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
三通是台海两岸直接“通邮”、“通商”、“通航”的简称,主要是中国大陆提出与台湾方面就两岸之间的交流提议,中华民国政府则长期采取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作为对应。
因为两岸政府主张之管辖区域重叠,且除了民进党政府外,双方领导人各自宣称「一个中国」,此航线一般定义为:不是国内航线(道)、也不是国际航线(道),而是两岸航线。
历史背景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基于政治与军事理由,两岸断绝了交通往来。1977年行政院颁订《取缔匪伪物品管理办法》,对两岸交流采负面态度。1979年元旦,中国大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两岸应该立即「通商、通邮、通航」,是为三通。1987年,蒋经国政府宣布解严后不久立即开放台湾人民到中国大陆观光及探亲,也不再视中共政权为叛乱团体,但依旧拒绝三通。由于当时海峡两岸仍未有正式交通方式直接往来,当时台湾旅客需先飞往英属香港,然后再以其他交通方式或转机前往中国大陆。
1990年代,中国大陆发生多起劫机案件,有部分客机更被迫降落于台湾机场。后来两岸就劫机问题达成人机分离处理并视同犯罪案件处理的共识,这些案件才逐渐减少。
三通历史
航空


ELATO

SULEM

KASKA

OLDID
两岸航班的过境点
- 2003年,在陈水扁总统任期内,远东、华航、华信、立荣、长荣、复兴6家台湾籍航空公司申请开航两岸节日包机,但飞机需要经中途停留香港或澳门[1]。
- 2005年1月,中国国际航空、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南方航空、上海航空、厦门航空、海南航空6家大陆籍航空公司开始申请两岸节日包机谈判,并于1月15日达成共识:2005年春节包机采取双方对飞,飞经香港不落地的方式;包机时间为2005年1月29日至2月20日;飞行地点为北京、上海、广州、台北、高雄;参与飞行的航空公司双方各6家,班次是双方各24个往返航班[2]。飞经香港不落地指两岸飞机利用香港飞航情报区靠近台北飞航情报区的ELATO点(22.2°N 117.3°E)过境,进入对方领空的飞行情报区[3][4]。2006年、2007年春节期间继续执飞[5][6]。
- 2008年7月4日,在马英九总统任期内,两岸实现周末包机。[7]
- 2008年11月4日两岸签订《海峡两岸空运协议》,除对直航航点和定期安排等事项同意进行进一步协商外,还同意在原经过香港的过境航路的基础上开通台湾海峡北线空中双向直达航路R596:两岸航线利用东海上空,上海飞行情报区、台北飞航情报区、福冈飞行情报区和仁川飞行情报区交界SULEM点(27°26′20″N 122°25′19″E)过境,进入对方领空飞行情报区的B576航线BERBA点(27.0°N 123.0°E)和温州东山导航台(27°45′00″N 120°37′48″E)[8][9][10]。
- 2008年12月15日,两岸实现直接通航和常态包机。例如上海至台北航班最快只要82分钟就可完成整个飞行,为首条使用北航线的航班[11][12]。
- 2009年7月29日,海峡两岸空中直航再增加一条北航线R200,并开通第一条南航线R596,过境点为KASKA(28°41′57″N 123°41′39″E)和OLDID(23°00′00″N 117°30′00″E),分别和上海飞行情报区和广州飞行情报区交界[13]。第二条北航线是中国北方飞往台湾,南航线是广州飞往台北[14][15]。
海运
大三通航点及封发局
航空直航点(共39个)
- 台湾(9个):桃园、高雄小港、台中清泉岗、台北松山、澎湖、花莲、金门、台东、台南
- 中国大陆(30个):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南京、成都、重庆、杭州、大连、桂林、深圳、武汉、福州、青岛、长沙、海口、昆明、西安、沈阳、天津、郑州、贵阳、合肥、哈尔滨、南昌、宁波、济南、温州、汕头、黄山。
海运开放港口(共74个)
- 台湾(11个):基隆(含台北)、高雄(含安平)、台中、花莲、麦寮、布袋(先采项目方式办理),金门料罗、水头、马祖福澳、白沙、澎湖马公(5个“小三通”港口)
- 中国大陆(63个):丹东、大连、营口、唐山、锦州、秦皇岛、天津、黄骅、威海、烟台、龙口、岚山、日照、青岛、连云港、大丰、上海、宁波、舟山、台州、嘉兴、温州、福州、松下、宁德、泉州、肖厝、秀屿、漳州、厦门、汕头、潮州、惠州、蛇口、盐田、赤湾、妈湾、虎门、广州、珠海、茂名、湛江、北海、防城、钦州、海口、三亚、洋浦(48个海港),太仓、南通、张家港、江阴、扬州、常熟、常州、泰州、镇江、南京、芜湖、马鞍山、九江、武汉、城陵矶(15个河港)
封发局(共15个)
- 台湾(6个):台北、台中、高雄、基隆、金门、马祖。
- 中国大陆(9个):北京、上海、广州、福州、厦门、西安、南京、成都、苏州。
参考文献
- . 中新网. 2003-01-26.
- . 新京报 (搜狐网). 2005-01-16.
- . 人民网 (搜狐网). 2005-01-05.
- . 东南早报 (新浪网). 2005-01-06.
- . 新浪网. 2006-02-11.
- . 三秦都市报 (新浪网). 2007-01-26.
- . [2008-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7).
- . 新华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08-11-05.
- 陈国雄. . 自由评论 (自由时报). 2008-10-08.
- . 中国新闻网 (搜狐网). 2008-11-17.
- . [2008-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6).
- . 中国新闻网. 2008-12-18.
- . 2011-08-02.
- . 台海网 (新浪网). 2009-07-24.
- (PDF). 飞航服务总台.
- 新闻资料:两岸海上直航
- . [2008-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19).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