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

人日指每年农历正月初七,出自于东方朔的占候之术,以当日之阴晴,断定所主之物衰旺,后来初七人日变为庆祝人的日子,于「正旦画鸡于门,七日帖人于帐」。人日亦称为“七元节”、「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及「人七日」,越南称为开贺节

典故

传说汉代东方朔的占书记载,农历新年的首八天为人类和不同畜牧作物的占日,依次序为「初一是,初二是,初三是,初四是,初五是,初六是,初七是,初八是。」当天天气晴朗,预示此物今年兴旺[1]晋朝董勋答问礼俗说》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食俗

华人

人日当天会吃的有七菜羹七菜粥及第粥面条面线盒子菜等。有些地区会于庭院摊煎饼「熏天」。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则会以「七彩鱼生」代替七菜羹。粤港人喜爱吃及第粥。

日本

日本人于人日会吃七草粥

习俗

据说汉代已有人日习俗,至魏晋后更开始受重视。古人会于人日当天戴上「人胜」(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的习俗。唐代后,皇帝会赐彩缕、人胜及登高大宴群臣。若人日天气晴朗,则主当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宋朝人过人日,会在窗户上面雕画小人、去道观里烧高香、吃酸馅[2][1]

人日当天亦有放花炮烟花等习俗。

亦有习俗,禁止宰杀当天占候所主之物;以及不会对小孩进行管教和对囚犯用刑。

有些地区在过年期间到人日才可以洗头和做针线活(其他日子则不允许)等,朝鲜传统把人日视为开市日。

轶事

  • 清代乾隆皇帝认为自己于雍和宫出生,故每年人日都会到雍和宫瞻礼,据《清高宗御制诗集》记载:「来瞻值人日,吾亦念初生。」

参考

参考文献

  1. . [2018-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2. 一种面茧、两头尖尖像是蚕茧的厚皮包子,用雪里蕻等荤素馅料发酵过而有独特酸味,常是寺庙的常餐(寺庙为素包),亦有人叫「角子」,却不是饺子的前身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人日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