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拳
少林五形拳
民国初年,上海「精武体育会」元老卢炜昌拥有一本名为「少林宗法」附有拳势图册之抄本,无作者姓名,卢炜昌称得自山西友人者。书内图像,纯是广东之洪拳。
1915年有尊我斋主人所撰之《少林拳术秘诀》发行,并无拳谱拳势图。内容与「少林宗法 」无异。
(少林宗法)或(少林拳术秘诀)。内容拟似武术小说,今人所说有关所谓「少林派」之传闻,多由此而来。
据其说法,宋末元初,少林寺之拳术还未为世人称许(相信指清初)。相传主持觉远(相信指陈享)得前人留传之法,变散式为整式,将(十八罗汉手)发展成七十二手之佛拳(被禁后改称花拳)。他仍未满意,乃改装外出求师。后得兰州李叟(参见李家拳条),及洛阳同福(蔡福)寺白玉峰(五拳)之武学。将各路拳法融合,使少林(相信指陈享)手法增至一百七十余手(172式),分龙、虎、豹、蛇、鹤五式,即今蔡李佛裹所收集的五形八卦拳,后演生出洪家五形拳。觉远(相信指陈享)注重武德,订「少林戒约十条」约束僧徒。
阮奕溪五形红拳
中国南方武术,旧式洪拳系。
承传
李铁传至杨术夫,而杨传外甥阮奕溪。
基础训练
由十字拳入手,十字拳(蔡家拳-入门拳),全部六十八招,分练拳、 爪、指、掌、马、腰。
- 初阶
五形拳之单支练习(即龙形拳、蛇形拳、虎形拳、 豹形拳、鹤形拳)
- 高端
从而小五形,然后大五形,反复练习,最重要的是学者在练习时,要自我想像入形。练龙形即为龙,练虎形即为虎。后来街头卖艺者发展成神功等。
此拳术强调不可拘泥于固定招式,接桥则变,盖拳招本无定法。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