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路 (臺北市)
仁愛路是臺灣臺北市的重要幹道,為東西向道路,共有四段,仁愛敦南圓環以西屬西向單行道,以東則為雙向道,仁愛敦南圓環的西向單行道與南邊的信義路東向單行道構成一個互補的單行道網。仁愛路東抵臺北市政府,西抵臺北府城東門(景福門)直通凱達格蘭大道;仁愛路東端之府前廣場假日常封閉舉辦活動使用。仁愛路與敦化南路交會處之圓環(仁愛敦南圓環),常做為臺北燈會活動之主燈區。仁愛路亦為臺北市著名的林蔭大道之一,路中央布設公車專用道。

航拍仁愛敦南圓環(2020年)

從仁愛路四段眺望台北天際線
歷史
仁愛路闢於日治時期,在1932年的都市計畫中即已被預定闢為林蔭道路,稱為東門大通(或稱東門通、東門町通)。戰後將路終點由新生南路累次向東延伸。1958年臺北市政府將松山機場至總統府必經之敦化南路與仁愛路(安東街至敦化南路段)拓為60公尺寬,以作為國際迎賓大道。1967年臺北升格直轄市之後,臺北市政府又將仁愛路東延至基隆路,其中仁愛路三段更闢為100公尺寬的林園大道,為目前臺北市最寬敞的道路。[1]
分段

仁愛路林蔭大道

仁愛路一段
仁愛路共分四段。
道路設計
車道數

福華大飯店前仁愛路三段的分隔島。
號碼
- 一段:單號1~59,雙號2~50
- 二段:單號1~99,雙號2~108
- 三段:單號1~145,雙號2~160
- 四段:單號1~507,雙號2~520
寬度
- 一段~二段:40公尺
- 三段:60~100公尺
- 四段(復興南路-光復南路):60公尺
- 四段(光復南路-市府路):40公尺
沿線設施(由西至東)
|
|
參考來源
- 卞鳳奎. (PDF). 臺北市新生南路2段86號8、9樓: 臺北市大安區公所. 2011-09: p.203 [2018-06-14]. ISBN 978986028549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11) (中文(臺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