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号

书名号,是用于标明语段中出现的各种书名、篇名、报刊名、文档名等作品名称的符号,分为双书名号《》」(直排︽︾)、单书名号〈〉」(直排:︿﹀)。

《》
书名号

用法

  1. 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档名等。
  2. 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本、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
  3. 标示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称中占主导地位的软件名。
  4. 标示作品名的简称。
  5. 当书名号中还需要书名号时,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1]

历史

1919年,中华民国政府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规定以浪线(横排为,置于字下方;直排,置于字左)为书名号。

1951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标点符号用法》,1951年10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秘书厅作为《公文处理暂行办法》的附件发布,沿用《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的规定。其中规定:“多数书刊、文档不用专名号、书名号,遇到团体名、书刊名、篇名之类的时候,就借用引号来标明,让读者注意。”

1954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发布全国书刊统一实行横排的通知。竖排引号逐渐转为西式横排引号。

在20世纪50年代,横排书刊的书名号多用英式引号()[2]

为了避免书名号与引号混淆,后改用法式与俄式的尖角引号()作为书名号,逐渐演变为现在的书名号[2]

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文本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标点符号用法》,确定以为引号,以《》为书名号。

2008年9月,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定《重订标点符号手册》,将《》和〈〉列为乙式书名号。

使用情况

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书名号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即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 〉),例如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外双内单。浪线书名号,现在仅在古籍配合专名号一起使用,如: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有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另外,GB/T 15834-2011 《标点符号用法》内建议直排时使用浪线书名号。

香港

早期使用波浪线书名号(﹏﹏),但排版及书写不便,现在通常使用新式的书名号(《》),而波浪线书名号(﹏﹏) 则通常用于学校课本

台湾

台湾早期的书名号一律为浪线书名号(﹏﹏),输入、排版十分不便,和私名号一样渐渐淘汰消失中。后来,中华民国教育部于2008年9月颁定《重订标点符号手册》将《》和〈〉列为乙式书名号[3]。中小学的教科书仍以浪线书名号为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GB/T 15834的规定不同,中华民国(台湾)在使用书名号时,有时可以在并非嵌套的情况下在篇章中直接使用单书名号。[4]

电脑应用

角型书名号可用电脑直接输入。但是单书名号不同于数学的小于号(<)和大于号(>),双书名号也不能写作两个小于号和大于号相叠加。

而对于浪线书名号,由西方主导设计之Unicode并未提供百份百符合定义之书名号,只有「⌇」(WAVY LINE,U+2307)、浪线「〰」(wavy dash,U+3030)、顶浪线「﹋」(wavy overline,U+FE4B)、双重顶浪线「﹌」(double wavy overline,U+FE4C)及底浪线「﹏」(wavy low line,U+FE4F)亦可连用,及用于直排之「︴」(presentation form for vertical wavy low line,U+FE34),但于现代文书软件难以实际配合文本使用。部份软件如OpenOffice.orgLibreOffice可以在文本加「底浪线(wavy underline)」,但和以底线专名号一样无法自动断词。如果要解决前述的无法断词的问题,可以在两字词间加入一号字体大小的空格作临时技术手段。

比较:

两条WAVY LINE(U+2307)
两条浪线(U+3030)〰〰
两条顶浪线(U+FE4B)﹋﹋
两条双重顶浪线(U+FE4C)﹌﹌
两条底浪线(U+FE4F)﹏﹏
直排底浪线(U+FE34)

范例

  •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影剧名等等,用书名号标示。例如:
    1. 《天龙八部》是金庸的作品。
    2. 你读过大江健三郎的《如何造就小说家如我》吗?
    3. 露易丝在著名的《美国自然科学家》杂志发表一篇七弦鸟的研[4]
    4. 我很喜欢邓丽君演唱的小城故事
    5.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龙猫》很好看。
  • 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仅中国大陆用法)。例如:
    1. 《〈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 书名接着篇、章、卷名,可用双书名号标示书名、单书名号标示篇、章、卷名(仅台湾用法)。例如:
    1. 《论语》〈学而〉
    2. 《史记》〈项羽本纪〉
    3. 《庄子》〈逍遥游〉
  • 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亦可用「间隔号」标示。例如:
    1. 《孟子·梁惠王》
    2. 《荀子·正名》
    3.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其他语言

英文没有书名号。书名直接以斜体字来表示,如 。而以引号表示篇名,如 。

日文的书名号为双引号,并不使用双角号《》[注 1],篇名则使用单引号表示。

部分西文语言使用外形接近中文书名号的Guillemet作为引号使用,例如或。该字符码位如下:

  • U+00AB « LEFT-POINTING DOUBLE ANGLE QUOTATION MARK
  • U+00BB » RIGHT-POINTING DOUBLE ANGLE QUOTATION MARK
  • U+2039 SINGLE LEFT-POINTING ANGLE QUOTATION MARK
  • U+203A SINGLE RIGHT-POINTING ANGLE QUOTATION MARK

标准的AZERTY键盘及加拿大法语QWERTY键盘皆有西文双“Guillemet”。以下为部分输入西文“Guillemet”的方式。

«»
DOS+Windows[lower-alpha 1] Alt+174 Alt+175
Windows[lower-alpha 2] Alt+0171 Alt+0187 Alt+0139 Alt+0155
HTML
注释:
  1. OEM 代码页设为 CP437 或 CP850
  2. ANSI 代码页设为 CP1252

注释

  1. 日文的“《》”符号,一般多用于「特定之名称」,例如《○○商社》、《○○会馆》。

参考文献

  1. . www.moe.gov.cn. [2023-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2).
  2. 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 p. 290
  3. . [2015-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重订标点符号手册》修订版(网络试用版)
  4. 中华民国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撰稿原则与稿件格式/标点符号规则 存盘,存档日期2003-04-23.

外部链接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