碰撞,使用水炮实施警示,现场操作专业、克制,无可非议”[76]。8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要求菲方立即从仁爱礁拖走坐滩军舰,恢复仁爱礁无人无设施的状态。[77]8月22日,菲律宾2艘运补船和2艘海警船进入仁爱礁邻近海域。中国海警对菲船只全程跟踪。[78]9月8日,菲律宾2艘运补船和2艘海警船进入仁爱礁邻近海域。中国海警对菲船只全程跟监。[79]10月4日,菲律宾“西菲律宾海国家工作小组”(NTF-WPS)宣布为驻扎在阿云金暗沙的马德雷山号军舰上的菲方军事人员运行的轮换和再补给任务再次取得成功。中国海警局表示,中方对菲方船只进行严正警告、全程跟监[3]。10月22日,中菲船只在仁爱礁临近海域发生两次碰撞,第一次为中国海警船和菲律宾武装部队承包的补给船,第二次为菲律宾海警船和中国渔船。[80]11月10日,菲2艘小型运输船和3艘海警船来到仁爱礁邻近海域。中方表示作出临时性安排。[81]
  • 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军方指美国吉福兹号濒海战斗舰驶入仁爱礁邻近海域。美国海军则表示美国第七舰队在过去几十年每天都在南中国海执行任务。[82]
  • 12月10日,菲律宾2艘海警船、1艘公务船和1艘运补船向仁爱礁的军舰运送建筑物资时与中国海警船发生「剐蹭」。[83]当天菲武装部队参谋长等人访问了搁浅在仁爱礁的马德雷山号军舰。[84]

2024年

  • 1月21日,菲律宾空军以超低空空投方式,对搁浅在仁爱礁的「马德雷山号」登陆舰进行补给[5]
  • 2月2日,菲方1艘小型民船向仁爱礁军舰运送生活物资时,遭到中国海警跟监。[85]
  • 3月5日,中国海警声称对驶入仁爱礁海域的菲律宾船只采取管制措施。[86]菲律宾指责中国海警的“危险动作”,导致菲海警船与一艘中国船只相撞,并造成4名菲律宾人受伤。中国海警则发布声明表示,的确有轻微刮蹭发生,但责任全在菲方。美国驻菲律宾大使谴责中国的行动。[87]
  • 3月23日,菲律宾船只驶入仁爱礁邻近海域,中国海警声称对其采取管制措施。[88]菲律宾方面表示中国水炮导致其三名军人受伤[89]。3月25日,菲律宾外交部2召见中国大使馆的代办,并指示菲律宾驻北京使馆向中国外交部提出正式抗议。[90]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表示已就菲方派船只非法侵闯仁爱礁向菲外交部提出严正交涉。[91]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向菲律宾副外通电话,表示就菲律宾向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实施运补等问题提出严正交涉。[92]

参考文献

  1. . 台北: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2018年2月: 146. ISBN 978-986-05-5274-4 (中文(台湾)).
  2. 1996-05-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基线的声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南沙群岛在线,2005年3月15日
  3. .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23-10-04 [2023-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0) (中文).
  4. . 早报. 2023-08-19 [2023-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1) (中文).
  5. . 经济日报. 2024-01-28 [2024-01-28] (中文).
  6. (PDF). pacom.mil. February 23, 2023.
  7. 中国海警监视仁爱礁,菲非法坐滩破军舰近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凤凰军事]
  8. . [2014-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3).
  9. NGA Chart 93046 – SE Dangerous Ground
  10. NGA Chart 93045 – NE Dangerous Ground
  11. (PDF). Sailing Directions (Springfield, Virginia: United States National Geospatial-Intelligence Agency (NGA)). 2017: 15 (英语).
  12. . NASA. [21 March 2014].
  13. 广东省地名委员会. 1. 广州: 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1987: 204. ISBN 80522-023-9.
  14. . 越南通讯社中文网. 2016-07-12 [2016-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8) (中文(中国大陆)).
  15. . 新浪军事. 2012-07-17 [2012-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0) (中文(中国大陆)).
  16. . 搜狐. 2012-07-15 [2012-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8) (中文(中国大陆)).
  17. . 网易. [2013年5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6月11日) (中文(中国大陆)).
  18. . 广州海事局. [2013-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9) (中文(中国大陆)).
  19. . [2013-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6).
  20. . 新浪军事. 2013-05-10 [2013-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中文(中国大陆)).
  21. . [2013-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9).
  22. . 腾讯网. [2013年5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19日) (中文(中国大陆)).
  23. . 网易. [2013年5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6月9日) (中文(中国大陆)).
  24. . [2013-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25. . [2013-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6. . BBC. [2013年6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6月23日) (中文(中国大陆)).
  27. . 新华网. [2013年6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8月23日) (中文(中国大陆)).
  28. . 网易. [2013年6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6月23日) (中文(中国大陆)).
  29. . SunStar Manila. [2013年6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8月24日) (英语).
  30. . [2015-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6).
  31. . [2013-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32. . [2013-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33. . [2015-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6).
  34. . BBC. [2013年6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28日) (中文(中国大陆)).
  35. . [2013-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36. . [2013-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0).
  37. . [2013-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3).
  38. . [2013-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7).
  39. . [2013-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6).
  40. . 2013-11-02 [2013-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41. . [2013-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9).
  42. . [2013-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43. . [2013-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44. . [2013-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45. . [2013-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4).
  46. . [2013-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5).
  47. . [2013-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2).
  48. . 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 2014-03-31 [2014-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49. .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50. .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51. .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52. .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4).
  53. . 华尔街日报. 2014-03-30 [2014-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4).
  54. . 中央社. 2014-03-31 [2014-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8).
  55. . [2014-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31).
  56. . 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安全双周报. 2021-11-18 [2023-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6) (中文).
  57. . [2021-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8).
  58. . on.cc东网. 2023-02-15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8) (中文(香港)).
  59. . Now 新闻.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1) (中文(香港)).
  60. . news.rthk.hk.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4) (中文(台湾)).
  61. . www.aljazeera.com.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9) (英语).
  62. . 中央社 CNA.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9) (中文(台湾)).
  63. . 无线新闻 TVB News.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2) (中文(繁体)).
  64. . BBC News. 2023-04-28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9) (英国英语).
  65. . Benar News.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3) (英语).
  66. . www.fmprc.gov.cn.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4).
  67.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23-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1).
  68. . Yahoo News. 2023-05-15 [2023-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0) (中文).
  69. .
  70. Reuters. . Reuters. 2023-07-06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8) (英语).
  71. . NHK WORLD.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4) (英语).
  72. . 环球网.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8) (中文(中国大陆)).
  73. . Yahoo News. 法新社. 2023-08-07 [2023-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7) (中文(繁体)).
  74. . 军事频道_央视网(cctv.com). 2023-08-06 [2023-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6) (中文).
  75. .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23-08-07 [2023-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5) (中文(繁体)).
  76. . 腾讯网. 2023-08-07 [2023-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7).
  77. . 中国新闻网. 1970-01-01 [2023-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0) (中文).
  78. . 澎湃新闻. 2023-08-22 [2023-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2) (中文).
  79. . 新华网_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3-09-08 [2023-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9) (中文).
  80. . 联合早报. 2023-10-22 [2023-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0) (中文).
  81.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3-11-10 [2023-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0) (中文).
  82. . 联合早报. 2023-12-04 [2023-12-04] (中文).
  83. . 联合新闻网. 2023-12-10 [2023-12-10] (中文).
  84. . 中国报 China Press. 2023-12-15 [2023-12-15].
  85. . 美国之音. 2024-02-03 [2024-02-03] (中文).
  86. . 联合早报. 2024-03-05 [2024-03-05] (中文).
  87. . 美国之音. 2024-03-05 [2024-03-06] (中文).
  88. . 中国日报网. 2024-03-23 [2024-03-23] (中文).
  89. .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24-03-24 [2024-03-25] (中文).
  90. . e南洋. 2024-03-25 [2024-03-25] (中文).
  91. . 中央社 CNA. 2024-03-25 [2024-03-25] (中文).
  92. . 联合新闻网. 2024-03-25 [2024-03-25] (中文).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