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背景

白帝城
大历二年(西元767年),56岁的杜甫流亡到了夔州(今中国重庆奉节)。诗成之时正是重阳节,杜甫登上白帝城附近的高台,此时他患有疾病,至交也相继去世,而唐朝也正处于风雨之中,于是杜甫有感而发,写下了此诗。
作品原文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评析
-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二联不用故事,自然高妙。」
-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这首诗是工部最有名的七律,小孩子都读过的。假令我们当作没有读过,掩住下半首,闭眼想一想情形,谁也该想得到是在长江上游——四川湖北交界地方秋天一个独客登高时候所见的景物。底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那两句,不过章法结构上顺手一点,其实不用下半首,已经能把全部情绪表出。」
参考数据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必修三 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页113-11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