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貂角
三貂角(巴赛语:;西班牙语:[1])乃台湾本岛海岸最东端一处遍布岩石的岬角,位于台湾东北角海岸国家风景区,新北市贡寮区福连(尚离宜兰县头城镇石城边界将近5公里),为雪山山脉主脊往东北余脉末端延伸入海的海岬地带,也是当地热门旅游景点之一。
历史
1626年5月5日,来自菲律宾的西班牙船舰航抵台湾东北角海域[4],准备进占北台湾,西班牙人将此地原住民村落以基督教圣人耶稣十二门徒之一圣雅各伯为名,西班牙语称为「」(圣地牙哥),又有拼写成「」;荷兰文献记此地为「」,其旧称为「」(读为)。[注 1][6]:7-8,注24相传西班牙人于此创建圣地牙哥城堡,1630年西班牙道明会传教士在此兴建圣雅各伯教堂,后被台湾人以台语将其西语名字转译成「三貂角」,并将此名扩大使用到附近的海角一带,三貂角因而成为现今地名,与今日富贵角同为源于欧洲语言之地名。清代早期文献除了称此地为「三貂」外,亦有台语同音写为「山朝」、「三朝」等,于是有台语「三朝」讹传作「三貂」的附会说法,在清代新竹仕绅林占梅(1821-1868)于咸丰4年(1854年)作《咏三貂岭》并序中提到:「三貂,原名三朝;极言路险且长,非三朝不能越。日久,讹传作「貂」。盖是处皆峻巅崇山,地为台湾发脉之始,淡、兰分界之域。」[7]
参考数据
- . www.gutenberg-e.org. [2016-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 李文媛. . 苏峰楠 (编). .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策画 初版. 新北市: 联经. 2022-05: 52–59. ISBN 978-986-532-591-6.
- . [艾尔摩沙岛西班牙人港口描述图] (地图). Portal de Archivos Españoles. 1626-07-26 [202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9) –refcode: ES.41091.AGI//MP-FILIPINAS,216. Archivo General de Indias (Sevilla, España); Ministerio de Cultura y Deporte, Gobierno de España (西班牙语).
- . 东北角暨宜兰海岸国家风景区观光信息网. 东北角暨宜兰海岸国家风景区管理处. [2021-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30).
- 艾斯奇维. 由李慧珍·吴孟真·周佑芷·许壬馨·李毓中翻译. . 台湾文献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3-12, 54 (4): 284–305.
- 陈宗仁. . 台湾文献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10-09, 61 (3): 1–34 [2023-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4).
- 林占梅(1964)。潜园琴余草简编。台北市: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