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衣
中衣是东亚传统服装(汉服、韩服、和服、越服、琉装)外衣和内衣之间的服饰。又称中襌、中单、襌衣。「禅衣」又专指衬于冕服、爵弁等礼服内的素纱衬衣(亦即[1]),礼服配的中单在赤色的衣领上刺绣有纹饰,唐代以前的文献记载,多作“黼”纹。黼,斧形纹饰,意寓能决断。是古代冕服上所施一十二章纹之一。
中衣 | |||||||
![]() 汉服中单 | |||||||
汉语名称 | |||||||
---|---|---|---|---|---|---|---|
简化字 | |||||||
| |||||||
名称 | |||||||
谚文 | |||||||
汉字 | |||||||
| |||||||
日语名称 | |||||||
汉字 | |||||||
|
一些款式的服装穿着后会露出中衣衣领,突出衣服的层次。
中衣与中单
「中衣」专指衣长至衣长齐胯到齐大腿不等的上衣,「中单」则专指身长齐脚的中衣。一般以「中衣」一名概括之。日语称半身中衣为「半襦袢」,全身中单则称为「长襦袢」。汉服常服用的中衣多为素色、无花纹,衣领与衣身同色,韩服官服用中衣为白色有暗花,和服的中衣则常有衣领与衣身不同色和有图案。半身中衣下身会配中裤或中裙。
现代的发展和演变
由于现代人不习惯穿多层衣服,于是出现了代替中衣的假领。此外,为了方便配衬不同颜色的外衣,又出现了可替换半衿,使用时缝于中衣领上,免却购买多件不同颜色中衣的麻烦。
注释
- 汉刘熙《释名·释衣服》:「中衣,言在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 《礼记·郊特牲》:「绣黼丹朱中衣」
- 《晋书》卷二五《舆服志》:「(皇太子)衮衣九章,白纱绛缘中单,绛缯𫖒,采画织成衮带,金辟邪首,紫绿二色带,采画广领、曲领各一,赤舄绛袜……释奠,则远游冠,玄朝服,绛缘中单。」绛缘中单指镶有深红色缘边的中单。
- 《敦煌汉简释文》1144: 单襦、复襦各二领,单衣、中衣各二领。
- 《太平御览》卷四〇三引虞预《会稽典录》:“郑弘为灵文乡啬夫。民有弟用兄钱者,未还之,嫂诣弘诉之。弘卖中单为叔还钱。”注:“即今之汗衫也。”则中单可作汗衫。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汗衫,盖三代之衬衣也。《礼》曰中单。汉高祖与楚交战,归帐中,汗透,遂改名汗衫。”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