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寮

中洲寮(亦作「中州寮」[注 1])为台南市安南区的聚落,是「台江十六寮」之一,属于广义的和顺地区[注 2][2][1]。该聚落现在划分成州北里州南里,北面为与安定区之区界、东北有塭南里、东边有东和里、南面有新顺里与安顺里、西边有布袋[3][4][5]

中洲寮
中洲寮保安宫,当地庄庙
表记
汉字
台罗拼音
白天时的中洲寮夜市,该空地原是集蔗场。

该聚落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居民祖先大多来自学甲中洲,虽然聚落位于安南区的东北角,但因为台19线的经过,所以有良好的发展[2][1][5]

沿革

中洲藔在清末台江内海淤积成陆之后,渐有移民来此开垦[注 3]。早期居民多来自学甲中洲,以姓林、姓邱为大宗[注 4][2][1][5]。清末被划分在台湾县武定里,后来改制为安平县外武定里[1]。清朝时由于垦地大户曾对中洲藔与其他村庄严苛抽粮,于是居民团结起来,推举「林有」为代表向官府争地,最后成功[5]。而此事传说有学甲慈济宫保生大帝显灵帮助,是以居民感念而从慈济宫分香供奉,后来创建庄庙保安宫供奉保生大帝[1][5]

日治初期,中洲藔属于外武定里和顺藔庄,后来改为外武定区和顺藔庄[1]。大正九年(1920年)改制后,中洲寮成为「台南州新丰郡安顺庄和顺寮」底下的一个小字[5]。而日治时期因附近建有三崁店制糖所(永康糖厂),居民多种甘蔗,附近也设有糖铁运送原料至糖厂[1]

二次大战后,中洲寮因为聚落过大,所以被划分成两个里[5]

设施

中洲寮境内设有和顺国中和顺国小台南特教学校等学校,此外设有安南医院与仁爱之家[1]。台南市肉品市场也设在中洲寮,过去该市场[注 5]位于中西区的西门路一带,1973年向台糖买地后迁到现址[1]

聚落信仰中心是保安宫[6],供奉分香自学甲慈济宫的保生大帝[5][1]。此外当地尚有佛教的福国寺与基督教长老会和顺教会[1]

中洲寮夜市会在每周二、六营业,所在的空地过去是永康糖厂的集蔗场[1]。而过去中洲寮里曾有「集成戏院」,由王姓家族出地,集合地方仕绅资金而成,故名「集成」,但随着时代演变而没落结束营业[注 6][1]

其他

当地俗谚「外塭仔出网,六块寮捡孔,五块寮出泥鳅笼,中洲(州)寮出人通」,其中的「中洲(州)寮出人通」的是因为中洲寮发展较为快速繁荣,相对地有许多游手好闲之人[2][1]

台江十六寮七字歌谣「安身立命起草寮,地号出名十六寮,中洲、五块、公亲寮,和顺、南路、陈卿寮,总理府衙溪顶寮,草湖、布袋嘴、新寮,总兵镇守总头寮,学甲、溪南、溪心寮,盐田官衙本渊寮,大道公庙海尾寮。」

相关条目

注释

  1. 如安南区公所、Google map。又过去写作「中洲藔」。
  2. 广义的和顺指的是日治时期的「安顺庄和顺寮」,泛指台19线安和路段与长和路一带的聚落[1],狭义则指旧和顺。
  3. 具体开垦时间有咸丰年间(1860年左右)[2]与光绪年间(1875年左右)[5]等说法。
  4. 一说邱姓来自于笃加[5]
  5. 即日治时期的台南州台南市家畜市场[1]
  6. 该戏院除电影外,也有上演布袋戏与歌仔戏[1]。位置大约在四信安南分社附近[1]

参考数据

  1. 陈桂兰. .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014-12: 页235-245. ISBN 978-986-04-3023-3.
  2. 詹翘、范胜雄、何培夫、曾国栋、吴炎坤 等着. . 台南市文化资产保护协会. 2010年10月: 页101. ISBN 978-986-84830-4-0.
  3. . [2014-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4. . [2014-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5. .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1999年2月: 页430、479、480. ISBN 957-02-3370-2.
  6. . [2014-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